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背誦論語學好文言文

背誦論語學好文言文

1. 怎樣背論語速度快

“所謂文言文,是和白話文相對而言的,它是以先秦典籍所反映的古代語言為基礎,至秦漢以後逐漸形成的壹種定型化的古代書面語言。”

文言文是先人們創造的壹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記錄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燦爛文化,蘊藏了祖先們的聰明才智。但這對現在的初中生來講,在語言上接受起來有壹定的隔膜。

其實,文言文中有許多美好的東西。我覺得作為我們學生來說,首先要要明確文言文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意義。

首先,培養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為我們進壹步閱讀古籍打下良好的基礎。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留傳下來的古籍數不勝數,不僅包括文學、史學,還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科技、醫藥、地理……這豐富的文化遺產無不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珍貴資料和寶貴經驗,如果不能充分利用這些文化遺產,那無疑是壹種浪費。

如果我們不具備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將來無論是參加工作還是繼續深造,勢必要受到壹定影響。而且我國的古籍數量之多,舉世罕見,根本不可能把它們全部翻譯成現代漢語。

因此,對於我們學生來說,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培養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豐富我們的詞匯,提高我們的現代漢語水平。

文言文語言精練,言簡意賅,布局謀篇,巧妙得體,我們完全可以取其精華,加以借鑒,以提高現代漢語的讀寫能力。 再次,培養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開擴我們的視野,培養我們高尚的情操。

選入教材的文言文雖然有限,但它也能反映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內容。通過對這些文言文的學習,我們可以學到豐富的知識,可以開闊眼界,可以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例如,學習《曹劌論戰》可以得到“壹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軍事知識。再如學習周敦熙的《愛蓮說》,蓮花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貴品質至今還能激起我們心靈的漣漪。

既然文言文有如此重要的意義,那麽我們怎樣才能學好文言文呢? 文言文學習的第壹步是“讀”。這裏的“讀”是指出聲朗讀。

“讀”是文言文學習的立足點。“讀”可以培養我們的語感,可以培養我們對文言詞語、文言句式的敏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課文。

誦讀時壹定要做到讀準字詞,讀清句讀。因為文言文中有許多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字……,萬壹讀錯,對文章的理解就會出現偏差。

例如:如果把“為學”中的“為wéi”(動詞)讀成“為wèi”(介詞),意思可就變了,詞性也變了。壹般情況下,課下註釋對這些字都註了音,我們完全可以讀準。

但讀清句讀就不那麽容易了。所謂句讀,句是語意完整的壹小段,讀是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更小段落。

換句話說,句讀就是句子中的停頓和句子間的停頓。能正確讀清句讀,對文言文的理解就會更進壹步。

此外,還要註意重音,讀出語氣,讀出感情,讀出氣勢,這樣才能獲得壹個全面的直觀的認識,才能激起讀的欲望。 古人雲:“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書讀熟了,意思自然就理解了。實踐證明,通過上述方法反復朗讀,對文章中的大部分語句都能讀懂。

這時就可進行文言文教學的第二步──理解。理解首先要整體挨近,“能借助工具書理解內容”。

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字字落實,而且還要能借助課下註釋和工具書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2003年中考文言文閱讀也將向課外延伸,那麽掌握這種學習方法是非常迫切也非常必要的。

在理解的基礎上還要學會積累。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

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壹反三,練就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雖然我們現在不寫文言文了,便還需要閱讀文言文。

在學習時,作為“例子”的就是課文中的詞語、古文化知識等。只有將這些詞語、古文化知識積累下來,才能為“舉壹反三”打下基礎。

因此,要準備壹個筆記本,本中又分若幹類,如:通假字、古今異義字、壹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代官職等等,而且每壹個詞語後面必跟著壹個例句。這樣壹課課地積累,壹冊冊地積累,長此以往,積少成多,不等總復習,手中就積累了壹本厚厚的復習資料了。

文言文學習的第三步是“背”。“背”不是死記硬背,而是理解記憶。

俄國生理學家謝切諾夫說:“壹切智慧的根源都在於記憶,記憶是整個心理生活的基本條件。”然而對於現在的中學生來說,背誦是最頭疼的事。

其實,掌握壹定的方法,背誦就不難了。培根說:“關於方法的知識是世界上最寶貴的知識。”

筆者在實踐中總結了幾種記憶的方法,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A.比賽記憶法,也就是將競爭機制引入記憶,以比賽的形式來快速背誦文言文。比賽時,同學們的神經高度緊張,精神高度集中,背誦速度自然就快了。

B.限時記憶法,就是限定時間記憶的方法,規定在壹定的時間內必須背下壹定的內容。例如背誦《〈論語〉十則》,限定半分鐘背壹則,雖然時間短,但效率高。

C.故事記憶法,這種方法適用於故事性比較強的文言文。這類文章人物形象鮮明,對話生動,可讀性強,完全可以把它編成壹個白話故事講出來,加深印象,便於理解記憶。

比如《愚公移山》壹文,人物很多,情節曲折,把它編成個故事,自編自講,效果比死。

2. 怎樣能輕松的背文言文和論語

壹、像唱歌壹樣背古文

背過《木蘭詩》沒有?耗時多少?

我班上背誦最快的壹個學生只花了37秒,這家夥平時成績也不好,語文100分大概就是60分上下晃蕩,談理解啥的簡直就是笑話。

那麽,他為什麽就能背的這麽快呢?

很簡單,壹遍又壹遍地誦讀《木蘭詩》,形成了語感,就像妳唱歌壹樣,上了調,哪裏會忘詞?

二、見縫插針誦讀

上下課路上有事沒有?吃飯中、睡覺前有事沒有?上廁所、洗臉刷牙時候腦袋有空沒有?

背誦啊~親!

在我看來,除了聊天和睡覺之外,無時無刻不能背誦。

天才過目成誦,妳也能百煉成鋼,加油!

3. 論語十則文言文總結

理解背誦

①《論語》中闡述學習與思考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於從正面學習,也善於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也是與“取長補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題發揮,教育弟子勤學好問的句子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④在生活中,我們要表示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來表示;

⑤闡述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的句子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⑥闡述讀書求學問的態度是以求學為快樂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⑦孔子感嘆時光易逝,以勉勵自己和學生要珍惜時間求學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⑧當別人不了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采取的正確態度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⑨AAPP會議在重慶召開,山城百姓喜迎各國嘉賓,《論語》中有壹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同“悅”,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罔: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殆:有害

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齊:相同

5、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女:通“汝”,妳。是,這。知,通“智”,聰明。 6、溫故而知新 故,舊的知識

7、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剛強,勇毅

8、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寫出這課至今還用的成語。溫故而知新、任重道遠、死而後已、見賢思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擇善而從

三.填空。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孔子說:學習知識,進而按時溫習它,不也是高興的事嗎?

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說:光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而無所得。光思考而不去讀書學習,就會有陷入邪說的危險。

3、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說:看見賢人就要想著向他學習,看見不賢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沒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說:三個人在壹起走路,其中壹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點供自己學習,發現自己也存在著他們有的缺點時,就應該註意改正。

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可以做老師了。

6、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7、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討厭的事,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8、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說:仲由,教導妳的話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正的知道。

《論語十則》復習資料

壹、詞語積累

(壹)常規詞語

[子]: [時習]

[朋]: [亦]

[自]: [(不)知]

[慍(yùn)]: [君子]

[吾]: [日]

[三省(xǐng)]: [為(wèi)]

[謀]: [忠]

[交]: [信]

[傳 [故]

[罔(wǎng)] [殆(dài)]

[誨(huì)] [知(之)]

[是] [賢]

[齊] [內]

[善者] [士]

[弘(hóng)毅 [任]

[重] [已]

[歲寒] [雕(diāo)]

[行] [其]

恕(shù)] [欲]

[勿(wù)]

(二)通假字、古今異義字、詞類活用

1、通假字:

[女]:

[(是)知(也)] :

[說] :

2、古今異議字: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溫故而知新:

3、詞類活用

傳不習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