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京都匠人》,心裏有點惋惜。我應該早點看到,這樣去年去京都旅遊的時候,就可以有意識地去逛幾家工匠店,近距離感受壹下創作的魅力。畢竟,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尤其是上個世紀生產和消費的擴大,追求效率和規模,喜歡講究“慢工出細活”的手工藝在世界範圍內迅速消失。在中國接觸世代相傳的手藝並不容易,但京都的淳樸和傳統手藝人的集中可以提供壹個非常好的機會。
“京都匠人”給我們介紹了京瓦、景芝木工藝、竹工藝、竹畫、景劍工具、能量面、景祖袋、剪金、景邊繩、裝裱、流蘇、傳統樂器弦、範靜、蘇靜染、旗幟印染、景錄子撚、景團扇、張靜、星遊禪、京體。景明竹、景和傘、史靜工藝品、織布機、景和紋身染繪紋章圖案、景真珠-佛珠、手印卡片、奇屋五金、茶筒、七寶-金屬工藝、書籍裝幀、景佛工具-蠟鑄工藝、調音繩、神鏡-神道工具、景真天腰帶、熏香等等。如果妳不讀這本書,妳可能壹輩子都不會知道它的存在。50000000000005妳不得不感慨日本人的細致生活和對“道”的追求。
與我期望的“師徒”代代相傳不同,這些手藝的傳承往往缺乏刻意的教導。很多匠人回憶,當初走上這條路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自己感興趣的。老壹輩的,比如他們的父母,並沒有主動去教,而是觀察模仿了好幾年,最後又試了壹次。有些人甚至因為父母的倒臺而不得不接手家族生意。就像讓柴田低頭的甘四郎說的“上壹代什麽都沒教。只有觀察、記憶、嘗試,失敗了才會被訓斥。”壹般來說路徑多為觀察-模仿-咨詢-學習,基本都是自學,可見家庭教育中的氛圍有多重要。畢竟工藝工作是壹個長期細致的工作過程。如果是被迫學習而不是感興趣,估計很難堅持下來,也不會有主動咨詢、學習、提高的過程。
儒家講“學而時習之”,大意是研究事物的原理,獲得知識。日本常見的“X道”是將某壹行為上升到哲學層面。妳壹定程度上做到了壹件事,那就是“道”,就是哲學。工藝也是如此。
工藝制作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對自然的要求和改造。工匠們在制作的過程中,也在感受著材料與人的溝通與交流。某種程度上也是壹個參道的過程。以大量的木材和竹子為例。在加工之前,我們要等它自然晾幹,時間從壹兩年到幾十年不等。想想看,有時候妳要等上幾十年,妳加工的材料才能到妳手裏,所以妳需要保持壹些敬畏。
而且求道從來都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有些材料即使和他們打了壹輩子交道,仍然難以捉摸。前面提到的柴田幹四郎至今對制作柴田弓的原材料——竹子感到不解。
“不是有工匠這麽說嗎?看著材料,和它對話。雖然應該是,但是說實話,面對天然材料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有時竹子的上部很結實,但下部卻極其柔軟;有時候我覺得它很硬,但是當我切開它的時候,我發現它很軟。有時候,竹節就藏在裏面。各種情況都有。沒有什麽比認為自然是好讀書更幼稚的了。”柴田說,自然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所以總能應對。人是人,竹是竹,壹切隨波逐流。產品上有說不完的話。
除了物,匠人永遠敬畏人,也就是顧客。制作京瓦的淺田圭久對大師的話印象特別深刻:“這麽多客戶中,知道屋頂瓦優點的只有少數,但這少數人已經很可怕了。”那是因為,生產稍有懈怠,就算大部分人都被騙了,只要有壹個人沒被騙,生意就會逐漸不找妳了。短短壹句話,凝聚了大師永遠精益求精的驕傲。對於我們現在講究快節奏,沒有質量保證的環境來說,是多麽難得和迷人。
工藝制作對於工匠本身來說也是壹個自我錘煉、自我學習的過程。“我本來想糾正自己的習慣,發現很難。在不斷生產的過程中,我對自己的特質有了深刻的認識,所以我不再想去糾正,而是更多的去思考如何把商品做好。”“敲掉面具的情感取決於面具本身是否有性格,而面具的性格歸根結底來自於創作者自身的性格。”“即使我養了壹只,我也想給自己和家人做個紀念。死前至少給世界留下壹部無悔的作品。”工匠們的話語中很難看到日常嘗試的艱辛和辛酸。他們告訴我們的是職業賦予他們的使命感和對自己作品的無止境的追求。這些不為人知的精致制作,就像是禪僧的修身養性。
京都的手藝就是這麽奇妙,可惜現在面臨著材料枯竭,市場萎縮,後繼乏人的問題。市場萎縮,後繼乏人,都很好理解。畢竟這是壹個世界性的困境。最讓人心疼的是,有些手藝只是上下遊產業鏈中的壹個環節。壹個環節的消失可能導致整個環節的解體。松井茂雄制作的手印卡的底紙是用米諾斯紙制成的。松井壹直用股票,沒有用完。“以前有壹家公司專門做復印紙。變成機械印刷後,就不存在了。當米諾斯紙用完時,手工印刷就結束了。”看到這裏,我特別理解壹些日劇小作坊倒閉了。很多老板想到的不是自己職業生涯的終結,而是給其他小公司和作坊帶來的困難和連鎖反應。
歷史發展的車輪無法阻擋,也許有些手藝註定要消亡。現在用文字和圖像保存他們的技藝、工藝、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應該對整個人類思考未來的創作方式有很多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