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唐代以前寫的詩就壹定是古詩嗎?

唐代以前寫的詩就壹定是古詩嗎?

所謂近體詩,是格律詩和絕句的總稱。至於lz說格式符合現代詩,除了字數和句子數,格律也要符合。這樣的例子很少。比如齊梁時期的很多宮體詩、山水詩,正好符合現代詩的所有要求,但沒必要算作現代詩。首先,要搞清楚什麽是現代詩。繼周青揭示了漢語音韻規律之後,沈約提出了“四聲八病”,啟發了後世詩人。唐代的律詩和絕句是這壹詩歌潮流的產物。近體詩和古體詩是唐代用來區分是否嚴格按照韻律書寫的詩歌,是唐代才形成的,所以說唐代以前沒有近體詩顯然是正確的。Lz說“七步詩”符合格式,但現代詩概念不明。所謂格式,前面說過,不僅受字數和句子的限制,還受音律的限制。當然,這首詩不是現代詩,甚至連現代詩都不算。《七步詩》還有壹個版本,說“煮豆作湯,發酵豆作汁。”。簸箕在釜下燒,豆子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為何急著互炒?“是五言六句,我們背的也不是後人改編的。這首詩有很多故事,不管是哪個版本,都不是現代詩。此外,南朝出現的詩歌與現代詩歌的規則不謀而合也不是巧合。中國文學和中國詩歌發展到壹定程度是必然現象,文學追求音韻美是符合規律的。總之,唐代及以後的詩人能寫古典詩詞,古人寫不出現代詩詞。即使有些作品符合現代詩的規律,也只是個別現象。記得小時候看過壹個笑話。唐朝有個秀才去鄉試,寫了壹句“名山大寶多”。他的同學都嘲笑他,說他寫了五個字就壞了規矩,他卻說謝靈運有壹句詩“春草長在塘裏”。如果我有偏見,我就違反了規則。這個笑話不壹定是真的,但是妳可以知道,南朝對詩歌寫作沒有成熟嚴格的限制,而唐朝就不壹樣了。沈約提出“四聲八病”,連他自己的詩都觀察不到。嚴格來說,唐詩的格律直到中唐才成熟。五言絕句和格律詩的成熟度是很容易記住的。李白、王昌齡是七言詩大家,杜甫規範了格律詩的創作。我想說這個應該是比較完整的了。這些都是文學史常識,可以找壹套文學史,從魏晉到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