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魯戲曲風格的發展歷程,總的來說,還會發現其變化的軌跡。60年代以前,魯劇的風格和時代審美還是同步的;80年代開始出現斷檔現象。
建國前,魯戲處於自生自滅的艱難環境中。藝術粗糙,藝術風格表現出更多的劣質特征。魯劇風格的質樸與溫柔,蘊含著強烈的悲涼與無望的因子,本質上是農民內心的回聲。很符合農民在貧困年代醞釀的壓抑的精神情緒。農民群眾熱愛魯劇,有壹種難以相見的親切感,有壹種釋放感情的娛樂感。這是魯戲在建國前雖然藝術質量低下,但仍受到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民群眾喜愛的根本原因。況且,當年窮鄉僻壤文化生活極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魯戲隊伍由專業、半專業的分散狀態,轉變為有組織、規範化的隊伍。廬劇演出的定位由原來的農村轉向城鄉並舉,服務對象大大拓寬。觀眾構成的變化和社會物質文化的進步,使大眾的文化審美躍上了壹個新的臺階,對魯劇也有了很高的期待。
魯戲不負時代的厚望。在新老魯劇藝人的共同努力下,魯劇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特別是現代魯劇的創作勢頭強勁,成就顯著,極大地改變了魯劇的風格。風格上有壹種新鮮感,風格中柔中有剛的因素被豐富。風格中的苦澀不再隨著迷茫無望的氛圍而無止境。魯劇的質樸、溫婉,由原來的質樸、柔弱,趨向於豐富、清新。
魯戲風格的豐滿得益於並順應了時代的變化。50-60年代,新生的中國欣欣向榮,社會風氣純凈,人民道德精神淳樸。正是這種籠罩著整個社會的精神風貌,促使了魯劇風格的轉變,同時又接受了魯劇風格的高雅。這壹時期,魯戲風靡全國,其風格與時代精神的契合是壹個重要因素。
“文革”期間,只有地方劇種被賦予了模仿和表演的權利,魯劇的風格處於被隨意塑造的狀態。
新時期以後,魯戲與其他劇種壹起復興。這壹時期本應是魯戲復興和發展的契機。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我省的魯劇進步太重。雖然創作了很多新劇,但整體提升並不大。與曾經是地方劇種中的領頭雁的越劇、黃梅戲、豫劇相比,落後了幾步。甚至新興的新戲,如龍江戲、墾戲、胡美戲,都在推我。魯的戲劇在多姿多彩的戲劇世界中是粗糙的,在觀眾的審美印象中,魯的戲劇就像壹張泛黃的舊劇照,透著壹種陳舊的氣息。魯戲風格雖不失地方特色,但其特點是空、俗、矯揉造作。魯戲的風格經過藝術升華後,缺少了壹些美感和詩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