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名勝古跡詩的翻譯與註釋翻譯(四)劉備出兵攻吳,駐守三峽,但兵敗歸來,死於永安宮。昔日青石板飄揚空山茫茫,永安宮湮滅於此野寺。在古老的寺廟裏,杉樹上的水鶴築巢,節日期間仍舉行盛大的祭祀。丞相廟在前王廟附近,君主和臣民共享禮儀和祭祀。
註蜀主:指劉備。永安宮:在今四川省奉節縣。野寺:原註臥龍寺,寺在拱東。拉夫:這是壹個雨天和第十二個月。意思是村民每個節氣都要去祭祀。
五首懷古詩第四創作背景這組詩是壹首懷古然後懷古自己的作品。唐宗大歷元年(766),作者從夔州到江陵,先後遊覽了宋玉齋、庾信古宅、昭君村、永安宮、朱仙廟、武侯祠等名勝古跡。他對古代的人才、國色、英雄、名臉深懷敬意,寫了《古跡詩五首》抒發情懷。
五首名勝古跡詩賞析第四首詩是關於劉備在白蒂的永安宮。詩人歌頌了三國時期劉備與諸葛亮的親密關系,也表達了自己的抱負沒有得到重用的悲哀。
作者用翁曄祭祀劉備,諸葛亮,君臣鄉裏來襯托廢墟。這首詩首先敘述了劉備進擊吳棟失敗,死在永安宮,然後感嘆劉備復辟漢室的大業從此壹蹶不振。當年,崔琦的記述只能在空山的想象中找到,玉宮虛無縹緲,松樹棲水鶴。歌頌劉備生前的事業,感嘆他還沒完就離開神社在人間的淒涼景象。最後,他贊美了千百年來人們崇拜的劉備,諸葛亮,表達了無限的敬意和感動。
這首詩通過對祠堂和武侯祠附近的描寫,歌頌了劉備和諸葛亮的遭遇和同心同德,蘊含著作者本人在事上被排斥,政治理想無法實現,抱負無法施展的感慨。在藝術描寫上與前幾部有所不同。全詩平實自然,景物意象清晰,以吟詠古跡為主,寓意詠懷。
詩歌:五首關於歷史遺跡的詩歌。四首詩作者:唐杜甫的詩分類:300首唐詩,懷舊和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