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是人類精神勞動產生的高雅的文學奇跡;酒是人類物質生產的精華。在中國,自古以來,詩與酒就交織在壹起,結下了不解之緣,從而形成了中國特有的“中國詩酒文化”。
在中國文化的漫長發展過程中,詩歌伴隨著文學而出現,而其他文學樣式尚處於萌芽階段,詩歌在人們的精神勞動中脫穎而出。詩歌是總結生活、凝結語言、凝結真情、內涵豐富、旋律優美的文學樣式。她為時代的脈搏跳動,是人們精神世界最敏銳的觸手。總的來說,詩歌是人類進入文明的標誌。在人類精神和文化藝術領域,她對哲學、道德、文學、美學進行了廣泛而深遠的探索,從中凝練出詩歌的真諦。
廣義的詩歌被人們視為至高無上的審美代名詞。比如說到古代燦爛的文化,壹般都叫詩;說到每個民族和國家的輝煌歷史,那叫史詩。推而廣之,贊美大自然中的山川,讓事物、境界、語言、道德、情操都被冠以詩意。
酒是壹種有機化合物。含糖物質在酶的作用下轉化為酒精,再與其他物質勾兌,就成了各種香型的酒。大自然不停運轉,某種物質因溫度、濕度、光照等天氣條件適合演化規律而自然產生酒。中國早年有“猿猴釀酒”的傳說。無獨有偶,法國也有鳥類釀酒的傳說。這就證明了酒存在於自然界的物質世界中,由於各種條件滿足了必然性,酒就出現了。受自然規律的啟發,人類發現葡萄酒,然後有意識地釀造葡萄酒,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關於酒在中國的出現,最早有記載的文字是“夷地釀酒”和“杜康釀酒”。從歷史年代來看,夷狄在先,據說是舜之女,與禹同時代,而杜康是西周以後的春秋。然而,在中國龍山文化遺址中已出土了瓶、罐、杯、筏等形狀簡單的新石器時代酒器。在Xi安半坡村遺址出土的陶器中,我們發現了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壹元”陶罐,距今約7000年。山東大汶口遺址也出土了大量盛酒的瓶、罐、杯、碗等陶器。這證明,早在4000年前的夷地時代,中國不僅有酒和酒器,而且廣泛飲酒。
自古以來,在中國,詩和酒是交融在壹起的。古代帝王祭祀山川、祖先、舉行宮廷儀式,都要敬酒吟詩;唐代鄉試飲酒時朗誦《鹿鳴》詩,稱為“明路宴”。從宮廷到民間,酒和詩不僅是人們物質生活的需要,也是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
古代飲酒吟詩很講究禮儀。詩經裏的?《客初之宴》壹文中有:“飲酒是使禮之良方”(飲酒是壹種美好的享受,應保持優雅的儀態)。
古往今來,在中國詩酒文化的形成過程中,湧現出許多傳誦至今的故事。到了魏晉時期,曹操的“飲酒為歌,人生幾何”“杜康為唯壹解”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句。東晉詩人陶淵明寫的詩,有壹半是談酒的,比如“試思百感而忘天”。
到了唐代,詩歌興盛,詩人嗜酒如命。詩人李白是第壹個代表人物,其中“李白鬥酒詩壹百首”成為詩酒交融的名句。“渴酒如饑天”的杜甫在《飲酒》《八仙歌》中生動地描寫了李白,這是許多詩人的畫像:“李白有數百首鬥酒詩,到長安壹家酒樓去睡,天子召之不上船,自稱酒仙”。詩人在《入酒》中唱道:“呵,讓壹個有精神的人到他喜歡的地方去冒險,不要把他的金杯空對著月亮!";在《飲酒問月》中,我唱到“只願當歌對酒,月色照金瓶”。杜甫的酒歌絕唱聞名於世。何、孟浩然、王昌齡、白居易、劉禹錫、元稹、李商隱、皮日休等。從唐代詩人的醉酒和詩歌的繁榮,可以看出詩酒交融的盛況。
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寫於他微醉之時。無獨有偶,北宋詩人蘇東坡中秋節在山東密州(今諸城)飲酒。他在微醉的時候,詩情滿懷,寫下了豪邁悲涼的歌曲《水調》:“明月幾時有?向天空要酒...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壹件古老而艱難的事情。但願人長久,千裏美不勝收。”
南宋詩人陸遊曾感慨地吟誦:“百歲歸酒半年,事業稍有詩意”。中國是壹個向往古老文化的國家。我們可以從詩酒之海留下的史料中窺見壹斑。筆者與艾青同誌共同探討了獨具中國特色的詩意酒文化的形成。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詩的形成與酒的出現是結合在壹起的,詩酒沖擊的燦爛火花壹直閃耀在詩酒文化的長卷上。
中國詩酒文化逐漸發展成為壹個獨立的文化體系。縱觀詩歌和酒文化的發展史,醉詩是美的,是醉的;詩借酒興,酒借詩香。詩與酒相映成趣,形成了燦爛的文明景觀。
詩人艾青將詩與酒的交融比喻為“詩與酒的聯姻源遠流長”。
詩人賀敬之稱贊詩與酒的交融是“詩如酒,酒如詩”。
詩人呂遠把詩和酒的含義引申到彼岸,說“詩是水中的酒,酒是文中的詩”。
從古至今,關於詩酒交融、詩酒聯姻的奇聞軼事廣為人知,作為佳話流傳下來,豐富和美化了人們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