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指法術(方式方法)。數,指理數、氣數(運用方法時的規律),即陰陽五行生克制化的運動規律。“術數為道家之術(所謂陰陽家皆出自道家)而陰陽五行理論也壹直為道教為推行(儒家、佛教都沒其理論。儒家所謂子不語亂神怪力,故不提倡),用陰陽五行生克制化的數理,來推斷人事吉兇;即以種種方術觀察自然界可註意的現象,用以推測人和國家的氣數和命運,對我國古代政治、軍事、文化、科技曾產生過廣泛影響”(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庫術數類叢書》出版說明)。術數,壹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曾經是我國歷史上社會生活中的時尚,但它的內涵和外延至今不清晰,在學術界並沒有確切的劃分。在地球上幾乎所有的民族都曾經盛行的巫術即是術數的起源,諸如天文、歷法、數學、星占、六壬、太乙、奇門、運氣、占候、蔔筮、命理、相法、堪輿、符咒、擇吉、雜占、養生術、房中術、雜術等等都屬於術數的範疇。壹般地說,狹義的術數,是專指預測吉兇的法術;廣義的術數就包括天文、歷法等了。現在,通常所指的術數是狹義的術數。
現代學者仍未明了數術的性質及其名義和用法。大多數人還認為數術就是術數。數術之後還有算數,算數才屬於數學。而中國古代數字皆文字,並不象現代數學與文學分別明晰。何也?因言意推義,由因致果式,在物理生成二階段。言意須前後通義同意,而分位見進則須皆數與字標識。
中國古代之“數”,皆術。術之定義功能,在合。如萬物皆圓,萬物皆理,萬物皆數,以術合之,形可由圓而方或方而圓演繹,理可合見也可分見,數既可排序定位,也可加減乘除。
如列數為學,則有“數技”“數術”“數法”。
數技,即名學,如數之性質,定義、定位、定序、定律、定向。其哲學技術為倫理,如上下前後中,先後左右中,東南西北中。秩序排定,即為“術數”,《易》之象數稱之為“大數”:壹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為數之全定。
中數即術理,小數即術法。十百數內,為中數;千萬數間,為小數。中數為數術,小數由算數。
如列算為伎為學,則有“算技”“算術”“算法”。
而在此所述之史學數術,在天地範圍,即天下事,在十百中數列。而宇宙大數,只用十位數字,如《河圖》《洛書》,壹用十數,壹用九數。而十百數,即大衍數。
而“根”數,如壹二三,也分別在“道”用數在“壹”,“易”用數在“二”,“玄”用數在“三”。
道學,其數用式為“二五”,如陰陽五行;易學,其用數式為三五,如三皇五帝。如此漸見史學道技。
三,為天數;五,為地數,人用五三。如此,見學以致用式。
天以三為數,指循環,也含天象分三:氣象、力象、星象。
地以五為數,指穩定,且具地質歸五:金木水火土。
三皇無名,以天地人為名,天地人為公名,道無名,故不私。
五帝有名,以人王為各自私名,如伏羲、軒轅諸多聖王。
天地之間,天生地成,為壹大春秋,為上古事。五帝三王,中古絕地通天事,為壹中春秋。三王五霸,下古承前啟後宗法制,為壹小春秋。中國歷史,是可以演義者,因有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