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詩人元好問簡介

詩人元好問簡介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於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沈郁,並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元好問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唐詩人元結後裔。高祖元誼,北宋宣和年間官忻州神武軍使,定居秀容。元好問出生七月,過繼叔父元格。格歷任掖縣、陵川令,衛紹王大安二年(1210)卒於隴城 。好問七歲能詩 ,有神童之目。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 ,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

金亡不仕,以著述存史自任;采摭金源君臣遺言往行,至百余萬言,元人編修《金史》多本其著。纂成《中州集》十卷 ,附《中州樂府》,有金壹代詩詞多賴以存。元憲宗七年卒於獲鹿(今屬河北)寓舍,年六十八。《金史》卷壹二六附傳元德明。繆鉞謂:“金自大定 、明昌以還,文風蔚起,遂於末造篤生遺山,卓為壹代宗匠。其詩嗣響子美,方軌放翁,古文渾雅,樂府疏快,國亡以文獻自任。所著《壬辰雜編》雖失傳 ,而元人纂修《金史》,多本其書,故獨稱雅正。詩文史學,萃於壹身,非第元明之後無與頡頏,兩漢以來 ,固不數數覯也 。”著有《遺山文集》四十卷,《遺山樂府》五卷,《續夷堅誌》四卷。《全金元詞》收錄其詞三百八十餘首,最為完備。元元好問塑像好問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其詩奇崛而絕雕琢,巧縟而不綺麗,形成河汾詩派。年致力收集金君臣遺言往事,多為後人纂修金史所本。著有《杜詩學》、《東坡詩雅》、《錦畿》、《詩文自警》、《壬辰雜編》、《遺山先生文集》四十卷、《續夷堅誌》四卷、《遺山先生新樂府》五卷等,傳世有《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現有清光緒讀書山房重刊本《元遺山先生全集》。他是我國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歷史學家,文壇盟主,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梁,被尊為“北方文雄”、“壹代文宗”。

其詩、文、詞、曲,各體皆工。詩作成就最高,“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壹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著有《元遺山先生全集》,詞集為《遺山樂府》。輯有《中州集》,保存了大量金代文學作品。著有其詩剛健、其文弘肆、其詞清雋,缺點是“往往自蹈窠臼”。今存詩1361首,內容豐富。壹些詩篇生動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動亂和百姓苦難,如《岐陽》、《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詩,沈郁悲涼,追蹤老杜,堪稱壹代“詩史”。其寫景詩,表現山川之美,意境清新,膾炙人口。詩體裁多樣,七言是其所長。元好問之文繼承唐宋大家傳統,清新雄健,長短隨意,眾體悉備,為金代文學批評之巨子,仿杜甫《戲為六絕句》體例所寫《論詩絕句三十首》,在文學批評史上影響頗大。今存詞377首,藝術上以蘇、辛為典範,兼有豪放、婉約諸種風格趙秉文簡介,當為金代詞壇第壹人。今存散曲僅9首,用俗為雅,變故作新,具有開創性。《續夷堅誌》為其筆記小說集,為金代現存的優秀短篇小說。元好問元好問像出身於壹個世代書香的官宦人家。他的祖先原為北魏皇室鮮卑族拓跋氏。相傳,他的祖先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兒子(壹說為秦王拓跋翰,另壹說為南安王拓跋余)。

後來,後來的祖先又隨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市)南遷洛陽,並在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中改姓元。北魏分裂之後,戶籍落至汝州(今河南省臨汝縣)。五代時期以後,又由河南移家平定州(今山西省平定縣)。他的高祖元誼,在北宋晚期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5年)官忻州神武(虎)軍使。曾祖元春(壹作椿)任北宋隰州(治今山西省隰縣)團練使,又從平定移家忻州,遂為忻州人。祖父元滋善,在金朝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年)任柔服(今內蒙古土默特右旗托克托附近)丞。父親元德明多次科舉不中,以教授鄉學為業,平時詩酒自娛,著有《東巖集》。元好問出生後七個月,即過繼給他的任縣令的二叔父元格(後元好問稱他為隴城府君)。元好問生活的時代,正是金元興替之際,金朝由盛而衰被蒙古滅亡,蒙古本是金的臣屬,崛起後征伐四方而滅掉金國。在這樣的大戰亂大動蕩的社會環境裏,元好問也經歷著國破家亡,流離逃難的痛苦煎熬元好問。大致來說,他的壹生可以分成這樣幾個大的階段:21歲前,他過的是學生和公子哥兒的優裕生活。這20來年,隨著他的過繼父元格,轉徙於山東、河北、山西、甘肅的縣令任上,壹方面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很早顯露出文學才華,8歲即因作詩而獲得“神童”的美譽。

雖然初次參加科舉未能魁名高中,但因多遇名人指教,學問大為長進,打下了做詩為文的深厚根基。太原王中立(字湯臣)、翰林學土路鐸(字宣叔)、名儒郝天挺(字晉卿)等都對元好問有過指教師授的功勞。另壹方面,豐厚的物質生活和科場失意的打擊,使元好問養成了嗜酒的不良癖好。22歲至35歲,是元好問科場多次挫折和遭受戰禍、家破人亡,由山西逃難河南並在豫西逐漸定居時期。其間,他備嘗了人生的痛苦艱辛。不過,通過應試汴梁,他得以與朝中名人權要如趙秉文、楊雲翼、雷淵、李晏等交接結好,不僅在學問上受到高明的指點,詩文大為進步,而且為以後的仕途進退也打下了重要基礎。自35歲中博學宏詞科入選翰林院,到金哀宗完顏守緒天興二年(1233年)汴京城破被蒙古兵俘虜,是他宦海浮沈和仕途最終結束時期。這壹時期,他因不滿史館的冷官生活,很快辭官回豫西登封家中閑居。後被薦舉出任鎮平、內鄉、南陽縣令,再調金中央 *** 任尚書省令史,移家汴京,經歷蒙古圍城、崔立叛降、汴京城破、被俘囚押的饑餓憂愁、流血流淚、生離死別等惡夢般的生活。自天興二年(1233年)四月被蒙古兵俘虜,押赴聊城羈管軟禁,到元太宗窩闊臺十年(1238年)八月49歲結束羈系生活,他作為囚徒,與家人輾轉於山東聊城、冠氏之間,並逐漸與蒙古國的漢軍首領嚴實、趙天錫等接上關系,生活逐漸好轉和自由。

這期間,他痛心金國的淪亡,奸賊的誤國,並為了以詩存史,勤奮編輯金國已故君臣詩詞總集《中州集》。以“中州”名集,則寓有緬懷故國和以金為正統的深意。從窩闊臺十壹年(1239年)秋他50歲時返回故鄉忻州,到元憲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他68歲時在獲鹿寓舍逝世,是他的遺民不仕和為金史編纂四處奔忙搜求有關資料時期。這期間,他的交遊範圍更廣、作詩為文更多,對蒙古國的態度也逐漸轉變。元好問,元好問雕像字裕之,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縣)人,出身於世代書香官宦人家。其祖先原為北魏皇室鮮卑族拓跋氏,後隨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市)南遷洛陽,並在孝文帝漢化改革中,改姓元。北魏亡後,落籍汝州(今河南省臨汝縣)。五代時期以後,又由河南移家平定州(今山西省平定縣)。其高祖元誼,在北來晚期徽宗宣和年間(1119-1225年),官忻州神武(虎)軍使。曾祖元春(壹作椿)任北宋隰州(治今山西省隰縣)團練使,又從平定移家忻州,遂為忻州人。祖父元滋善,在金朝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年)任柔服(今內蒙古土默特右旗托克托附近)丞。父親元德明多次科舉不中,以教授鄉學為業,平時詩酒自娛,喜愛杜詩,推崇蘇、黃,著有《東巖集》。元好問出生後七個月,過繼給二叔元格(後元好問稱他為隴城府君)。

四歲開始學字讀書,七歲入小學,八歲學作詩,被譽為神童。十壹歲後,隨繼父元格官冀州(今河北冀縣),期間受到翰林侍讀學士路鐸的賞識並指點其作文;十四歲,元格調官陵川,元好問受業於澤州宿儒郝天挺(字晉卿)。從學六年,博通經史,尤工詩。二十壹歲回故裏,在離祠堂幾十裏外定襄遺山讀書,故而自號“遺山山人”。兩年之後,蒙古大軍突襲秀容,屠城十萬余眾,其兄元好古喪生。為避兵禍,元好問舉家遷往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陽),後轉徙登封。貞祐二年(1214)金宣宗南渡,遷都開封,大批文人隨之南遷。此時元好問與金朝詩文名家趙秉文、馮璧、雷淵、李獻能、王渥、崔遵、王著等人交遊,或拜師或為友,尤以辛願、李汾和李獻甫為知己。元好問經常與諸人遊山水名勝,詩酒酬唱,對景抒情,借古諷今,詩歌創作極豐。其中《箕山》、《元魯縣琴臺》等篇,深得禮部尚書趙秉文贊賞趙秉文簡介,以為近代無此佳作。於是名震京師,譽為“元才子”。興定五年(1221)進士及第,因科場糾紛,被誣為“元氏黨人”,便憤然不就選任。三年後,哀宗正大元年(1224),得趙秉文等人貢舉,考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材郎,充國史院編修,留官南京(今河南開封)。自哀宗正大三年起,歷任鎮平令、內鄉令、南陽令。

天興元年(1232),擢尚書省掾。不久升任左司都事,又轉任尚書省左司員外郎。天興二年(1233),蒙古軍圍開封,元好問在圍城中。金哀宗以“親征”之名逃出京城,兵敗衛州後逃往歸德府(今河南商丘)。朝中無主,諸軍帥不聽調遣,朝野有關於立荊王完顏守純(宣宗子)監國以城投降蒙古議論。兩位留守大臣只知死守,全無應對之策。趁官民失望、憤怒之際,安平都尉、京城西面元帥崔立率兵作亂,殺二相及十多位官員,以城向蒙古請降。崔立投降蒙古後,自認為有免開封屠城之禍,拯救壹城生靈之功,脅迫朝臣為其立碑歌功頌德。元好問、王若虛、劉祁等都被迫參加撰寫碑文,磨掉宋徽宗所立“甘露碑”字跡,刻上碑文。幾天後蒙古兵入開封,大肆搶掠,碑立否不知結果。此事史稱“崔立碑事”或“甘露碑事”。因撰寫崔立記功碑文,有涉“名節”壹事,元好問壹生為愧所擾。金亡,元好問隨大批官員被俘,並被押往山東聊城看管兩年,後居住冠氏縣(今冠縣)。因其詩文名氣頗大,元世祖忽必烈重臣耶律楚材傾心接納元好問。可其無意做官,五十歲那年重回老家,隱居故裏,並交友遊歷,潛心編纂著述,度過余生。元憲宗七年(1257)九月卒,享年六十七歲。元好問有4子5女。長子元拊,字叔儀,仕元為汝州知州;次子元振,字叔開,太原路參佐;三子元總,字叔綱,都省監印。

另壹子小名阿辛,早卒。5 女中次女元儼後為女道士。元好問早年有誌於經世治國,壯年時曾自負“動可以周萬物而濟天下,靜可以崇高節而抗浮雲”。但長期懷才不遇和面對黑暗之現實,其逐漸清醒,終而走向出仕歸隱之路。遺山涉足於詩、詞、文、散曲和筆記小說等文學各領域,尤以詩成就為最高。其詩,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其中反映當時人民飽受天災人禍之苦作品,真實具體,富有感染力。其詞,則被譽為金朝壹代之冠,以蘇、辛為典範,博采眾長,兼有婉約、豪放等諸種風格。後人評贊其詞“樂章雅麗,情致幽婉”,“深於用事,精於煉句”。其文藝評論代表作《論詩絕句三十首》流傳很廣,強調詩歌內容,同時重視藝術成就和詩人品德,看是否能從大處著眼而不流於褊急,認為好詩應該真淳自然,推崇雄健豪邁風格,反對綺靡纖麗詩風,對後世影響頗大,尤其是“壹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之句十分膾炙人口。其散曲今存九首,其中《[雙調]小聖樂驟雨打新荷》小令為壹代名曲,號稱“變宋詞為元曲”開山之作。裕之著有《元遺山先生全集》,詞集為《遺山樂府》。元好問《元遺山先生全集》內頁是壹位才華橫溢、多才多藝的文學家。他對當時所有的文學形式除金院本之類的戲曲作品未見流傳至今的實證或記載傳說之外,其他的幾乎都有,如:詩、詞、歌、曲、賦、小說,傳統的論、記、表、疏、碑、銘、贊、誌、碣、序、引、頌、書、說、跋、狀、青詞,以及官府公文詔、制、誥、露布等,均掌握熟練、運用自如。

元好問的作品,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內容實在,感情真摯,語言優美而不尚浮華。他的同時代人和後世都對他的詩文有極高的評價。他的朋友徐世隆說他:“作為詩文,皆有法度可觀,文體粹然為之壹變。大較遺山詩祖李、杜,律切精深,而有豪放邁往之氣;文宗韓、歐,正大明達,而無奇纖晦澀之語;樂府則清新頓挫,閑宛瀏亮,體制最備。又能用俗為雅,變故作新,得前輩不傳之妙,東坡、稼軒而下不論也。”他的另壹位朋友李冶更譽其為“二李(李白、李邕)後身”。《四庫全書總目·遺山集》評元好問稱;“好問才雄學贍,金元之際屹然為文章大宗,所撰《中州集》,意在以詩存史,去取尚不盡精。至所自作,則興象深邃,風格遒上,無宋南渡宋江湖諸人之習,亦無江西派生拗粗獷之失,至古文,繩尺嚴密,眾體悉備,而碑版誌銘諸作尤為具有法度。”元好問又是壹位高明的文藝理論家,他的《論詩三首》、《論詩三十首》、《與張仲傑郎中論文》、《校笠澤叢書後記》等等,都很精辟地評論了古代詩人詩派的得失。他也主張作詩為文要“誠”、要寫“情性”,還提出許多寫作時的技巧原則,反對生硬晦澀,亂排典故,做學問要“真積力久”等等,都是他幾十年親身實踐得來的結晶,有著切實可行的指導意義。

詞的創作1、反映了多方面的社會生活(1)喪亂詞;(2)寫景詞;(3)愛情詞(4)其他:詠懷、吊古、送別、詠物、射獵、邊塞詞2、特色:元好問以蘇、辛為典範,並吸取各家之長,因而兼有婉約、豪放諸種風格。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的詩歌理論主張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的主要理論觀點在於提倡“自然”,主張情性之“真”;倡導雄勁豪放的詩風提倡性靈、神韻、格調的兼容;主張李、杜並列;提倡多元繼承的詩風;開郝經詩歌理論之先端。元好問的詩歌理論觀點影響也有元壹代的詩歌理論。元好問的主要文學成就元好問詩歌的主要成就在於喪亂詩的思想價值和山水詩的審美價值。 元好問的喪亂詩兩個最主要的特點,壹是真實地反映了金朝被滅亡,人民遭塗炭的社會現實,他的著名的《岐陽三首》為其中代表作品。真實是元好問喪亂詩最主要的特點。二是歷史的反思。元好問的喪亂詩,包融了他對喪亂事實的歷史審視,作出了歷史的評價,從而增加了思想的深度。元好問是金朝最傑出的詞人,存詞三百余首,無論詞之數量質量,都為金詞之冠;元好問的散文雄深簡樸,獨具壹格,元好問有筆記作品《續夷堅誌》,為金代筆記上乘之作。元好問目睹親歷金朝的衰亡和蒙古滅金的全過程,又從政多年,強烈的憂國憂民的社會責任感,使他時刻關註著金國的命運和金國史跡的保存。

當《中州集》金如敗亡前夕,他就向當政者建議用女真文小字寫壹部金史,但未能如願,他就私下編撰了壹部《壬辰雜編》。金滅亡後,他抱著“國亡史興,己所當任”的愛國信念,決心以自己壹人之力修壹部金史,並為此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和沈重的代價。他拒不應聘作蒙古國的官,以表明自己的遺民身份和對故國的忠忱。但為了寫金史,又不得不與出仕蒙古國的中上層官員相周旋,以便取得他們的協助和必要的資料;也正因如此,而引起許多人對他的不諒解,“百謗百罵,嬉笑姍侮,上累祖彌,下辱子孫”。為了完成自己修金史的宏願,元好問忍辱負重20多年,直到去世,並為修金史,在自己家的院子裏建了壹座“野史亭”,作為存放有關資料和編輯寫作的地方。多年的奔波,使他積累了金朝君臣遺言往行的資料上百萬字,後稱“金源君臣言行錄”。他又抱著“以詩存史”的目的,編輯成了《中州集》。這是壹部金代詩歌總集,裏面不僅收錄了他所知道的金期壹代已故或未仕於蒙古國的詩人詞客、包括金朝兩位皇帝及諸大臣以至布衣百姓的詩詞2116首(其中詩2001首,詞115首),而且為每位作者***250余人寫了小傳,給中國文學史填補了空白。《金史·藝文傳》就是以它為藍本寫成的,後來的《全金詩》自然也是在它的基礎上增補而成的。

同時,《中州集》也為金代歷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可惜,正當他滿懷信心地說只需破費三數月功夫,查閱抄錄了《金實錄》上的有關內容,即可著手《金史》的著述時,他的壹個朋友卻從中作梗,未能得在蒙古萬戶、漢軍首領張柔處見到金實錄,以致功虧壹簣,使他抱恨以歿。元好問生前雖然未能實現自己修成金史的願望,但他所收集的這些資料,卻為元代修宋、遼、金史,以至明朝修元史,提供了大量的第壹手資料,特別是為修金史奠定了基礎。元好問尊重史實,不阿時俗,秉筆直書,所以後代學者壹致認為,《金史》與元好問關系密切,《四庫全書總目》稱“多本其所著”。元好問這種國亡修史的作法,也為後人所仿效。如明朝遺老萬斯同拒絕應清 *** 的博學宏詞科的征召,也堅決不要清朝給的七品俸的纂修官官銜,卻以“布衣”參與修《明史》。民國三年(1914年)創清史館,也有不少清朝遺老為報故主來參與《清史稿》的編撰。元好《岐陽三首》清風明月詩意圖問當過中央和地方官,都盡心竭誠,兢兢業業,關心國家興亡,關心民生疾苦,所以政治聲譽非常高。當他罷職鎮平縣令,時元宵佳節,百姓老老少少對他戀戀不會,敬酒惜別。在內鄉縣令任上時,他“勞撫流亡,邊境寧謐”,所以當他因母親去世,按照傳統禮制為其母親罷官守孝3年“丁內艱”時,“吏民懷之”贊許他:“元好問勞撫流亡,循史也,不當徒以詩人自之”。

他任南陽縣令時,為當地人民爭得減3年賦稅,發展生產,使人民有休養復蘇之望。所以河南誌書稱他“知南陽縣,善政尤著”。《南陽縣誌》記載:“南陽大縣,兵民十余萬,(元好問)帥府令鎮撫,甚存威惠”。元好問十分重視和努力保護人才,喜歡獎掖後進。金哀宗天興二年(1233年)四月,蒙古兵攻破汴京初,元好問即向當時任蒙古國中書令的耶律楚材推薦了54個中原秀士王若虛、王鶚、楊奐、張德輝、高鳴、李治、劉祁、杜仁傑、張仲經、商挺等,請來耶律楚材予以保護和任用。而經他教育或指授出來的文壇名手如郝經、王惲、許楫、王思廉、孟琪、徐琰、郝繼先、閻復等多人。尤其是他保護和教育白樸的故事壹直傳為文壇佳話。白樸之所以後來能元曲四大家成為之壹,為白樸的《天籟集》作序的王博文認為,這與元好問的教導分不開:“遺山之後,樂府名家者何人?殘元曲四大家膏剩馥,化為神奇,亦於太素(白樸字)集中見之矣。然則繼遺山者,不屬太素而奚屬哉!”枝間新葉壹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小序:乙醜歲⑵赴試並州⑶,道逢捕雁者雲;“今旦獲壹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⑷,號曰“雁丘”⑸。

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⑹,今改定之。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1)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蕭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2)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邱處。註:(1)就,壹作“是”。(2)自,壹作“喑”。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雙花脈脈嬌相向,只是舊家兒女。天已許!甚不教,白頭生死鴛鴦浦。夕陽無語。算謝客煙中,湘妃江上,未是斷腸處。香奩夢好,在靈芝瑞露,人間俯仰今古。海枯石爛情緣在,幽恨不埋黃土。相思樹,流年度,無端又被西風誤。蘭舟少住。怕載酒重來,紅衣半落,狼藉臥風雨。百二關河草不橫,十年戎馬暗秦京。 岐陽西望無來信,隴水東流聞哭聲。 野蔓有情縈戰骨,殘陽何意照空城! 從誰細向蒼蒼問,爭遣蚩尤作五兵?渺漳流東下,流不盡,古今情。記海上三山,雲中雙闕,當日南城。黃星。幾年飛去,淡春陰、平野草青青。冰井猶殘石甃,露盤已失金莖。風流千古短歌行,慷慨缺壺聲。想驪酒臨江,賦詩鞍馬,詞氣縱橫。

飄零。舊家王粲,似南飛、烏鵲月三更。笑殺西賦客,壯懷無復平生。浙江歸路杳。西南仰羨,投林高鳥。升鬥微官,世累苦相縈繞。不入麒麟畫裏,又不與、巢由同調。時自笑。虛名負我,平生吟嘯。擾擾馬足車塵,被歲月無情,暗消年少。鐘鼎山林,壹事幾時曾了。四壁秋蟲夜語,更壹點,殘燈斜照。青鏡曉。白發又添多少。石州慢赴召史館,與德新丈別於嶽祠新店,明日以此寄之。擊築行歌,鞍馬賦詩,年少豪舉。從渠裏社浮沈,枉笑人間風女。生平王粲,而今憔悴登樓,江山信美非吾土。天地壹飛鴻,渺翩翩何許。羈旅。山中父老相逢,應念此行良苦。幾為虛名,誤卻東家雞黍。漫漫長路,蕭蕭兩鬢黃塵,騎心漫與行人語。詩句欲成時,滿西山風雨。臨江仙 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今古北邙山下路,黃塵老盡英雄。人生長恨水長東。幽懷誰***語,遠目送歸鴻。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浩歌壹曲酒千鐘。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華表歸來老令威,頭皮留在姓名非。舊時逆旅黃粱飯,今日田家白板扉。沽酒市,釣魚磯,愛閑真與世相違。墓頭不要征西字,元是中原壹布衣。離腸宛轉,瘦覺妝痕淺。飛去飛來雙語燕,消息知郎近遠。樓前小語珊珊,海棠簾幕輕寒。杜宇壹聲春去,樹頭無數青山。(丁醜歲三鄉作)漢謠魏什久紛紜,正體無人與細論。

誰是詩中疏鑿手,暫教涇渭各清渾。曹劉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兩雄。可惜並州劉越石,不教橫槊建安中。鄴下風流在晉多,壯懷猶見缺壺歌。風雲若恨張華少,溫李新聲奈爾何?(鐘嶸評張華詩,恨其兒女情多,風雲氣少。)壹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柳子厚,唐之謝靈運;陶淵明,晉之白樂天。)縱橫詩筆見高情,何物能澆塊壘平。老阮不狂誰會得,出門壹笑大江橫。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仍復見為人。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壹曲本天然。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沈宋橫馳翰墨場,風流初不廢齊梁。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鬥靡誇多費覽觀,陸文猶恨冗於潘。心聲只要傳心了,布谷瀾翻可是難。(陸蕪而潘凈,語見《世說》)排比鋪張特壹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砆。(事見元稹《子美墓誌》)眼處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色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萬古文章有坦途,縱橫誰似玉川盧。真書不入今人眼,兒輩從教畫鬼符。出處殊途聽所安,山林何得賤衣冠?華歆壹擲金隨重,大是渠儂被眼謾。

筆底銀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飯山前。世間東抹西塗手,枉著書生待魯連。切切秋蟲萬古情,燈前山鬼淚縱橫。鑒湖春好無人賦,岸夾桃花錦浪生。切響浮聲發巧深,研摩雖苦果何心!浪翁水樂無宮徵,自是雲山韶濩音。(水樂,次山事。又其《欸乃曲》雲:“停橈靜聽曲中意,好似雲山韶□音”)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厚地壹詩囚。江山萬古潮陽筆,合在元龍百尺樓。萬古幽人在澗阿,百年孤憤竟如何?無人說與天隨子,春草輸贏校幾多?(天隨子詩:“無多藥草在南榮,合有新苗次第生。稚子不知名品上,恐隨春草鬥輸贏。”)謝客風容映古今,發源誰似柳州深?朱弦壹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無復見前賢。縱橫正有淩雲筆,俯仰隨人亦可憐。奇外無奇更出奇,壹波才動萬波隨。只知詩到蘇黃盡,滄海橫流卻是誰?曲學虛荒小說欺,俳諧怒罵豈詩宜?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卻雅言都不知。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詩。亂後玄都失古基,看花詩在只堪悲。劉郎也是人間客,枉向東風怨兔葵。金人洪爐不厭頻,精真那計受纖塵。蘇門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詩百態新。百年才覺古風回,元佑諸人次第來。諱學金陵猶有說,竟將何罪廢歐梅?古雅難將子美親,精純全失義山真。

論詩寧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裏人。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撼樹蚍蜉自覺狂,書生技癢愛論量。老來留得詩千首,卻被何人校短長?尋訪人物:元好問尋訪[雙調]驟雨打新荷綠葉陰濃,遍池亭水閣,偏趁涼多。海榴初綻,朵朵蹙紅羅。乳燕雛鶯弄語,有高柳鳴蟬相和。驟雨過,瓊珠亂糝,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蔔居外家東園重岡已隔紅塵斷,村落更豐年。移居要就:窗中運岫,舍後長松。 十年種木,壹年種谷,都付兒童。老夫惟有:醒來明月,最後清風。玄都觀裏桃千數 ,花落水空流。憑君莫問:清涇濁渭,去馬來牛。 謝公扶病,羊曇揮涕,壹醉方休。古今幾度:生存華屋,零落山丘。孤亭突兀插飛流,氣壓元龍百尺樓。萬裏風濤接瀛海,千年豪傑壯山丘。疏星淡月魚龍夜,老木清霜鴻雁秋。倚劍長歌壹杯酒,浮雲西北是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