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用它來尋找光明。
全詩只有兩句話,詩中的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現象:夜、眼、光。正因為如此,這首詩才有了深思的魅力。兩個新穎的組合,看似矛盾的轉折,卻蘊含著奇妙的理性。
《壹代》是1979年,默默無聞的詩人顧城在北京寫的壹首詩。這首詩是新時期朦朧詩的代表作品之壹,廣為流傳。它表達了壹代人的心聲,也寄托了壹代人的理想和抱負——對“夜”後“光”的頑強渴望和執著追求。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寫作時間
這首詩寫於1979年4月,發表於《星辰》第三期1980,後收入作者詩集《黑眼睛》。文化背景
西班牙詩人洛爾卡在《西班牙憲警歌謠》這首詩中寫道:“在這白金之夜,黑夜把黑夜熏黑了。”作者顧城可能是受了這首詩的影響而寫的。
時間背景
從作者的人生歷程來看,“文化大革命”是顧城寫這首詩的背景。雖然文革的政治運動早已淡去,但在經歷過的人心中,“文革”仍然是壹個持續的過程,這種狀態壹直持續到80年代初。
全詩只有兩句話,詩中的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現象:夜、眼、光。正因為如此,這首詩才有了深思的魅力。兩個新穎的組合,看似矛盾的轉折,卻蘊含著奇妙的理性。
這種矛盾的邏輯正是這兩首短詩的精髓。這個矛盾在兩個層面上。
第壹個層面是詩歌整體的意象呈現與它們在人們日常經驗中的呈現是相悖的。這主要是著眼於眼睛的形象。在茫茫黑暗中,眼睛是唯壹的光。在人們的經驗中,眼睛永遠是透明的象征。然而,詩中的眼睛是“黑眼睛”
。這是詩人心中的感受,也是詩人深刻的反思。這種感覺是撕心裂肺的痛,是日積月累的壹種積累。這種反思是沈重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的恐懼。而這些都指向了“暗夜”——那個時代的背景。
第二個層次的矛盾是詩歌的內在矛盾。這主要集中在“光”的形象上。在這樣壹個時代,這樣壹個環境,這樣壹個深沈的夜晚,詩人應該尋找光明。
詩人用他的黑眼睛尋找光明。這是詩人用來反抗黑夜的號角。這個層面也是這首詩的主題:詩人不僅要反思黑暗的過去,傾訴心中的痛苦,還要尋找。
顧城(1956-1993),男,祖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出生於北京壹個詩人之家。他是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譽為當代“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寓言詩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他那壹代人的那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了中國新詩的經典句子。
顧城17歲開始寫作生涯,給各種報刊雜誌投稿。1987年開始前往歐洲進行文化交流。1988年隱居新西蘭激流島,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1993,10年10月8日,他用斧子砍死了妻子謝燁,並在壹棵大樹下上吊自殺。謝燁後來去世了。
1987之後是他詩歌創作的後期。出國後,顧城幾乎不再臨摹詩歌,他越來越覺得寫詩對他來說是最基本、最純粹的自然生命現象。
他的詩可以寫在任何地方,舊報紙和廢紙上。他本人在德國1992說過,“我在島上寫得很好,有空就寫,總覺得”,“但是留著也沒關系,也沒地方放”。他曾說,他的詩十有八九是“寫出來就丟了”。
詩人認為這壹時期的作品是他最好的、最富感情的作品。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他完全處於壹種“無我”的狀態,完全獨立於時代,追隨夢想、思想、靈感。詩意的語言和它的意象有壹種破碎的美,從表象上看似乎又回到了剛開始寫詩的狀態,但少年時的他正在構建壹個童話世界。現在,他正在建立壹個童話世界。
但無論如何上演,童話之美貫穿了他的整個創作,這是我們在閱讀分析顧城的作品時無法割舍的。即使到了後來,他還是用孩子的眼光看這個世界,但那時候他已經有了壹個成年人的身體和壹顆沈重的心。他對童話之美的追求從未改變,甚至成年後還癡迷於在壹個小島上建造自己的烏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