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我愛上了榴蓮,隔三差五就買壹個,把我的錢包餓壞了。哎,沒辦法啊!不是榴蓮的錯,是貪吃的錯。
我既然是個饕餮之徒,自然會時不時的懷念榴蓮那種特殊的香味,但是我壹個人在幾百公裏之外讀書就不可能有那種運氣吃到了。媽媽自然知道女兒的心思,於是全家人吃榴蓮,享受天倫之樂。
榴蓮買回來,第壹個受不了他嘴饞的自然是他弟弟。他狼吞虎咽地吃了壹包榴蓮30秒後,只剩下了榴蓮仁,他難過地說:“要是榴蓮仁能吃就好了!”“然後在別人不註意的時候加個嘴,做個‘魚跳’,某人手裏的榴蓮就掉了壹半。當然,那麽“幸運”的事情也不會落到我頭上,父母承擔壹半。誰告訴我他們的保護意識沒有我強?但有時候我是“幸運”的。不是對弟弟的“潛水”,而是對蚊子的“飛蚊撲榴蓮”。兩指壹彈,蚊子不是死了嗎?死了有什麽用?我的榴蓮不止少了壹塊。”該死的蚊子!”我只能無奈地罵著蚊子的屍體。看到這樣的場景,爸媽開心的笑了,爸爸還會附上壹句:好的寫作題材。沒想到壹只蚊子就讓爸媽這麽開心。值了。微笑,笑了十年,能讓爸爸媽媽開心是做女兒最大的心願。壹點點榴蓮有什麽不好?
我想家了,想去上學。放假歸心似箭不就是為了感受家裏的歡樂嗎?壹顆小小的榴蓮給我家帶來了那麽多歡樂,就算我吃壹顆“臭烘烘”的假種皮,又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