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赴英國留學,成為劍橋大學特長生,學習政治經濟學。在劍橋的兩年,我深受西方教育和歐美浪漫唯美詩人的影響。奠定了他浪漫的詩歌風格。新月社成立於1923。北京大學教授從65438到0924。1926光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前身)、大夏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前身)、南京中央大學(1949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
1930從上海和南京辭職。在胡適之的邀請下,他被重新任命為北京大學教授和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死於飛機失事。代表作有《告別劍橋》、《寒玉夜》等。
擴展數據
徐誌摩是曾經活躍在中國文壇並頗具影響力的作家。他的世界觀沒有主導意識形態,或者說他是壹個超越階級的“無黨派詩人”。他的思想、創作的面貌和發展趨勢都表明他是壹個資產階級詩人。其思想的發展變化和創作前後期的不同情況,與當時的社會歷史特點有關。
徐石的詩歌清新自然,節奏和諧,比喻新穎,想象豐富,意境優美,思想高雅,富於變化,在藝術形式上追求規整華麗,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他的散文也自成壹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我解剖》《想飛》《我所知的劍橋》《玉山居聊》都是傳世佳作。
人們看徐誌摩和他的作品,總會聯想到新月派。他們視他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稱他為新月派的“領袖”。這是因為新月派的形成和消亡都與他密切相關,他參與了新月派的整個活動。他的作品反映了新月派的鮮明特點。從新月社成立到逐漸形成壹個文學流派——新月派,大約用了十年的時間,徐誌摩在其中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他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有壹定的影響,為新詩的發展做了各種實驗和探索。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獨特的風格和壹定的藝術技巧。從新月社的建立到新月派的形成及其主要活動(特別是在文學方面),他確實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對新詩的發展起到了壹定的推動和影響作用。但他們過分追求形式和格律,走上了歧途,特別是徐誌摩後期的思想和創作出現了危機。
百度百科-徐誌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