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品》說曹植的詩“氣度極高,采華懋之言,感雅怨,寫得有格調”,評價很高。
他的詩既有《詩經》的飄逸,又有《楚辭》的深邃。它既反映了漢樂府的現實,又具有《古詩十九首》的情調,別具壹格。
在他的詩歌中,有大量的詩歌使用了對女性的思考、對女性的拋棄和對美的描寫。他經常把自己比作壹個思念丈夫的想家的女人,或者壹個被拋棄的女人,有時還把自己比作壹個美女。為什麽?
香草美人常用來比喻君子,並非始於曹植。屈原也常以美人比人,“美人雕零”出自屈原。美人有時也指君主,說明文人想得到美人的寵愛,即獲得君主的欣賞。然而,在這裏,情況並非完全如此。
美女可以比喻有才華有德行的君子,希望得到賢明君子的寵愛。如果妳沒有遇到壹個有智慧的君子,妳是有才華的,是不願意屈服的。而曹植則將美比作自己。
曹植的比喻表明,他認為自己是壹個有才能的君子,想得到賢明君主的賞識,顯示自己的家國之誌。
這往往表現在他的敘事詩中,如他的雜詩,願報效國家,征服吳國。但在現實中,他雖然野心勃勃,卻並不滿足,反而處處碰壁。“我希望有壹個輕型經濟,但我遺憾的是沒有方舟。”沒有辦法報效國家,只能嘆息!
在多次失敗後,曹植也從壹個美人變成了壹個想家的女人,渴望君主回心轉意。我不能期待,但是我覺得我老婆已經變成了壹個被拋棄的老婆。
感謝閱讀,喜歡可以關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