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歷史上的方誌,還有壹個康熙本的《武安縣誌》。
此誌***十八卷,主修人為黃之孝,主纂是李喆。
該誌的刊刻時間是康熙五十年(1711),至少誌前的序言落款是這個年份。
目前在國家圖書館、河南省圖書館藏有刻本,在上海圖書館藏有膠卷。
此外,還有壹種《武安鄉土誌》,不分卷,清末錢祥保所編,刊刻時間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今天在吉林大學圖書館和湖北省圖書館有收藏。
——以上信息見《中國地方誌聯合目錄》第74頁。
另外,再給樓主提個建議:搜尋武安的歷史信息,也可以適當關註壹下歷代《磁州誌》或《彰德府誌》。
明代之前,武安就歸屬河北磁州,整個明代裏這壹歸屬均未改變。到了清雍正四年,武安地區改歸屬河南彰德府。
各地地方誌的纂修,主要集中在明代以後,那麽從明初到清雍正初期間所編纂的《磁州誌》,以及清代雍正之後的《彰德府誌》裏,都會有壹些武安地區的相關史料。尤其是在某些本縣縣誌記載的斷代時期,可能在管轄本縣境的上壹級州誌、府誌中還存留有寶貴的信息。
譬如《磁州誌》,明初至清雍正前,有嘉靖、萬歷、康熙三十二年、康熙四十二年四種刻本。
最後我再羅嗦兩句,希望您不要見怪。
您在問題裏提到,您已經收藏有武安縣的天啟縣誌,對這點我略微有些好奇,也有點疑惑。
據說《武安縣誌》的明末天啟版本今天已經沒有傳世的了,傳世的只有壹個崇禎版殘本。
在國圖的網站上特地說明,這個崇禎殘本是根據天啟本增刻的。
如果您掌握的,的確是天啟版本,自然在本市的地方文獻上是壹個比較重大的發現。
但也有另壹種可能,即您手頭的明末版本,只是崇禎增刻本。
地方誌流傳的歷史上,凡是對舊誌的內容進行了壹定數量的增補,從而形成新的縣誌,壹般都應該被稱為新的版本。
在國圖的崇禎殘本第七卷中,第十五頁開始,訓導壹目下,左時俊之下,就出現了崇禎元年的張纘祖、張絉祖兩人(見上圖)。
我們知道,天啟年間所修成的誌書,是不可能出現崇禎年間的記事。這就證明了此版本壹定是崇禎或崇禎之後的作品。
而從書版的刻工等方面來看,這又不是在天啟舊版上補刻的,而是在崇禎年間重新刻了壹套書版。
如果您手頭的明末縣誌也就是此版的話,建議今後也參照國圖的版本勘定,視其為崇禎本。可能這樣更嚴謹壹些。
回答問題後十天補壹句樓主,點個采納,其實並不費您多少時間,至少比我幫妳查找資料的時間要少很多。您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