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典籍記錄了哪些珍貴天象?

古代典籍記錄了哪些珍貴天象?

天象是指古代對天空發生的各種自然現象的泛稱。包括太陽出沒、行星運動、日月變化、彗星、流星、流星雨、隕星、日食、月食、激光、新星、超新星、月掩星、太陽黑子等。

我國古代天象記錄,是我國古代天文學留給我們的壹份珍貴遺產。尤其是關於太陽黑子、彗星、流星雨和客星的記載,內容豐富,系統性強,在科學上顯示出重要的價值。同時也反映了我國古代天文學者勤於觀察、精於記錄的工作作風。

我們的祖先極其重視對天象的觀察和記錄,據《尚書·堯典》記載,帝堯曾經安排羲仲、羲叔、和仲、和叔恭謹地遵循上天的意旨行事,觀察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了解掌握人們和鳥獸生活情況,根據季節變化安排相應事務。

堯推算歲時,制訂歷法,還創造性地提出設置“閏月”,來調整月份和季節。

從這裏我們也不難看出,在傳說中的堯時已經有了專職的天文官,從事觀象授時。史載堯生於公元前2214年,去世於公元前2097年,享年117歲。他為我國古代天文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從堯帝時期開始,我國古代就勤於觀察天象,勤於記錄。在長期的觀察中,古人對太陽黑子、彗星、流星雨、客星,以及天氣氣象的記載,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古代天文學遺產,使我們看到了古代的天空,也感受到古代的天氣氣象。

黑子,在太陽表面表現為發黑的區域,由於物質的激烈運動,經常處於變化之中。有的存在不到壹天,有的可達壹個月以上,個別長達半年。這種現象,我們祖先也都精心觀察,並且反映在記錄上。

現今世界公認的最早的黑子記事,是約成書於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精神訓》中,就有“日中有踆烏”的敘述。踆烏,也就是黑子的現象。

比《淮南子·精神訓》的記載稍後的,還有《漢書·五行誌》引西漢學者京房《易傳》記載:“公元前43年4月……日黑居仄,大如彈丸。”這表明太陽邊側有黑子成傾斜形狀,大小和彈丸差不多。

太陽黑子不但有存在時間,也有消長過程中的不同形態。最初出現在太陽邊緣的只是圓形黑點,隨後逐漸增大,以致成為分裂開的兩大黑子群,中間雜有無數小黑子。這種現象,也為古代觀測者所註意到。

《宋史·天文誌》記有:“1112年4月辛卯,日中有黑子,乍二乍三,如栗大。”這壹記載,就是屬於極大黑子群的寫照。

據統計,從漢代至明代的1600多年間,我國古籍中記載黑子的形狀和消長過程為106次。

我國很早就有彗星記事,並給彗星以孛星、長星、蓬星等名稱。彗星記錄始見於《春秋》記載:“613年7月,有星孛入於北鬥。”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壹次哈雷彗星記錄。

《史記·六國表》記載:“秦厲***公十年彗星見。”秦厲***公十年就是周貞定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67年。這是哈雷彗星的又壹次出現。

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平均周期是76年,出現的時候形態龐然,明亮易見。從春秋戰國時期至清代末期的2000多年,***出現並記錄的有31次。

其中以《漢書·五行誌》,也就是公元前12年的記載最詳細。書中以生動而又簡潔的語言,把氣勢雄壯的彗星運行路線、視行快慢以及出現時間,描繪得栩栩如生。

其他的每次哈雷彗星出現的記錄,也相當明晰精確,分見於歷代天文誌等史書。我國古代的彗星記事,並不限於哈雷彗星。據初步統計,從古代至1910年,記錄不少於500次,這充分證明古人觀測的辛勤。

我們祖先重視彗星,有些雖然不免於占蔔,但是觀測勤勞,記錄不斷,使後人得以查詢。歐洲學者常常借助我國典籍來推算彗星的行徑和周期,以探索它們的回歸等問題。我國前人辛勞記錄的功績未可泯滅!

流星雨的發現和記載,也是我國最早,《竹書紀年》中就有“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隕如雨”的記載。最詳細的記錄見於《左傳》:“魯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魯莊公七年是公元前687年,這是世界上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記錄。

我國古代關於流星雨的記錄,大約有180次之多。其中天琴座流星雨記錄大約有9次,英仙座流星雨大約12次,獅子座流星雨記錄有7次。這些記錄,對於研究流星群軌道的演變,也將是重要的資料。

流星雨的出現,場面相當動人,我國古記錄也很精彩。

據《宋書·天文誌》記載,南北朝時期劉宋孝武帝“大明五年……三月,月掩軒轅……有流星數千萬,或長或短,或大或小,並西行,至曉而止。”這是在公元461年。當然,這裏的所謂“數千萬”並非確數,而是“為數極多”的泛稱。

流星體墜落到地面便成為隕石或隕鐵,這壹事實,我國也有記載。《史記·天官書》中就有“星隕至地,則石也”的解釋。至北宋時期,沈括更發現以鐵為主要成分的隕石,其“色如鐵,重亦如之。”

在我國現在保存的最古年代的隕鐵是四川省隆川隕鐵,大約是在明代隕落的,1716年掘出,重58.5千克。現在保存在成都地質學院。

有些星原來很暗弱,多數是人目所看不見的。但是在某個時候它的亮度突然增強幾千至幾百萬倍,叫做“新星”;有的增強到壹億至幾億倍,叫做“超新星”。

以後慢慢減弱,在幾年或10多年後才恢復原來亮度,好像是在星空做客似的,因此給以“客星”的名字。

在我國古代,彗星也偶爾列為客星;但是對客星記錄進行分析整理之後,凡稱“客星”的,絕大多數是指新星和超新星。

我國殷代甲骨文中,就有新星的記載。見於典籍的系統記錄是從漢代才開始的。《漢書·天文誌》中就有:“元光元年六月,客星見於房。”房就是二十八宿裏面的房宿,相當於現在天蠍星座的頭部。漢武帝元光元年是公元前134年,這是中外歷史上都有記錄的第壹顆新星。

自殷代至1700年為止,我國***記錄了大約90顆新星和超新星。其中最引人註意的是1054年出現在金牛座天關星附近的超新星,兩年以後變暗。

1572年出現在仙後座的超新星,最亮的時候在當時的中午肉眼都可以看見。

《明實錄》記載:

隆慶六年十月初三日丙辰,客星見東北方,如彈丸……歷十九日壬申夜,其星赤黃色,大如盞,光芒四出……十月以來,客星當日而見。

我國的這個記錄,當時在世界上處於領先水平。

我國歷代古籍中還有天氣、氣象的記載。

夏代已經推斷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東夷石刻連雲港將軍崖巖畫中有與社石相關的正南北線。

商代關註不同天氣的不同現象。甲骨文中有關於風、雲、虹、雨、雪、雷等天氣現象的記載和描述。

西周時期用土圭定方位,並且知道各種氣象狀況反常與否,均會對農牧業生產造成影響。《詩經·幽風·七月》,記載了天氣和氣候諺語,有關於物候的現象和知識;《夏小正》是我國最早的物候學著作。

春秋時期,秦國醫學家醫和開始將天氣因素看做疾病的外因;曾參用陰陽學說解釋風、雷、霧、雨、露、霰等天氣現象的成因。

《春秋》將天氣反常列入史事記載;《孫子兵法》將天時列為影響軍事勝負的5個重要因素之壹;《易經·說卦傳》指出“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八卦代表自然物。

戰國時期,重視氣象條件在作戰中的運用。莊周提出風的形成來自於空氣流動的影響,並提到日光和風可以使水蒸發。《黃帝內經·素問》詳細說明了氣候、季節等與養生和疾病治療間的關系。

秦代形成相關的法律制度,各地必須向朝廷匯報雨情,以及受雨澤或遭遇氣象災害的天地面積。《呂氏春秋》將雲分為“山雲、水雲、旱雲、雨雲”四大類。

漢代列出了與現代名稱相同的二十四節氣名,並且出現了測定風向及其他天氣情況的儀器。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董仲舒指出了雨滴的大小疏密與風的吹碰程度有關。

東漢哲學家王充《論衡》,指出雷電的形成與太陽熱力、季節有關,雷為爆炸所起;東漢學者應劭《風俗通義》,提出梅雨、信風等名稱。

三國時期,進壹步掌握了節氣與太陽運行的關系。數學家趙君卿註的《周髀算經》,介紹了“七衡六間圖”,從理論上說明了二十四節氣與太陽運行的關系。

兩晉時期,“相風木鳥”及測定風向的儀器盛行。東晉哲學家姜芨指出貼近地面的浮動的雲氣在星體上升時,能使星間視距變小,並使晨夕日色發紅。晉代名人周處的《風土記》提出梅雨概念。

南北朝時不僅了解了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還開始探索利用不同的氣候條件促進農業生產。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充分探討了氣象對農業的影響,並提出了用熏煙防霜及用積雪殺蟲保墑的辦法;北魏《正光歷》,將七十二氣候列入歷書;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提出冬季“九九”為壹年裏最冷的時期。

隋唐及五代時期,醫學家王冰根據地域對我國的氣候進行了區域劃分,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氣溫水平梯度概念的。隋代著作郎杜臺卿《玉燭寶典》,摘錄了隋以前各書所載節氣、政令、農事、風土、典故等,保存了不少農業氣象佚文;唐代天文學家李淳風《乙已占》,記載測風儀的構造、安裝及用法。

宋代對於氣象的認識更為豐富和詳細,在雨雪的預測及測算方面更為精確。

北宋地理學家沈括《夢溪筆談》,涉及有關氣象的如峨眉寶光、閃電、雷斧、虹、登洲海市、羊角旋風、竹化石、瓦霜作畫、雹之形狀、行舟之法、垂直氣候帶、天氣預報等;南宋紹興酒秦九韶《數書九章》,列有4道測雨雪的算式,說明如何測算平地雨雪的深度。

明代工部尚書熊明遇《格致草》,根據西洋科學原理,辨析了自然界變化與歷史上所載的災異及風、雲、雷、雨諸氣象現象之間的關系,他所設計的“日火下降、氣上升圖”,系統地說明對流性天氣的形成。

清代譯著《測候叢談》,采用“日心說”,全面介紹了太陽輻射使地面變熱以及海風、陸風、臺風、哈得來環流、大氣潮、霜、露、雲、霧、雨、雪、雹、雷、平均值及年、日較差計算法、大氣光象等大氣現象和氣象學理論。

歲月推移,天象更叠。我們祖先辛勤勞動,留下寶貴的天象記錄,無壹不反映出先人孜孜不倦、勤於觀測的嚴謹態度,無壹不閃爍著我們民族智慧的光輝。這些,是我國古代豐富的文化寶庫中的壹份珍貴遺產,對今後更深刻地探索宇宙規律,都將起到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