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藍衫誤入西屏”
朱東潤先生《陸遊文選》註:“【青衫】古代士子的服裝顏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版,第144頁)
出版社:《舊唐書》(卷四十五)《輿服錄》記載,唐太宗貞觀四年制,其中“三品紫,五品朱紅,六品七品青,八品九品青”。高朔二年,壹個年輕的妓女孫茂道說:“深藍和亂紫超出了卑微的味道。請將八品、九品改為藍色。”從中。上元元年八月,又作“武文三品已紫衣”,“四品深,五品淡”,“六品深綠,七品淡綠”,“八品深綠,九品淡綠”。因為青色是最低級官員的著裝顏色,所以唐代詩人常稱之為“藍色”。如耿的詩《郭過三郊,欲遣楊評事有薦》說:“是青發人。”張繼《寄孫明府,洛陽》詩說:“赤縣當盡,青衫老不離。”元稹兩首詩第二首《閑情》說:“青衫過夏,白發望故鄉。”且《以樂天示楊瓊》詩曰:“何處青玉貌,紅旗遮白頭?”白居易《琵琶行》詩說:“誰哭得最厲害?這位九江官員。我的藍色袖子濕了。”《送令狐相公去太原》雲:“藍書記何時去?紅將軍昨天回來了。”都是例子。
《宋史》153卷《輿服誌》和五個呈文下載。宋初“因唐制,三品紫以上,五品朱以上,七品青以上,九品青以上”。神宗元豐元年,“不用去青,官階四級紫,六級費”,“九級以上綠”。高宗皇帝的“中興仍為元豐之制,紫四級以上,猩六級以上,青九級以上”。雖然自元豐以來“不必去青春”,但宋人的詩還是沿襲了唐人,以“藍”指代卑微的官員。如梅姚晨《文胤石碌赴荊州簾》詩說:“藍衫二,白馬如飛電。”歐陽修《余省惠飲》詩說:“羞於薦之,四十猶青。”且《送張芝芳到道州》詩曰:“桂之藍衫記此行,憐君法華始為州。”石碣詩《左面席上,我呈知縣王余部》雲:“主人發未太白,簾客衫猶青。”另壹首詩《隨淮西路遊竹溪如夢潔》說:“壹碧衫不富,壹千桿青竹好壹生。”孔武忠詩《與陳相會,甚喜寄詩董陳君,感其有無》雲:“誰脫青衫舊,白首隨尚有君。”孔鐘平詩《二韻孫祥符見帖》雲:“藍衫窮半輩子,新秋鏡總催臉。”王安石的詩《憶昔詩示我洋兄弟》中說:“穿著壹身藍色手執版,跑去做了個退休官員,懷壹。”蘇軾《送劉道遠回南康》詩說:“青花發不自欺,富貴在天忙。”《漫方婷》也說:“藍衫破,神仙笑我,千縷煙掛。”可見壹斑。
陸遊詩中所謂的“西幕遠征”,指的是他在孝宗八年三月(1169),入四川傅玄大使王彥幕府時。當時他的官銜是左丞壹郎,授權四川傅玄為官職兼檢察員(見《渭南文選》卷十七《經湯甄紀》末的官銜)。程壹郎是七品的下屬官(見宋謝維新《古今事綱》卷六十壹《官品門·官品》),官服是綠色的。所以這裏的“藍衫”也是指他當時所穿的綠色官服,寓意官品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