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標題的相關經典。

標題的相關經典。

書名書名是中國古書《管子》中記載的壹篇文章,見於《管子》第五篇。作品介紹

《管子》是壹部記錄中國春秋時期(公元前770-476年)齊國政治家、思想家管仲言行的書。成書於戰國(公元前475 ~ 221)至秦漢時期。劉向編《管子》時有86篇,其中76篇在本版,其余10篇只在目錄中。

管仲(公元前723年-約公元前645年),漢族,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潁上(今安徽潁上)人。管仲年幼喪父,母親在堂,生活清貧。他不得不早早挑起家庭重擔。為了生計,與包合夥經商後參軍,幾經周折,被包推薦為齊國宰相,史稱“春秋第壹相”,輔佐成為春秋第壹霸主,故稱“關是秀才”管仲的言論見於國語《齊豫》,另壹部《管子》傳世。

作品欣賞

貴族等級

朝者,義理也。所以,題對了,百姓沒怨言;人不抱怨就不會亂,然後就可以名正言順了。原因不正確,治不好,但也不能忽視。所以壹個國家的人不可能都貴;什麽都貴,事情就不行,國家就不利。事不成,則國家不利,使不貴者不能自理。所以區分爵烈的等級,就知道了先後的順序,貴賤的意思,就有辦法了。

翻譯

朝廷是禮法的化身。所以,如果朝廷的爵位安排正確,人民不會反感;如果人民沒有怨恨,就不會鬧事;那麽,儀器法就可以體現了。如果安排不公平,就不可能體現出來。好像壹個國家不可能所有人都榮幸,做事情也不容易,對國家也不好。正因為事情不好辦,所以對國家不好。沒有少數人的尊嚴,人們就無法管理自己。所以,只有區分了爵位的高低,人們才能知道尊卑的先後和尊卑的禮儀。管理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