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被認為是中國詩歌發展的源頭。它對後來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代壹般用來指文學,在文壇上做領袖或在某方面領先的叫帶路。俗語常指行為輕浮,放蕩不羈。
1,詩經
《詩經》是我國漢代文學史上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又稱詩賦三百首。它收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時期約500年間的305首詩。
內容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風》是壹首地方民歌,有15個民族風格,160首歌曲。“雅”主要是宮廷音樂歌曲,分雅俗,105篇;《頌》主要是祠堂樂歌,有40首。
2.南方之歌
楚辭是戰國時期屈原創造的壹種文體,其他代表有宋玉等。《楚辭》是中國第壹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其中包括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政治抒情詩——屈原的名作《離騷》。
擴展數據
《詩經》和《楚辭》對後世的影響: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飲,甚至天象、地貌、動植物。它是周朝社會生活的壹面鏡子。
它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詩歌的優良傳統,哺育了壹代又壹代詩人,形成了中國詩歌藝術的民族特色。
楚辭的壹些作品有時被稱為“楚辭體”或“騷體”,因為它們模仿了楚辭的風格。《騷》因作品之壹《離騷》而得名,所以“後人可能稱之為騷”,而《詩經》因十五國風而被稱為“風”,分別是中國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鼻祖。
《楚辭》發展了詩歌的形式,吸收了神話的浪漫精神,開辟了中國文學浪漫主義的道路,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
百度百科-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