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圖書館歷經九十余個寒暑。其前身為舊溫屬公立圖書館,誕生於1919年5月9日。1913年舊溫屬六縣知識界為紀念晚清經學宗師、溫處學務分處總理孫詒讓(籀庼)而集資於九山湖畔依綠園故址籌建藏書樓,命名籀園。開館時藏書兩千余冊,首任館長王毓英,工作人員壹名。 舊溫屬公立圖書館,初期名為六縣公立,主要由永嘉縣公署管轄,1921年改由甌海道尹管轄,此後館名與管轄機關屢經更改。圖書館常年經費來自府學田租及戲捐,六縣略有補助,顯得十分拮據。但由於歷任館長傾心於地方文化事業,幾代館員慘淡經營,使館藏逐步豐富,服務功能不斷拓展,社會地位和影響得以較快提升。尤其是抗日戰爭時期,梅冷生任內員工幾度將善本、珍本圖籍運至山區保藏,使珍貴文獻安然無損,深受社會各界的贊許。戰後又接收了敬鄉樓、養心寄廬等多家藏書,使藏書總數增至八萬冊。抗戰後期至解放前夕,經費極其困難,壹度靠募捐與借貸度日,仍堅持開放,並舉辦學術講座,為進步青年提供種種方便。
1949年5月溫州解放,圖書館由人民政府接辦,經費由財政全額撥款。1950年6月更名溫州市立圖書館,1955年改為現名。由於梅冷生館長及時提出建議,溫州地區名家的藏書在土改中得到妥善保護,並悉歸市圖書館接收。同時還接受玉海樓等公私藏家的贈書,館藏古籍增至20萬冊,編目上架計15萬冊(復本未在內)。
“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迫於1966年12月閉館,1970年10月恢復開放。1969年與市文管會合並為文物圖書館,1979年恢復單獨建制。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市圖書館面貌日新月異,1986年建成上村路古籍分館,1998年10月園西巷館舍落成開放,2005年12月遷入市府路新館。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溫州市圖書館各項工作齊頭並肩,與時俱進。近幾年來,書刊與電子文獻藏量大幅度提高,圖書館專業服務隊伍逐漸壯大,服務功能與水平不斷提升。溫州市圖書館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創立鞋、服裝專業圖書館。為進壹步拓展延伸服務,增設縣前頭、黎明路兩個分館及各縣(市、區)業務分館。同時在讀者服務、信息***建***享、信息咨詢與開發、讀書活動等方面不斷開拓創新,社會效益顯著。
溫州市圖書館恪守傳播知識、傳承文明的社會職能,在推進公***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