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晴,聽到這個消息的考古學家們立即對附近地區進行了勘探。很快他們發現,這片區域竟然是壹個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群。伴隨著墳墓的是壹些奇怪的石頭,但這些石頭乍壹看不是河裏的鵝卵石,而是應該來自山上的礦區。
據當地居民介紹,這些石頭是從古墓中出來的,但是由於壹些不尋常的東西,當時的考古學家並不確定這些石頭的真正來源,帶著疑問,考古學家開始對古墓進行探索。
發掘沒多久,考古人員就意識到這個古墓絕對不壹般,因為在古墓的封土中發現了大量的石頭,重量大多在400-500斤,最輕的有200多斤,最重的有900斤,而附近的農田中卻沒有類似的石頭,這說明這些石頭是古墓的設計者特意放置的。
原來的石頭應該是蓋在墓的上層,密密麻麻的蓋在主墓上,後來坍塌了。
專家很快意識到,這很可能是壹種以石頭為機關的防盜措施,讓厚厚的石頭層抵禦盜墓賊。由於其稀有性,研究人員為每塊石頭都做了三維掃描編號,以方便未來展覽。
然而,“驚喜”遠不止於此。隨著發掘的深入,考古人員發現石頭之間不是泥土,而是細沙,這讓考古人員意識到這座古墓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積石沙墓”。
“石頭沙墓”是盜墓賊最怕的墓型之壹。因為黃沙的流動性,當棺材上面有盜洞的時候,黃沙會帶動石頭去砸盜洞,基本上是壹個回報。
值得壹提的是,我國另壹座積石積沙墓——郭莊楚墓共有22個被盜洞穴,其中甚至有18個洞穴進入了墓的核心區域。即便如此,出土了1000多件文物,防盜措施有多好。
河南葉縣的古墓更是出人意料。石頭和沙子的堆積只是墓穴的防盜措施之壹。考古人員在發掘過程中發現,古墓的防盜措施竟然有五層!
壹層和二層的防盜系統由堆積的石頭和沙子組成,三層是石墻,四層是摻有米漿的“混凝土”,五層是棺材上方鋪設的炕席。
也就是說,如果盜墓賊從上面挖壹個盜洞,就會被堆積的石頭和沙子掩埋。如果他們從側面挖壹個盜洞,首先需要突破米漿做成的“混凝土”。即使他們突破了混凝土,裏面仍然有壹堵石墻。
有這麽嚴格的保護措施,墓葬中的文物壹定保存得很好。結果令人驚訝的壹幕出現了,古墓空空如也!
後來,考古學家在墓中發現了壹枚紡錘形的“炮彈”,讓在場的所有人大吃壹驚。仔細觀察後發現,“炮彈”的壹端有機床加工的痕跡。
專家推測,“炮彈”的壹端有加工過的螺紋,說明另壹端有配件,屬於現代物品。極有可能充當“洛陽鏟”和盜墓賊用來測試土層的工具。
同時,考古人員還在底部發現了壹個盜洞,屬於典型的“底部攻天”的盜墓手法。古墓雖然防守嚴密,但底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這就給了盜墓賊可乘之機。
這座巨大的墳墓真的被盜墓賊掏空了嗎?隨著兩把漢代鐵斧的出現,真相終於浮出水面。
原來,這座古墓早在漢代就被盜墓賊洗劫壹空。後來盜墓賊挖的盜洞成了古墓的安全隱患。最終,隨著時間的推移,墳墓在大自然的巨大力量下坍塌,變得堅固。後來的盜墓賊自然閉上了眼睛。
考古學家歷經千辛萬苦,最終面對的是壹座空無壹人的古墓,但這考古並非壹文不值。考古的意義在於尋找和獲取古代人類社會的物質遺存。石頭和沙子的堆積也是遺產,向我們展示了久違的墓葬形式,古墓的防盜措施,也讓我們了解了墓主人的精心設計。漢代那些盜墓者和墓主的身份,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值得探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