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發展來源於勞動的吶喊,出現了二言詩、三言詩、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雜詩。詩風的變化壹路走來,風格的變化伴隨著復古與創新不斷重復。直到唐代,詩歌才出現了巨大的輝煌。唐代詩歌創作在文體、風格、審美上都達到了壹個高峰,是後世很多人難以超越的。於是,宋代很多詩人取了唐人的智慧,做出了很多在東方行之有效的作品,卻沒有多少創新之作。連魯迅都說好風景都是唐人寫的。後人很難寫出唐詩的風格,也很難達到唐人的高度。
但不能壹概而論。南宋詩人、詩論家劉克莊認為:以情、禮、義為基礎,以鳥獸草木為素材,風人之詩也。書本、事本、文人詩。?馮仁的這首詩,強調的是眼前的情景,句子優美,容易上口,對詩人的才華要求很高,這就是嚴羽在《蒼施瑯話》裏說的?詩歌還有其他天賦?。文人的詩則相反,含蓄深沈,句子不壹定優美,但含義卻壹波三折,這就需要作者多讀書,胸中含各種典故,才能下筆。從這壹點來說,宋代的文人詩遠遠優於唐代,而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的詩壹點也不差。
宋人為了突破詩歌格式的束縛,在屈子詞的基礎上進壹步創新,最終發展成為氣勢磅礴的宋詞,並且和唐詩壹樣,把詞的好曲調、好風光都窮盡了。這樣後人寫詞的空間就很小了。
詩歌也是如此。唐詩輝煌,宋詞不足以補唐詩,還有詞可以補。後人再寫詩能超越唐宋詩人嗎?肯定不是。但是,自從有了壹個無拘無束寫詩的偉人,大家都變得豪放了。我們可以弄幾首古詩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贊美,還可以親自自慰。如果不懂的人能得到幾句恭維和贊美,如果懂的人就笑不出來了。
人們讀古詩越多,越感到羞恥,越害怕去寫。敢寫的都是表演者,為了嘩眾取寵,還是別的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