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籍中的瘧病簡介

古籍中的瘧病簡介

註解瘧病即瘧疾,出《金匱要略方論》。瘧疾(malaria)《黃帝內經》稱瘧、痎瘧;《金匱要略方論》稱瘧病。俗稱打擺子。是指感染瘧原蟲、瘴毒或風寒暑濕之氣,以往來寒熱,頭痛,汗出,休作有時,反復發作,日久脅下有痞塊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多發於夏秋季節。發作時,寒熱往來的稱“正瘧”;但寒不熱的稱“牝瘧”;但熱不寒的稱“癉瘧”;熱多寒少的稱“溫瘧”;發於嶺南寒熱不清的稱“瘴瘧”;久瘧不愈脅下有痞塊的稱“瘧母”。針灸治療間日瘧,不僅能控制癥狀,而且能使瘧原蟲檢查轉陰。但惡性瘧疾病情危重者,應采取綜合治療措施。現代醫學的瘧疾多屬本病正瘧範疇,有時也似溫瘧。詳見瘧疾條。

詳見百科詞條:瘧病 [ 最後修訂於2016/10/18 17:07:40 ***280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