清明節有壹個放風箏放晦氣的習俗。
清明時節,碧空萬裏,慧風和暢,草木萌發,是放風箏的好時候。放風箏,壹般人只知道是壹種文化娛樂活動,但在古代,還包括著壹項古老的習俗——“放晦氣”。從而,風箏也成為古代人們節日避邪的壹種護身符。
關於風箏的制做以及風箏名稱的來歷還有很久遠的歷史內涵。風箏,以其聲音似“箏”聲而得名。相傳在五代時,有個叫李鄴的人,在風箏上拴上竹笛,微風吹動,嗡嗡有聲,很像“掙箏”聲,因而得名風箏。風箏在我國的歷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相傳魯班大師曾用木、竹做風箏。《墨子·魯問》中“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是有關風箏的較早記載。紙沒有發明以前,風箏是用木料制成的,形似“鵲”,“鳶”,“三日不下”說明在制作技術上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漢代,出現了用竹制框架,以紙糊、繩牽、放在空中的“紙鳶”。盛唐時期,制造風箏的工藝進壹步提高。高驕在《風箏》詩中描述:“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到清代,風箏的制作工藝更加完美,並且形成了北京、天津、濰坊、南通四大風箏產地。如今,風箏形式多樣,音響也更加悠揚悅耳。濰坊市的風箏還飛入了國際市場。近年來,每逢清明節前,便舉行國際風箏會,中外來賓雲集,熱鬧異常。今天的放風箏成為壹種高雅的娛樂活動。
然而在古代,由於生產力低下,科學技術極不發達,人們沒有能力抵禦疾病以及各種自然災害的侵襲,便祈求天賜好運。這種心理表現在放風箏上就是“放晦氣”。人們在風箏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放上天去,又故意剪斷牽線讓風箏飛走,認為這樣就可以放走“晦氣”交上好運,達到“消災法難”的目的。由於放風箏是放晦氣,因而在放風箏時不管風箏如何玲瓏好看,最後都必須剪斷牽線,讓它飛走。同時,放風箏也有避諱,就是人家放掉的風箏不能拾來重放,否則會染上“晦氣”。
曹雪芹在“紅樓夢”70回中生動地描寫了大觀園中姐妹們放螃蟹、美人、大魚、編蝠、鳳凰、沙燕等各種風箏的情景。可以說,中國的玩具風箏在這時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從唐宋開始,中國風箏向世界流傳,先是朝鮮、日本、馬來亞等東南亞國家,然後傳到歐洲和美洲等地。在歐洲產業革命形勢的影響下,中國的玩具風箏在那裏向著飛行器發展,經過英國的凱利,澳大利亞的哈格瑞夫和德國的李林達爾等人,最後在美國由萊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載人成功飛行的飛機。
因此,在美國華盛頓宇航博物館的大廳裏掛著壹只中國風箏,在它邊上寫著:“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
北京沙燕風箏
北京風箏品種很多,傳說曹雪芹所著的“南鷂北鳶考工誌”中就有40多種紮法,現存的壹本“北平風箏譜”中收集了200余種北京風箏。
在眾多的北京風箏中,有壹種性能最好,對全國影響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風箏,那就是外形像壹個“大”字形的“沙燕兒”(或稱“紮雁兒”、“沙雁兒”等)。
“沙燕兒”的頭是燕子頭的平面變形,它的眉梢上挑,兩眼有神,被賦予了人的感情,再加上那對剪刀尾巴,使人看上去就會想到燕子。它比真燕子更可愛,人們按照大家都喜歡的“大胖小子”,紮成了胖沙燕和雛燕;又按照亭亭玉立,苗條秀美的少女,紮成“瘦沙燕”。
按照恩愛夫妻紮成“比翼燕”。人們在沙燕的膀窩、腰節和前胸、尾羽等處加上蝙幅、桃子、牡丹等吉祥圖案,以寓意著幸福,長壽和富貴等美好的願望……
這樣,人們把壹個原來是黑色的燕子,變成了五彩繽紛,生動活潑,充滿了人的精神的燕子。它就是經過了這樣壹個由擬形到擬神,由擬神到擬人,又由擬人到超人的發展過程,而形成了現在的程式。在這個程式裏面,可以千變萬化,容納極其廣闊豐富的內涵,但又萬變不離其宗,使人壹看就知道是北京沙燕兒而不是別的什麽。
“沙燕兒”的結構簡練,只由5根竹條組成主骨架,它的翅膀由上下兩根竹條在端部彎曲而形成形狀特殊的“膀兜”。這能使沙燕兒在風小時能起,風大時也能穩,其飛行性能優於其他類型的風箏。由“沙燕兒”演變成的風箏品種很多,遍及全國。如山東濰坊外號叫“跑破鞋”的硬翅魚和人物風箏。天津的硬翅蝴蝶和 “軲轆鍋子”;南通的“五音螻蛄”等。
天津軟翅風箏
天津風箏種類繁多,但以軟翅為主。運用軟翅結構,不僅可以作成飛烏或昆蟲的翅膀,還能做成神仙人物身邊飄浮的雲,金魚身邊遊動的鰭,或武士背後飄灑的旗子……還可以很多小的軟翅排列在壹起,組成壹個大風箏。例如用很多蝴蝶圍繞著花叢而組成。“百花齊放”,用很多鳥圍繞著風凰組成“百烏朝鳳”等。
在放飛技巧上,天津風箏也有很多“絕活”。如在壹根主線上,由很多支線連著十幾只甚至兒十只小燕子,放起來繞著主線上下飛舞,互相嘻戲,可以亂真,稱為“群燕”。
天津風箏在結構上的特點是:“扣楔”、“拆折”和“盔頭”。天津風箏的骨架很多地方是“楔”、“卯”結合,不用線綁。在結構上拆折精巧,壹只很大的風箏都能拆開折起來,放進很小的盒子裏,攜帶方便。用棉紙在模子裏粘成薄殼,作成各種風箏的頭部,這可以不受紮架糊紙的局限,重量既輕,外形又美,這叫“盔頭”。天津的魚、蝦、蟹等水族風箏和福、壽、喜等字形風箏也稱壹絕。
天津風箏的制作技術,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清代的楊柳青年畫《十美圖放風箏》即可證實有串燈、盤鷹、唐僧取經、蝴蝶等十種風箏。 對天津風箏制作技術做出重大貢獻的,是已故風箏藝人魏元泰。
他從事風箏制作70余年,先後研制了平拍類、圓形立體類和軟翅風箏,還創造了折翅風箏,他的作品在1914年巴拿馬世界博覽會獲得了金牌,為天津風箏贏得了榮譽。
以風箏魏為代表的天津風箏,造型逼真,色彩典雅,做工精細。箏面大多用絲綢,輕而結實,骨架選用質地細密、節長、彈性大的毛竹,用料十分考究。天津風箏在繼承傳統制作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發展,造型更加美觀,彩繪更加精美,放飛晴空令人賞心悅目,又可放於室內以供觀賞,是民間工藝的珍品。
山東長串風箏
山東風箏歷史也很久遠,其中以濰縣為最(現濰坊市)。鄭板橋有詩曰:“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秋千打四圍,飛彩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鬥春歸。”《濰縣誌》也記著:“清明,小兒女作紙鴦,秋千之戲,紙鴦其制不壹,於鶴、燕、蝶、蟬各類之外,兼作種種人物,無不維妙維肖,奇巧百出。
濰坊風箏主要有三種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簡形,其中以龍頭蜈蚣最突出。據說是受了龍骨水車的啟發而制造的。現在已發展成許多品種,小的可放在掌上,大的有幾百米長,造形、色彩也各不相同,從很簡單的白紙糊身,紅紙糊頭,不畫壹筆,不染壹色的蜈蚣風箏,到色彩繽紛,繪金描銀的九頭神龍風箏。從構思奇妙的二龍戲珠到三條巨龍在空中呈“y”,字形飛行的“哪咤鬧海”,真是千變萬化,“奇巧百出”。
濰坊的長串風箏除蜈蚣之外,還有各種不同的題材。如“梁山壹百單八將”是把梁山的壹百零八位好漢做得個個形態不同,栩栩如生,放上天去排成壹隊,各持兵刃,隨風飄動,這時妳也許會隱約地感到有戰鼓催陣,好像他們正要出發,去打下大宋朝庭……
1984年4月,在濰坊的北海灘上放起了壹條巨型龍頭蜈蚣,頭高4米,長4米,腰節直徑1.2米,這個風箏***長320米,當時在全國是最大的了。
南通六角板鷂
南通位於黃海之濱,長江之北,古人謂之“濰南江北海西頭”,是中國四大風箏產地之壹,盛產板鷂,為全國絕無僅有。板鷂碩大無比、平整如板,由六角形為基礎,通過組合變化,結構成串連星式南通風箏。板鷂外形古樸,繪畫精細,鷂面裝有數十乃至數百只大小不壹的哨口,放飛時,發出不同的音響,組合成壹支雄壯的空中交響樂,有如機群掠空,震耳欲聾、又似江海怒濤,洶湧澎湃。南通的造型風箏,以如臯所出為代表,融燈彩、繪畫、風箏於壹體,與北派風箏相比,更顯精巧工細,靈活美觀。
從前,南通放鷂子是件村民中的大事,放前要供在堂屋裏,香燭紙馬,恭敬如儀。放飛時要由壹個身強力壯,經驗豐富的老手作“頭把手”,帶著十幾個人拉繩,還有壹組人扶著風箏放飛,叫“丟”。風箏如壹飛沖天,則人們歡聲雷動,認為這預示著壹年的豐收,萬事如意!他們認為風箏上的哨鳴可以震天地,震懾妖魔。但鷂子如果斷線,摔落或掉在別人的房子上則是大不吉,是“不順遂”的事。這要燒利市,磕頭上香,然後把鷂子撕碎丟入河灘或墳地去。
最有趣的事,放風箏的線不許婦女跨越或腳踩,否則就放不上天!當然這都是過去的迷信色彩。
人類社會隨著科技的進步,工業的發展,經濟的騰飛,人們為了擺脫城市喧囂的環境,調節緊張的生活節奏,尋找壹種借助自然,文體結合,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放風箏恰好滿足了人們的這壹需求,所以八十年代至今,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風箏熱久盛不衰。
詩歌
紙 鳶
(宋)寇 準
碧落秋方靜 騰空力尚微
清風如可托 終***白雲飛
作者寇準(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詩人。宋太宗時舉進士,後擢升為相,太宗嘉之,以
比魏征。寇準死後宋仁宗謚號忠湣。
寇準的詩受晚唐派影響,情景交融,清麗深婉。有《寇忠湣公詩集》三卷留世。上引五言絕句是否
原引此集,尚待查考。
該詩雖題名為《紙鳶》,但詩中卻不見“紙鳶”二字,甚至也看不到紙鳶的形象。詩人意在借物寫
景,狀景抒懷。“碧落”指天界、天空。前句寫環境氣氛和眼前所見:初秋晴朗的天空,風力不大,風箏
難以升空高飛。後句遐想抒懷,借風箏只有憑借風方可旁雲而飛的現象,抒發人事騰達還需有所依托的感
嘆。
觀村童戲溪上
(宋)陸 遊
竹馬踉蹌沖淖去
紙鳶跋扈挾風鳴
作者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他出身於
壹個由“貧居苦學”而仕進的官宦家庭,自幼好學不倦,壹生主張抗金復國,但屢遭排擠、罷黜,“壹片
丹心”始終不得報國。陸遊著作極富,八十高齡猶賦詩作文,存詩近萬首,有《陸放翁全集》存世。該句
摘自何卷,尚待查考。
宋代兒童遊戲多種多樣,十分豐富。該詩寫了兩種遊戲,壹是騎竹馬;壹是放風箏。竹馬在地面上
奔跑,跑來跑去晃晃悠悠連人帶“馬”沖進了爛泥塘裏,好不掃興;風箏在空中飛舞,左搖右擺,又飛又
叫,好不驕橫。值得關註的是,詩人寫風箏與風的關系時,手法與眾不同,他不說風箏憑借風力而飛,卻
說風箏挾持豐大風在空中飛揚跋扈。在這裏,作者把風箏作為主體,視它為生靈,真是把個風箏寫活了。
讀此詩,不由得想到現今仍然流行於日本的“鬥風箏”。打鬥的風箏多為長方形硬板子,從背後勒
成瓦形,或豎或橫,繪畫簡潔明快,不拴尾巴,背縛弓弦,憑借強風,飛上天空,左沖右突,嗡嗡作響。
許多風箏同時升空,並不回避碰撞纏繞,而是互相打鬥,互相“割線”,壹旦線斷,任其飛去。最後,誰
還留在空中,誰便是勝利者。那場面頗有陸翁詩的氣勢。
紙 鳶
(宋)王令
誰作輕鳶壯遠觀 似嫌飛鳥未多端
才乘壹線憑風去 便有愚兒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 偶能終日遂為安
扶搖不起滄溟遠 笑殺摶鵬似爾難
王令(1032-1059)字逢源,北宋詩人,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縣),五歲時父母雙亡,隨其叔祖
客居廣陵(今揚州),長大後以教學為生。王令才高命短,28歲卒。他的詩構思新奇,造語精辟。198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令集》,詩賦文***21卷。該詩是否原引《王令集》,尚待查考。
“端”古為布帛之量,壹丈八尺為壹端。“末多端”是指不多、不遠的意思。放風箏的人未必就是
因為飛鳥飛得不遠,才把風箏放起來以增添空中壯觀景象,然而作者這麽想,這麽說,顯然他是把風箏當
作飛鳥壹樣看待了。妳看那風箏乘線憑風飛去直沖雲霄,雖然不壹定能夠到達那高曠至極的天際,卻能終
日飛翔久久不落,就連那相傳壹飛九萬裏的大鵬鳥,也沒有這般本領。
這是壹首宏觀描寫風箏的詩。作者不寫風箏的形狀、色彩,甚至也不寫風箏是如何飛起來的。而是
展開豐富的想象力,以襯托、對比、誇張的手法,與風箏飛升的氣墊,寫出了風箏最本質的特性—拔高,
善翔。飛得高,放飛線角度大,穩定性強,這也正是今天風箏愛好者對於自己的作品所追求的境界。
風 箏 十 首
(元)謝宗可
憑依片紙得天飛 何故聲揚欲作威
瘦骨幾莖徒遠舉 柔絲千尺總危機
雲晴日暖春初好 雨驟風狂事漸非
高樹上林須引避 牽纏到底不能歸
半紙浮名寄太虛 禦風列子竟誰如
高從自致非攀附 道在因時作卷舒
聲澈瑤京傳鳳吹 影飄仙侶曳露裙
壹絲不掛兒童手 浪跡天涯樂有余
自負雲霄早致身 安排線索靠他人
摩天手段乘風展 掉尾精神逐日新
暫聳觀瞻喧裏巷 終嗟破碎委埃塵
牽來拽去成何用 驟雨淋頭斷送春
壹番春事壹番空 放卻風箏逐斷蓬
博得飛翔纖指上 逞將聲勢半天中
目花輕薄流溪水 學絮顛狂落草叢
皮骨飄零絲絡在 相看拍手笑兒童
***仰高風不可攀 幾回放去便收還
絲綸何必全設施 骨相從知避險艱
飄若素雲浮碧漢 翩然白鶴度青山
春光遠覽應無限 勘破飛騰只等閑
驀地翻空在眼前 糊塗片紙任高騫
看來爺面人無限 避去全身雨滿天
直上難防拋瓦墜 暗中返照帶燈燃
春風催促清明到 棲止園林沒掛牽
誰解風雲繼點狂 鳶魚飛躍見天章
五絲續命能沖舉 壹葉橫空入混茫
俯仰塵寰何擾擾 仰探璇宇但蒼蒼
神遊八極求歸宿 鬥張虛窗藉紙張
蹴罷秋千鬥草慵 紙鳶浮動寄遊蹤
翩翩似逐尋巢燕 聲響如傳度嶺鐘
大小隨宜俱活躍 高卑無意較騰沖
卷懷偃息乘春曉 縱爾穿雲第九重
空外秦箏何處聞 遙看片片起巫雲
霓裳逶邐飄羅帶 翠袖招搖曳練裙
舞柳飛花呈幻景 和風麗日動星文
仙真控鶴來蓬閬 相與徊翔趁逸群
浮遊蹤跡等雲藻 禦氣憑虛賦物形
蕩蕩飛空無陰礙 蕭蕭委運自清寧
絲聯繩引終須斷 律改春歸畢竟停
法界依然舒廣望 消除點綴湛青冥
----《詠物詩·卷下》
紙 鳶
(元)謝宗可
弧騫穩駕剡溪雲 多少兒童爺羨頻
半紙飛騰元在己 壹絲高下豈隨人
聲弛空碧東風曉 影度遙天化日春
誰道致身無羽翼 回看高舉絕紅塵
謝宗可,生卒經歷不詳。清乾隆辛亥年刻有其《詠物詩》兩卷。《風箏十首》摘自卷下。另《紙鳶
》壹首,觀其風格,與《風箏十首》倒了相近,原引何處,尚待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