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群詩閱讀教學手記
文/司艷平
壹直以來,都非常欣賞膜拜王維,他身上的貴族氣質、虛靜之氣,讓我沈醉與癡迷。怎樣把這份欣賞傳遞給孩子們,我想到通過群詩整合閱讀教學,帶給學生親切質感的悟摩詰之旅。
選幾首詩合適呢?40分鐘的課堂,內容不易過多過雜,幾番思量之後,我決定把《山居秋暝》《終南別業》《鳥鳴山澗》作為整合對象,通過學習這三首詩,打開壹扇領悟王維詩歌藝術與人文思想的窗子。
課堂開場,“同學們,騰訊大家的特約評論員閆紅老師曾寫過壹篇文章——《我只喜歡暗戀的感覺》,在那篇文章裏,她說自己最喜歡的壹個詩人是王維,他詩中顯示出的氣質與我的靈魂深深契合,是我在浮躁煩瑣的日子想要飛至的境地。如果要穿越到唐代,最願意做的就是王維身邊的女侍,在琴聲與長嘯的交替中,感受著這個男人內心的靜氣與激情。原來啊,壹個人身上的安靜也會產生出無比巨大的力量,這節課,我們就壹起走近虛靜高貴的王摩詰。”如何用極有感覺的課堂開場吸引孩子們,我想到了早些年讀到的閆紅的壹篇文章《我只喜歡暗戀的感覺》,那篇文章裏,王維就是壹個氣度靜雅的翩翩公子,讓我這個“花癡”深深著迷,我與閆紅壹樣,對王維有著數不盡的傾慕與欣賞。
誦讀詩歌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無論是激情澎湃的詩,還是悠閑靜雅的詩,非讀不能入境,非讀不能悟意。孩子們先讀,在孩子們讀的基礎上做點評,做調整,在讀中領悟王維詩的靜謐之感。
在此基礎上,出示第壹個主問題: 壹讀王摩詰,觀畫面之美。宏觀思考:王維的這三首詩裏,妳認為哪壹首最具畫面之美?說說理由。 蘇軾評價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詩歌的畫面之美清新生動,如何帶領學生具體感受其中的畫面美,這應當作為教學的起始。因此,我把這個主問題列在第壹位。軒綺說,第二首最美,裏面有人的氣息,第二首有生活的畫面美。簫揚說,《鳥鳴澗》最美,這首詩有壹種閑靜的美。我追問,從哪裏看出閑靜的美?“人閑桂花落”裏能看出來。什麽樣的人?悠閑的人。什麽樣的桂花?雕落的桂花。這句詩構成壹種人花兩知的閑適之美。思桐說,《山居秋暝》最美,“明月”很有感覺,明月伴著清泉照下來,再加上潺潺的水聲,這樣的畫面有靈動之美。“妳們剛才的回答都很到位,都抓住壹個美點進行描述,我們來看看老師的總結。”《山居秋暝》最具畫面美,清新的雨,朗潤的山,傍晚的秋,皎潔的明月,斑駁的松影,叮咚的清泉,嬉笑的浣女,采蓮的漁舟,幽靜清明,生動活潑,好壹幅妙不可言的美好畫面啊!《鳥鳴澗》的最具畫面美,飄落的桂花,寂靜的夜晚,空寂的春山,皎潔的月光,鳴叫的鳥兒,好壹幅虛空寧靜的詩情畫面啊!“妳們發現了嗎?描述畫面的時候,可以用什麽方法?”對,可以用形容詞加意象的方法,再引導孩子們說“傍晚的秋、皎潔的明月、幽靜的山澗”等。
“如果要讓妳給這三首詩兩兩分類,妳會把哪兩首放在壹起?標準是什麽?”我話音剛落,佳穎說,把壹二放在壹起,第壹首和第二首都是五律。翊銘說,把第壹首和第三首放在壹起,這兩首更多的在描寫景物,第二首有人的活動。還有其他嗎?王維的詩號是什麽?詩佛,順著這個思路繼續思考。鄭義博說,第二首和第三首也可以放在壹起,這兩首都有禪意,“窮”“空”等字極有禪味。
插圖1
第二個主問題:“中觀讀詩:蘇軾曾曰:‘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三首詩裏,妳認為最能印證蘇軾此評價的詩句是哪兩句?應鴻語說,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寫出了王維就像看熱鬧壹樣,(眾笑),就是說他內心十分悠閑。曹楊說,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從松林間照射下來,非常有意境。吳哲說,“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寫出了明月出來,把山鳥嚇到了,這樣的畫面很美。雨檬說,“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很有畫面美,寫浣女的談笑聲,屬於生活的畫面,特別生動。“喧”“動”讓整幅畫面更活潑,有氣息。“人閑桂花落”,桂花輕輕落下來,入耳經心,安靜的人兒仿佛聽到了桂花落下來的聲音。請看這組詩“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有何奧妙?孩兒們說,這三句都用了動靜結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對啊,靜的明月,動的是清泉,靜的是春山,動的是桂花,靜的是春澗,動的是山鳥,正是這動與靜的曼妙結合,讓王維的詩妙不可言。
繼續深入思考,中觀讀詩:王維被稱作“詩佛”,他的詩裏充滿了禪意,妳從哪裏能讀出來?陳施哲源說,“中歲頗好道,玩家南山垂”很有禪意,直接就寫出了禪意。鄭義博說,“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有禪意,詩人悠閑自在,獨來獨往,對壹切事情都不放在心上。謝簫揚補充,“空自知”好像覺得他什麽都知道,又什麽都不知道,寫出了他仿佛看穿壹切的心理狀態。我們再順勢思考,就會明白,這其實就是壹種向內而求的自我修行啊!煒彬說,“夜靜春山空”具有禪意,在空空虛無的境界裏感受萬物,感受自我。與孩兒們壹起總結:“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充滿禪意,隨意而行,沒有方向,走到流水的盡頭,依然從容,索性坐下來,仰看流雲,閑適自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充滿禪意,花開花落,都屬於天籟之音,唯有心真正“閑”下來,放下對世俗雜念的執著迷戀,才能將個人的精神提升到壹個“空”的境界。
第三個主問題:“三讀王摩詰,品詩意之趣”。首先讓孩子們用壹個字來概括王維的詩風,並說說理由。徐舟揚說,王維的詩很“仙”,他好像是壹個世外仙人,所寫的詩句就像天籟之音,很有仙氣;陳國棟說,王維的詩很“高”,他的詩很高明,很自然,他就像壹個高人,坐看流雲;胡宸愷說,王維的詩很“空”,很有禪意;施錦琛說,王維的詩很“靜”,他的詩都是動靜結合。曹軒綺說,他骨子裏信佛,詩句裏有壹種禪意的靜,即使是動,也是為了寫靜;鄭義博說,“虛”,王維寫的詩好像很虛幻,筆下的詩似乎有壹種不真實的美,在壹種虛空裏使人的內心安靜。孩兒們的發言精彩紛呈,最後與他們總結:“王維的詩在於“靜”,靜在“時鳴春澗中”的安然;王維的詩在於“空”,空在“勝事空自知”的恬淡;王維的詩在於“閑”,閑在“坐看雲起時”的隨緣;王維的詩在於“貴”,貴在“人閑桂花落”的優雅。”
第四個主問題:“四讀王摩詰,思人格之態”,出示王維的經歷,以及我的下水文章《虛靜高貴王摩詰》,引導孩兒們最後深入體察王維的品格與氣度。孩兒們說,王維是壹個很有貴族氣質的人,王維是壹個風度翩翩的人,王維是壹個骨子裏就虛靜的人。最後與孩兒們壹起總結:王維不爭風月,壹生淡然,卻在淡然中吸引著每個靠近他的人,凝聚著大唐註視的目光;王維閑適淡雅,他自己就是壹幅水墨畫,明月朗朗,泉流潺潺;王維虛靜高貴,似壹闕清揚的洞簫,入耳經心,別有氣度;王維如玉溫潤,不驚不懼,不憂不喜,攜壹幅畫卷篤立在大唐風月之下。難怪閆紅沒說嫁人要嫁王摩詰,而是說要做王維身邊的女侍,他的高貴氣度讓人望而卻步啊!
同學們,動若脫兔,靜若處子。動若能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昂揚,靜能讓我們的人生充滿篤定,妳們最好的人生坐標,是動得起來,靜得下來,動靜結合,方為大境,方為大用!課堂的落點落在動與靜的人生追求之上,是希望孩子們能在活潑靈動之余迅速安靜,靜中思考,靜中悟道。感謝王維,帶給我們的課堂啟示與生命感悟!
如何打通語文課堂的語用與人文關節,君師傅的青春語文將活法與教法聯系起來,將語文課堂與生命了悟緊緊關聯,語用與人文不再割裂,這樣的課堂大境,吾願壹生求之。這節王維群詩的整合課,便是壹次嘗試與實踐,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