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升:宋代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家。
汪道昆:(1525~1593),字伯玉,號南溟、太函,歙縣人,明代中後期文壇上壹位較有影響的詩人、散文和雜劇作家。有雜劇《高唐夢》、《五湖遊》、《遠山戲》、《洛水悲》,以及《唐明皇七夕長生殿》等五種。此外他還寫了壹些散曲。
許國:(1527—1596)字維楨,歙縣人,明大臣。歷任太子出閣、入侍太子的右贊善、禮部左侍郎、禮部右侍郎等職,著有《許文穆公集》。
曹文埴:(?—1798)字竹虛,清安徽歙縣人。清朝大臣。乾隆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累遷翰林院侍讀學士,再遷詹事府詹事。授左副都禦史,歷刑、兵、工、戶諸部侍郎。後擢戶部尚書。為官持正,不阿附權臣和珅。以母老引退。嘉慶三年卒。謚文敏。 曹振鏞:(1755—1835)字儷笙,歙縣人。清朝尚書曹文埴之子,此後先後任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學政、軍機大臣等職。他曾在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擔任學政,前後典鄉會試四次,嚴於挑剔壹般小毛病。在他的影響下,這種嚴於挑剔壹時成為壹種風氣。他曾任《會典》、《實錄》、《河工方略》、《明鑒》、《皇朝文穎》、《全唐文》的總裁。
黃賓虹:(1865—1955)原籍安徽省歙縣,生於浙江省金華城,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上承前啟後的大家。除了山水畫創作,他在金石學、美術史學、詩學、文字學、古籍整理出版等領域均有卓越的貢獻。壹生著述宏富,有《黃山畫家源流考》、《中國畫學史綱》、《虹廬畫談》、《古畫微》、《黃賓虹畫語錄》、《畫學編》、《印學》、《賓虹詩鈔》等35種。
漸江:(1610—1664)俗姓江名韜,字六奇,法名弘仁,縣城桃源塢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存世作品有《黃山圖》、《曉江風便圖》等約150件。
王茂蔭:(1798-1865)字椿年,號子懷。歷任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卿、左副都禦史、戶部、工部、兵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職務。任京官前後達30年,歷道光、鹹豐、同治三朝,不攜眷屬隨任,壹人獨居歙縣會館,以兩袖清風,直言敢諫聞名。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濬,又名知行。近代著名教育家。著有《中國教育改造》、《古廟敲鐘錄》、《齋夫自由談》、《行知書信》、《行知詩歌集》等。
張曙:(1908-1938)人民音樂家,原名張恩襲。張曙在短暫的壹生中,創作歌曲200余首,現存80余首,其題材大多表現中國人民反侵略、反壓迫的鬥爭精神,音調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格。他的代表作有《保衛國土》、《丈夫去當兵》、《壯丁前線》、《日落西山》、《趕豺狼》、《洪波曲》等。 李濟仁(1931—),皖南醫學院附屬弋磯山醫院主任醫師、教授,首屆國醫大師。
張其成(1959—),著名國學專家,養生專家,中醫文化學家,文人書法家。 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