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民間偏方:中藥治療小兒反復腹痛的制作方法

民間偏方:中藥治療小兒反復腹痛的制作方法

腹痛是兒童常見的臨床癥狀之壹。凡是在劍突以下、肚臍兩側、恥骨以上疼痛的,稱為腹痛。據統計,從嬰兒期到小學階段,超過1/3的孩子都經歷過腹痛。腹痛涉及很多病變,很多內外科疾病都可以出現腹痛癥狀。原因是功能性的和有機的。這裏所說的是指排除器質性病變,局限於臍部的小兒反復發作的腹痛。發病年齡為3 ~ 14歲,學齡兒童發病率為10% ~ 20%。中醫將此病稱為“腸氣病”、“腸痛”或“腸氣”,認為其發生多與感染蛔蟲、飲食不當、受寒、脾胃虛弱、氣滯血瘀、肝氣犯胃有關。根據小兒臨床表現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類辨證治療。

1.蟲積引起的腹痛:臍周痛常見,壹疼就停。嚴重者出現嘔吐現象,進食痛苦,身體消瘦。治以殺蟲、導滯、通便為主,方用吳梅丸加減。

2.進食引起的腹痛:指小兒飲食不當,過食油膩、香脆之品,損傷脾胃而引起的腹痛。表現為胸悶、食欲減退、反酸、腹脹疼痛、口臭苔厚等。嬰幼兒可吐出未消化的乳汁或未消化的食物,或哭鬧煩躁。保和丸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積滯,焦三仙也可用於治療。

3.寒凝腹痛:兒童通常體質較弱。氣溫變冷,寒邪容易侵入腹部,因寒凝氣滯而引起腹痛。表現為陣發性腹痛,或便溏、尿久、面色青紫、吞酸、四肢冰冷、熱痛減輕。小建中湯或吳茱萸湯可用於治療溫中散寒。

4.喝涼引起的腹痛:是由於小兒暴飲暴食受寒、瓜果等引起的。,而且夏天喝涼了最容易誘發。表現為陣發性腹痛,尤其是臍周痛,惡心嘔吐,嘔吐物有酸味和食物殘渣,腸鳴音和腹瀉,大便檢查正常。宜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四逆湯加減。嘔吐腹瀉時,服用藿香正氣水也有效。

5.脾虛腹痛:指小兒脾胃虛弱引起的慢性腹痛。表現為身體虛弱,四肢無力,氣短懶言,消化不良,嘔吐或腹瀉,腹部隱痛。宜健脾益氣,胃有濕滲。

6.肝氣引起的胃脘痛:癥狀為上腹部脹滿,肚臍周圍劇烈疼痛,疼痛時即停,善於過度呼吸。腹痛在升氣後緩解,又反復發作,每次情緒變化都會出現腹痛。柴胡疏肝散用於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7.氣滯血瘀腹痛:表現為臍周脹痛不適,痛時拒按,或痛如針刺,痛處固定(臍周),或觸腫塊,推之,按之甚痛,面色晦暗,舌質暗紅,或舌上有瘀點,脈弱或澀。治療要理氣祛瘀,散結止痛,少腹逐瘀湯常用於加減。若氣滯癥狀明顯,可加川楝子、烏藥止痛。若腹部有腫塊,可酌情加少量三棱、莪術、穿山甲,散淤止痛。

總之,引起小兒腹痛的原因很多,要根據其臨床表現仔細鑒別。在辨證用藥的基礎上,還可以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結合針灸、推拿、理療等方法。另外,平時註意預防和調養,飲食要規律,不要暴飲暴食,不要吃生冷、油炸、油膩之品;註意飲食衛生,洗菜做飯,瓜果洗凈去皮,不喝生水,飯前便後洗手;註意腹部保暖。

提醒妳:中藥是治療小兒反復腹痛的民間偏方,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