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夠帶著感情讀詩,想象詩歌所描述的意境,感受童年的幸福生活和美好願望。
2.認識這節課的生詞,背誦妳喜歡的詩歌。有興趣的話,試著寫壹首兒童詩。
學習重點
想象詩歌中描寫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表達的感情。
班級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壹,引入談話
1請回憶童年有趣的事,講給大家聽,壹起分享快樂。
童年是壹幅畫,畫中有豐富多彩的生活,童年是壹場夢,畫中有我們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們將學習9首兒童詩歌(板書),分享童年的快樂。
2.大聲朗讀課文。
二,朗讀的感受,體驗意境
1,指導“我要”的學習
(1)朗讀詩歌,想象我的欲望。
(1)讀詩,說說“我”這麽多願望,哪壹個最讓妳著迷?
(2)默讀最讓妳著迷的欲望,想象那是怎樣的場景?
妳似乎看到了什麽?
妳感覺如何?比如“領陽光”是什麽感覺?當柳絮和蒲公英是什麽感覺,飛啊,飛啊?
(3)感性的閱讀是最讓妳著迷的欲望。
(2)想象壹下,“我”是在什麽情況下產生這些美好的願望的?具體說說。
當春暖花開的時候,坐在綠色的草地上...
◇在陽光和春風中起舞...
……
(3)帶著感情讀詩。
2.指導童年水墨畫的學習
(1)大聲朗讀詩歌,用眼睛想象詩歌所描述的畫面。妳印象最深的是什麽?
(1)在街上靜靜地讀《水滸傳》。
②魚抓到了,魚在草地上跳躍。
(3)在河上打壹場水仗。
……
(2)仔細閱讀相關詩詞,體會其中的快樂。
(3)帶著感情讀詩,體會童年的美好。
第三,比較閱讀,理解詩歌
1.反復讀兩個孩子的詩。比較:這兩個孩子的詩有什麽不同?
2.在充分閱讀和思考的基礎上,分組討論。
3.課堂交流和隨機指導。
(1)我覺得是壹首詩,童年水墨畫是壹組詩。
引導學生註意不同之處:組詩有字幕;每首詩都以不同的方式寫成...
(2)“我想”押韻,但“童年水墨畫”不押韻。
引導學生大聲朗讀這兩首詩,理解押韻和不押韻的區別,理解兒童詩歌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
(3)“我要”描述的是“我”的壹些美好願望,“童年水墨畫”描述的是童年的生活和學習場景。
(1)說說“我想”描述了“我”的什麽願望?
◇“我想把我的小手放在桃枝上”
◇“我想把腳放在柳樹根上。”
我想把我的眼睛放在風箏上。
……
②說說《童年水墨畫》中描寫的學習生活場景。
在街上看書
在溪邊釣魚
在河上遊泳
(3)讀詩,體會描寫的願望和場景。
第四,讀詩,感受語言
1.自由閱讀詩歌,畫出妳認為最特別的句子。
(1)“捧著千縷陽光,/悠悠,悠悠/悠悠唱春日”
(2)“突然人影砰的壹聲斷了,/魚和笑聲在草地上跳躍。”
(3)“太陽從腳趾爬到膝蓋,/想著‘黑旋風’水戰‘浪中白條’。”
……
2.這些詩有什麽特別之處?
(1)很迷人。
(2)語言中有圖。
……
3.閱讀或背誦這些詩歌。
動詞 (verb的縮寫)擴展和延伸
1.交換課前收集的兒童詩歌。
2.學習寫兒童詩
3.做兒童詩歌主題手抄報
1“我想”
壹個孩子有壹系列美妙的幻想:
"我想把我的小手放在桃樹枝上."
"我想把我的腳放在柳樹根上."
“我想把我的眼睛放在風箏上”
童年是美好而快樂的
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