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拜倫·雪萊·濟慈三位詩人之比較

拜倫·雪萊·濟慈三位詩人之比較

拜倫(1788-1824),壹個獨特而有才華的詩人,在風起雲湧的浪漫主義文壇上,是他手中的壹支筆。在民族解放如火如荼的政治舞臺上,他也是壹個身穿軍裝的堅強戰士,為民主自由而戰。拜倫年僅36歲,被評論家稱為19世紀初英國充滿激情諷刺現實社會的詩人。

珀西·比希·雪萊(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壹般譯為雪萊,是英國文學史上最有才華的抒情詩人之壹,更被譽為詩人中的詩人。他壹生知識面很廣,不僅是壹個柏拉圖主義者,還是壹個偉大的理想主義者。創作的詩歌是活潑積極的。

濟慈的第壹首詩是模仿斯潘塞,後來他寫了許多優秀的十四行詩。他的早期詩歌被收入1817年3月出版的第壹本詩集。次年,他根據古希臘神話寫成的《安迪米恩》問世。全詩想象力豐富,色彩斑斕,結構宏大,充滿了對自由的渴望。

1818至1820是濟慈詩歌創作的鼎盛時期,他先後完成了《伊莎貝拉》、《聖辛亞飛的前夜》、《亥伯龍》等著名長詩,以及《夜鶯頌》、《古希臘翁頌》、《秋頌》等著名作品。

濟慈在詩歌方面才華橫溢,雪萊和拜倫也是如此。他的壹生只有25歲,但他的詩歌卻已享譽世界,被認為完美地體現了西方浪漫主義詩歌的特點,被視為歐洲浪漫主義運動的傑出代表。他主張“美即真,真即美”。他善於描寫自然景物和事物的表象,表現景物的色彩感和立體感,重視寫作技巧,追求語言的華麗,對後世抒情詩的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821年2月23日,他在羅馬去世,葬於英格蘭新教墓地,年僅25歲。.....如果日借年,很難預料他能有什麽成就。但公認的是,當他二十四歲就停止寫作時,他對詩壇的貢獻已經大大超過了同時代的喬叟、莎士比亞和彌爾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