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太壹簡介

太壹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太極”“太乙”·太壹 5 經穴別名·太壹 5.1 太壹的別名 5.2 出處 5.3 穴名解 5.4 所屬部位 5.5 太乙穴的定位 5.6 取法 5.7 穴位解剖 5.7.1 層次解剖 5.7.2 穴區神經、血管 5.8 太乙穴的功效與作用 5.9 主治病癥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配伍 5.12 文獻摘要 6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太壹 1 拼音

tài yī

2 英文參考

integration of double taili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太壹:1.“太極”“太乙”;2.太乙穴。[1]

4 “太極”“太乙”·太壹

太壹即“太極”“太乙”。原指天地陰陽未分時的混沌狀態,是古人對宇宙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的樸素認識。在天象上用於指紫微垣,或為北鬥星頭杓所指的方位。後引伸指人體先天之氣。[1]

5 經穴別名·太壹

太壹即太乙穴[1]。

穴位 太乙 漢語拼音 Taiyi 羅馬拼音 Taiyi 美國英譯名 Great Yi 各

號 中國 ST23 日本 23 法

國 莫蘭特氏 E23 富耶氏 E23 德國 M23 英國 S23 美國 St23

太乙為經穴名(Tàiyǐ ST23)[1]。出《針灸甲乙經》。《備急千金要方》作太壹[2]。屬足陽明胃經[1]。太即甚大,乙為十天於之壹,太乙即《河圖》裏的中宮,脾土居中,喻腹中央為太乙,穴在胃脘下部,約當腹中央,故名太乙[1]。主治腹痛,腹脹,心煩,癲狂,嘔吐呃逆,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脹腸鳴,腸疝,腳氣,遺尿,胃痙攣,急慢性胃炎,胃痛,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腸鳴,泄瀉,心煩不寧,吐舌,癔病,癲癇,精神病等。

5.1 太壹的別名

太壹(《備急千金要方》),泰壹[3],泰乙[3]。

5.2 出處

《針灸甲乙經》:太乙,在關門下壹寸,足陽明脈氣所發。

5.3 穴名解

太即甚大,乙為十天於之壹,太乙即《河圖》裏的中宮,脾土居中,喻腹中央為太乙,穴在胃脘下部,約當腹中央,故名太乙[1]。

古“太”與“大”通,“乙”與“壹”同[3]。

此穴在“下脘”穴之旁2寸,此處近胃,下連於腸,其狀如“乙”字,而主治神誌病,故名太乙[3]。

太乙穴平於下脘,穴底挨近脾臟並胰而言,內應小腸。小腸多曲,以及橫結腸兩曲端,亦太乙曲屈之象也。穴名曰“乙”,即喻腸道多曲也。匯此諸意,故名之為“太乙”。乙指壹言,宇宙萬物賴壹以生,吾人賴脾胃而生,因名太乙。[3]

5.4 所屬部位

上腹[4]

5.5 太乙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太乙在上腹部,當臍中上2寸,距前正中線2寸[5][6]。

太乙位於上腹部,臍中上2寸,旁開前正中線2寸處。仰臥取之[1]。

太乙位於腹部,臍上2寸,旁開2寸處(《針灸甲乙經》又雲去任脈3寸)[2]。

太乙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太乙穴的位置

太乙穴的位置(足陽明胃經)

太乙穴的位置(肌肉)

太乙穴的位置(內臟)

5.6 取法

太乙位於上腹部,臍中上2寸,旁開前正中線2寸處。仰臥取之[1]。

仰臥位,當胸劍聯合至臍中連線的下1/4與上3/4交點處,旁開中線2寸處取穴,橫平內側的商曲、下脘[7]。

仰臥位,在臍上2寸,下脘穴(任脈)旁開2寸處取穴。

5.7 穴位解剖

太乙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層、腹直肌、腹直肌鞘後層、腹橫筋膜、腹膜下筋膜。有第八、九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分布著第八、九肋間神經分支。皮膚由第8、9、10肋間神經的前皮支分布。腹腔內相對應器官為大網膜和小腸。

5.7.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1]。

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後壁[8]。

5.7.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胸腹壁靜脈分布;深層有肋閱神經、動脈和腹壁上動脈分布[8]。

布有第八、九肋間神經分支,並有第八、九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通過[2]。

5.8 太乙穴的功效與作用

太乙有滌痰開竅,鎮驚安神的作用。

太乙有和中化滯的作用[1]。

古“太”與“大”通,此穴在“下脘”穴之旁2寸,此處近胃,下連於腸,其狀如“乙”字。《禮記》“魚餒必自乙。”註:“魚去乙則不肥。”大腸俗名肥腸。“太乙門”即是“大腸門”。其所治癥,除腸疾吐瀉而外,如癲疾狂走、心煩,正合中醫之陽明腑證,棄衣登高譫語等證。正與中樞神誌有關,所謂臟燥則狂者,由於大腸結熱。而大腸結熱,又當在迂曲彎轉之處,故治取此穴有效。[3]

5.9 主治病癥

太乙穴主治腹痛,腹脹,心煩,癲狂,嘔吐呃逆,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脹腸鳴,腸疝,腳氣,遺尿,胃痙攣,急慢性胃炎,胃痛,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腸鳴,泄瀉,心煩不寧,吐舌,癔病,癲癇,精神病等。

太乙穴主治腹痛、腹脹、心煩、癲狂[6]。

太乙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腸腑等疾患:如嘔吐呃逆、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脹腸鳴、煩心、癲狂、腳氣、遺尿等[1]。

現代多用太乙治療胃痙攣、急慢性胃炎、腸疝等[1]。

太乙主治胃痛,腹脹,心煩,癲狂等[2]。

太乙穴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腹脹,腸鳴,泄瀉;心煩不寧,吐舌,癲狂[7]。

消化系統疾病: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腸鳴,腹脹;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癔病,癲癇,精神病;

其它:遺尿。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直刺0.5~0.8寸[6]。

壹般直刺1.0~1.5寸[1]。

直刺0.8~1.2寸[2][7],局部有酸脹沈重感[7]。

5.10.2 灸法

艾炷灸5~7壯,艾卷灸10~15分鐘[1]。

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2]。

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5.11 配伍

太乙配足三裏、脾俞,治消化不良[7]。

太乙配足三裏,脾俞、胃俞,有健脾消食的作用,主治消化不良。

太乙配梁門、中脘,治胃痛[7]。

太乙配滑肉門,有清心化痰寧神的作用,主治癲狂,吐舌。

5.12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狂癲疾,吐舌,太乙及滑肉門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癲疾,心煩吐舌。

《針灸大成》:治癲疾狂走,心煩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