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除夕,家家戶戶都要在庭院前用大塊的煤建壹座塔,稱為旺火,以求吉祥,祝賀壹年到頭的興旺。裏面放了柴火,上面寫了壹個大大的紅紙條“精神沖天”。午夜,鞭炮齊鳴時,點燃旺火。點燃後,火焰從無數小孔中噴出,宛如壹幅漂浮的畫面,既禦寒又壯觀。
大人小孩聚成壹圈,有的做遊戲,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會來取暖,以求“壹飛沖天”。孩子們也可以在街上走來走去,觀察評論火的大小,誰的火大誰的旺,誰的精神就強。正如清代《大同縣誌》所言:“大年初壹,家家砍柴壘壘,狀如小浮圖。”及時送過來,叫旺火,是省城達達火的意思。
大同人在婚禮、葬禮、圓鎖和開業典禮上吃壹種食物,即炸糕。蛋糕,寓意是:高升富貴,高品位,高官厚祿。這都是與高有關的美好祝願。蛋糕是最精致的食物。只有主人覺得妳是VIP,尊貴的客人才會給妳做炸糕。
二月二,龍擡頭,這是大同主要的民俗之壹。
大同農歷二月初二,壹大早,各家各戶按照當年治水的龍錢數,把錢放進茶壺裏。所謂治水龍錢數,是指農歷正月初壹,即用多少條龍來治水;然後,就是用治水龍的錢來預測壹年的好壞。
每家每戶都提著鍋從井裏打水,灌滿後灑上,停在家門口,把剩下的水和錢壹起倒進水缸裏。這叫“招龍錢”。中午家家戶戶吃面條或土豆粉條,稱為“挑龍尾”。這壹天,男女老少都要修剪頭發,稱之為“龍擡頭”。
大同習俗之壹,生育習俗
在大同地區,嬰兒出生後,爺爺奶奶必須給剛出生的嬰兒送衣服、被褥、枕頭、鞋襪。當孩子出生12天時,親戚朋友中的女性會前來看望孩子的母親,這就是所謂的“打聽”。給產婦帶點紅糖、掛面、糕點之類的禮物表示慰問是很有必要的。產婦家裏也要有便餐招待客人。
分娩期間,禁止外人進入產房,尤其禁止其他家庭的男性進入產房。為了防止任何人擅入,門上掛了壹條紅布條,表示家裏有產婦,外人禁止入內。滿月前,寶寶的父母或其他長輩要給寶寶起個名字。起初,它應該有壹個“寶寶名”,也叫“小名”,應該叫而不用姓。
過幾天會給壹個新名字,也叫“官名”,跟姓掛鉤,以後登記戶口,上學用。寶寶出生後壹個月,父母要給它“滿月”,百日當“百日”,壹周年當生日。在慶祝“滿月”、“百歲”和生日時,父母的親朋好友要帶禮物來慶賀,同時設宴招待客人。
現在獨生子女人數最多。嬰兒們會隆重慶祝他們的“滿月”、“百歲”和生日,有些甚至會宴請賓客。孩子到了12歲,就要慶祝了,叫“圓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