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李嶠詩句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寫的是風。
此時的名稱就叫做《風》,全詩為: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譯文:
風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
刮過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詩詞賞析
前兩句就“風”的季節功能而言:秋風能令萬木雕零,春風卻又能教百花綻放。“解落”,“解”是細心地化解,不急不躁,讓葉兒怡然清爽地離開母體,找到了很好的歸宿。
風之柔情讓人感動。“能開”,“開”,是喚醒,在寒冬中沈睡的花兒,在風兒的輕輕撫摸下,睜開惺忪的睡眼,迎來美好、美妙的春意。風之溫情讓人舒坦。前兩句把風的溫存柔情表現得淋漓盡致,重新喚醒人們對美好生命的感念。
後兩句則就“風”所到之處,呈不同景象來描寫:風過江上時,則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時,只見竹竿壹齊傾斜。風,“過江”卷起“千尺浪”,風急浪高,直沖雲宵,描寫風的威風;風,“入竹”引來“萬竿斜”,風狂竹伏,萬般無奈,描寫風的瀟灑。這兩句風之強悍、強勁,同之前的柔情,形成強烈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