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蔣捷的壹剪梅
壹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度與泰娘嬌。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行香子 舟宿蘭灣
出自《全宋詞》
作者:蔣捷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送春歸、客尚蓬飄。昨宵谷水,今夜蘭臯。奈雲溶溶,
風淡淡,雨瀟瀟。 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料芳、乍整還雕。待將春恨,都
付春潮。過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橋。 而雨打窗臺濕綾綃.這句應該是後人信手拈來的聯想之句 兩首詞都是有思鄉和感嘆年華逝去之意字面理解在春天櫻桃紅,芭蕉綠的時節,雨水透過窗欞打濕了衣服(綾綃:壹種絲織品)這句話很傷感。
問題二:"窗欞","綾綃"是什麽意思? 5分 窗欞:窗戶上的。
綾綃:綢緞壹類的絲織品。
問題三:半尺紅綃壹丈綾是什麽意思 “半匹紅綃壹丈綾,系向牛頭充炭值”詩句直譯為: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壹丈綾,朝牛頭上壹掛,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詩句出自杜甫的《賣炭翁》。
全文如下: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壹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壹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壹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譯文:
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裏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幹什麽?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裏吃的食物。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裏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夜裏城外下了壹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的手下。太監手裏拿著文書,嘴裏卻說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壹車的炭,壹千多斤,太監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無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壹丈綾,朝牛頭上壹掛,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問題四:白綃綾什麽意思 白色的綢緞
古時喪事時,拜祭的人總會帶。還有故事皇帝總會給犯死罪的臣下三尺白綾自縊。
問題五:半匹紅綃壹丈綾是什麽意思 “半匹紅綃壹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出自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古詩作品《賣炭翁》之中,其古詩全文如下: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壹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壹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壹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註釋
①半匹紅綃壹丈綾:唐代商務交易,絹帛等絲織品可以代貨幣使用。當時錢貴絹賤,半匹紗和壹丈綾,比壹車炭的價值相差很遠。這是官方用賤價強奪民財
②系(jì):綁紮。這裏是掛的意思。直:通“值”,指價格
問題六:綾是什麽意思? 綾,斜紋地上起斜紋花的中國傳統絲織物。是在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始產於漢代以前,盛於唐、宋。綾光滑柔軟,質地輕薄,用於書畫裝裱,制作襯衫、睡衣等。用作裝裱圖畫、書籍以及高級禮品盒等的稱裱畫綾。
綾類絲綢按原料分為有純桑蠶絲織品、合纖織品和交織品。綾類織物的地紋是各種經面斜紋組織或以經面斜紋組織為主,混用其它組織制成的花素織物,常見的綾類織物品種有花素綾、廣綾、交織綾、尼棉綾等,素綾是用純桑蠶絲做原料的絲織品,它制裁地輕薄,用於裱表裱圖,其它綾類織物色光漂亮,手感柔軟,可以做四季服裝。
中國傳統絲織物的壹類。最早的綾表面呈現疊山形斜路,“望之如冰淩之理”而故名。綾有花素之分。《正字通:系部》:“織素為文者曰綺,光如鏡面有花卉狀者曰綾。”綾采用斜紋組織或變化斜紋組織。傳統花綾壹般是斜紋組織為地,上面起單層的暗光織物。綾質地輕薄、柔軟,主要用於書畫裝裱,也用於服裝。綾在漢代以前就有了,漢代的散花綾用多綜多躡機織造,三國時馬鈞對綾機加以改革,能織禽獸人物較復雜的紋樣,唐代綾得到了很大發展,唐白居易《杭州春望》詩:“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酤灑趁梨花。”唐代的官員們都用綾作官服。在繁多的品種中,浙江的繚綾最為有名,宋代在唐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狗蹄、柿蒂、雜花盤雕和濤水波等名目。並開始將綾用於裝裱書畫,元、明、清時期產量漸減。
問題七:“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雨打窗臺濕綾綃”出自哪? 壹剪梅?舟過吳江
蔣 捷
壹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澆。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雨打窗臺濕綾綃.這句應該是後人信手拈來的聯想之句
問題八: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雨打窗欞濕綾綃綃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是出自蔣捷的《壹剪梅.舟過吳江》
壹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雨打窗欞濕綾綃綃。這是李清照後來加上去的,又寫的壹句。
問題九:半匹紅綃壹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是什麽意思 宦官把半匹的紅綃壹丈的綾(沒有用處的庫存貨)掛在牛車的牛頭上,來換賣炭翁的壹車取暖用的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