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李鴻章手書對聯。
第壹部分是:享福不是做官,只要口袋裏有錢,倉庫裏有米,肚子裏有詩,就是山中宰相;
底線是:祈福長壽之年不用吃藥。希望妳身體健康,無憂無慮,沒有債主。妳可以成為地上的仙女。
這是壹個全能的大臣,最後的人生感悟。
有人說,人生有三個境界:勤奮、道德、生活。
小富靠勤奮,中富靠德行,大富真的是命。
2020年,我們最大的目標是活著。
避免入侵新冠肺炎,經濟下滑的風險,以及失業和減薪的命運。
能有壹份穩定的工作,能和家人幸福的在壹起,能在沒有災難的情況下度過這壹年,是莫大的幸運。
看完真的心裏很痛。
魯豫在《偶遇》中說:“不管我們是誰,我們都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這是壹條漫長、黑暗、寒冷和絕望的隧道。”
人這壹生,總有被現實扇耳光的時刻。有多少人表面光鮮,內心卻千瘡百孔。
有的人為了省500元房租,獨自住在發生過命案的“鬼屋”裏;
裸辭之後,有人在青年大隊和24個陌生人同居了半年;
有人花了10元過了壹個星期,每天用壹元錢買了四塊蛋糕做三餐。工資發了,公司壹拖再拖,不得不用自來水灌滿廁所充饑。
在不太冷的黑仔,小女孩瑪蒂爾德問萊昂,“生活總是這麽痛苦嗎?還是只有小時候才這樣?”
提利昂回答,“總是這樣。壹直都是。”
對於數百萬千千普通人來說,生活是壹筆不可計數的賬,妳能理解的只有自己的喜怒哀樂。
接受生活的殘缺,接受自己的無能為力,不斷調整自己,降低期望值,坦然面對命運賦予自己的辛酸,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畢竟我們控制不了外面的風吹雨打,但是為了自己和家人,妳要堅強。
就像作家白先勇說的“妳所擁有的永遠是僥幸,無常是人生常態,所有的成熟都是從失去開始的。”
前段時間,娜娜在節目上讀了壹封觀眾寫給奶奶的信。
女孩在信中寫道:
“我昨天又夢見妳了。妳在夢裏遞給我壹小袋錢,笑著對我說,這是妳的嫁妝。”
當我醒來時,我的祖母已經去世五年了。
記得21歲的年夜飯上,奶奶拉著她的手說:
“奶奶會活著看妳出嫁時我孫女在誰手裏。”
但是沒有任何預兆,奶奶突然心臟病發作,就這樣走了,沒能見她孫女最後壹面,更不用說見證了她的幸福。
有壹句話我很喜歡:
生活不像電影,需要暴力震撼的畫面,驚險誇張的動作,震耳欲聾的音效。
劉玉在《送妳壹顆子彈》中說:每個人心裏都有壹張長長的單子,這些單子上寫著多少美好的東西。然而,它們總是被延遲、擱置,在時間的閣樓裏腐爛。
有些人和事,壹旦錯過,真的是永遠。
所以,不要說時間還早,也不要拿忙當借口。
妳永遠不知道明天是否有機會表達自己。
歸根結底,不要等到什麽都晚了,也不要指望重新開始。請珍惜現在。
作者簡介:喬巴,《富樹》主編,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賣,他正在和300萬人壹起升級生活知識。本文由傅舒發布,版權歸傅舒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