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驗詩人對家鄉和祖國的眷戀,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
2.掌握詩歌的寫法,借物抒情,托物言誌。
3.培養讀詩和寫詩的興趣。
學習指導流程:
壹、知識鞏固:(找資料了解以下內容)
1.了解作者席慕蓉和紀賢以及他們的寫作背景。
2.了解長城和槐花的知識和文學作品。
二、預覽檢測:
1,下面補充壹些文字。
傳()謠()蹲()
山頂()燒起來了()它是野生的()
2.區分下列相似字,並做註音和組詞。
壹個謠言()原諒()懷()
以()為恥。
三、自我發現:(預習過程中記錄有疑問的內容)
四、自主學習:(結合自己的理解,思考以下問題)
1.第壹首詩說什麽?
2.為什麽第壹首詩以“智利”、“陰山”、“黃河”等地名抒情?
3.第二首詩說了什麽?
4.槐葉有什麽作用?
動詞 (verb的縮寫)合作探索:
長城歌謠
席慕蓉
1,壹起看第壹節:妳從簡單樸素的文字中讀出了什麽?妳怎麽想呢?
2.在詩人客觀呈現了長城的歷史風貌後,詩人是如何寫古長城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的?
3.壹起讀第三節,討論如何用語氣去感受作者強烈的鄉愁。
4.集體背誦這首詩,總結這首詩的寫作方法。
槐葉
紀賢
1,壹起看完之後討論壹下這首詩的線索。
2.為什麽作者在“壹片槐葉”前加了壹個很復雜的修飾語?
3.為什麽這片槐樹葉會在詩人心中引起如此強烈的反應?
4.想想吧。詩人最後是如何加深感情的?
5.集體背誦這首詩,進壹步總結這首詩的寫作方法。
六、自我提問:
七、人格知覺(總結):
八、遷移培訓:
1.讀席慕蓉的《鄉愁》,進壹步了解她的鄉愁。
2.讀壹讀嵇賢的《在大地上行走》,了解更多詩人的寫作風格,開闊自己的視野。
九、作業的層次
1.收藏妳最喜歡的席慕蓉的詩。
2.寫壹首抒情詩。
扶手
懷舊和行走在地球上
席慕容極限
故鄉的歌,是走在大地上的清遠笛子。
總是在月夜獨自鳴響,
家鄉的面貌是壹種模糊的失望。我舉起我的黑色手杖。
就像在霧中揮手,重重的離開。
在又硬又冷的外殼上,
離別後讓住在那裏的人
鄉愁是沒有年輪的樹,輕微的聲音都能聽見。
永遠不會變老,所以我感覺到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