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如何評價諸葛亮?

如何評價諸葛亮?

思考:根據諸葛亮的生平事跡,並結合自己的觀點進行闡述。

諸葛亮自古以來就被人們廣為評論,深受人們喜愛。他年輕時輔佐實力弱小的劉備,忠心耿耿地為蜀國的發展獻計獻策。許多人欽佩他的聰明和忠誠。

小時候聽過關於諸葛亮的故事,也看過壹些三國演義的電視劇。所以諸葛亮在我心中永遠是神秘的,高超的,無所不能的。他是個神奇的人,隱居深山,與外界沒有任何聯系,但他熟悉當時的情況,對外界了如指掌。面對劉備的提問,他對時局分析的相當透徹,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是那麽透徹和全面。

此外,他還對與曹操、孫權的關系做了非常微妙的分析。最後,最重要的戰略是把荊州作為蜀國的疆域,對荊州的地理環境和人文關系進行了細致的分析。

諸葛亮作為軍事家,也得到了歷代軍事家的高度認可。諸葛亮死後,司馬懿見到諸葛亮的陣營,稱贊他是“天下奇才”。

唐太宗和李靖在《唐太宗與李衛國的問題》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和八陣圖,並給予極高的評價,並表明陳壽在《三國誌》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史家知兵,而不能據實”在唐代,諸葛亮還被選為武廟十哲之壹,與張亮、韓信、白起等歷代九大軍事家享有同等地位。

諸葛亮還寫了很多軍事著作,如《南征》《北伐》《北伐》,為我國軍界做出了壹定的貢獻。諸葛亮在技術發明上也表現出靈巧,比如改進了弩。諸葛亮還演繹了兵法,制作了八陣圖,至今仍受到唐朝大將李靖的推崇。

諸葛亮的聰明智慧不可估量。人們壹提到他,首先會想到他的聰明絕招和詭計。它是智慧的化身。諸葛亮設空城計,退守司馬懿軍隊,實施心理戰,借草船之箭,實際上是從敵人那裏獲得作戰工具。看似不容易做到,但在他的策略中卻做到如此容易。這些策略非常奇特,出人意料,在危機時刻幫了蜀國大忙,壹次次挽救危機。

可以說,沒有諸葛亮,蜀國絕不會立足天下,與魏國、吳國相抗衡。諸葛亮也是壹個非常忠誠的人。劉備在世的時候,壹心出謀劃策。劉備去世後,他耐心地幫助劉禪,並致力於他已故的主人的死亡。然而,劉禪不稱職,不關心國家大事。諸葛亮沒有篡位背叛,而是去了其他強國,更努力地為劉禪出謀劃策。

《壹個老師的榜樣》這篇文章更是發自肺腑,感人至深,正義凜然。這壹切都取決於對已故領主的感激和懷念。但我認為,諸葛亮雖然接受了先主劉備的遺誌,但蜀國不如當時,再怎麽調整也不可能打敗曹操。他已故的主人太虛弱了。或許,他太註重忠誠,堅守誓言,竭盡全力去做壹些永遠不會有結果的事。

可惜他最後還是死在了行軍途中。如果諸葛亮早點識破拖延的枷鎖,就不會活得這麽累了。他可以隱居山林,安度晚年。成為隱士。諸葛亮的壹生充滿了傳奇,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的啟示和困惑。但是,他的聰明和忠誠將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將被千古傳誦,永不磨滅。

諸葛亮相關發明:

諸葛亮在四川深得民心,四川很多地方的居民直到近代還有穿白布的習慣。據說,這是諸葛亮戴孝,持續了1000多年。

高澄的《濟源事》中記載,諸葛亮在南方招兵時,無法渡河。孟獲說這是邪魔,只要祭了頭和牲畜,就風平浪靜了。但諸葛亮覺得用人頭太殘忍,就用面粉搓人頭,拌上牛、羊等肉來代替,取名饅頭。

此外,相傳諸葛亮作為軍事統帥,為解決糧食問題,向百姓詢問了當時名為“滿靜”的野菜種植方法,命令士兵開始種植滿靜,以補充軍糧。後人把這道菜叫做諸葛菜。

傳說諸葛亮還有壹個兒子諸葛懷,壹個女兒諸葛。晉朝時,漢朝名臣的後代被招到北京工作,諸葛懷拒絕,自食其力,死在家中。而諸葛國,據說在成都西南,乘煙觀修行,升天了。

過去,山區的居民習慣於播報新聞和施放孔明燈籠。相傳是諸葛亮傳下來的。還說諸葛亮南征時發明了壹種銅鼓,叫諸葛鼓,白天可以做飯,晚上敲起來當警鐘。

但也有很多成語,比如“事後才知道”,意思是等到事後才發表各種言論,認為自己是先知;還有“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意思是形容集體智慧的偉大。

在雲南(三國南部的土地),佤族中有壹個傳說,諸葛亮曾經教他們的祖先建造房屋和編織竹筏。根據戴的傳說,當地佛教寺廟大廳的屋頂是仿照諸葛亮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