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李白的詩具有強烈的浪漫色彩。
李白的詩有“筆落震風雨,詩泣鬼神”的藝術魅力。和很多大作家壹樣,李白的所有作品也包含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但就他的主導傾向而言,他是積極浪漫主義的集大成者。作為壹個浪漫主義者,雖然他也接受了《詩經》中現實主義的影響,但對他影響更深的是《楚辭》中屈原的作品。李白和屈原有著相似的政治理想和不幸遭遇,有著相同的不滿現實的叛逆精神,有著不相上下的高尚品質和藝術天才。在這些特點的基礎上,他必然走上屈原開創的積極浪漫主義道路,並根據自己的生活實踐和藝術實踐加以豐富和發展。李白繼承和發展了屈原的傳統。他將自己“安國”、“濟貧”的政治理想與遊俠思想中的道家犬儒精神和抗暴、救弱、濟貧精神結合起來,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對受壓迫和受損害的人民表示真誠的同情;他對封建制度孵化出來的黑暗現象表達了深深的仇恨和憤怒;他對統治階級中的權貴表示了強烈的反抗和蔑視——他積極向上的浪漫主義精神的確比屈原更為廣闊。在表現手法上,他還繼承和發展了屈原的浪漫主義表現手法,特別是民間詩歌中的誇張手法,並在創作應用上加以改進,使這種表現手法更加完美。在描寫對象上,他接觸的題材比屈原更廣泛,所以他對浪漫主義的運用也更廣泛。他不僅用這種手法表現“自我”、尋求永生、夢遊等容易表現浪漫主義的主題,還經常用這種手法來反映戰爭、描寫日常生活和自然風光,以馳騁他“想從天上掉下來”的想象。正是通過這種幻想的境界,他表達了對敵人殘暴醜惡的痛恨和對人民苦難的同情。
李白有壹個狂野的青春。青年時代,他沐浴在唐朝的氛圍中,有著豪邁、樂觀、昂揚的情懷。同時,李白壹生都希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樹,為國家做出貢獻,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但由於長期在長安遊歷的輝煌歷史和痛苦回憶,最終被迫離開繁華的帝都,走向民間,使他認清了上層統治階級,寫出了不朽的詩篇。度過了漂泊落魄的不幸晚年,帶著深深的怨恨和流芳千古的優秀詩篇離開了人世。李白的壹生是浪漫的。他自我標榜,豪放灑脫,樂觀向上,像壹個不沾染濁世的淡雅樸質的仙子。無論有多少矛盾和挫折,他仍然有“既然上天給了人才,就讓它就業吧!”虛懷若谷,靜待“大鵬飛Xi鎮壩子”。以毀眉弄腰為代價,享受長安的錦繡繁華,但李白還是願意去愛:“沈之談。”求帝之術,...把圖集面積做大,把海縣搞清楚。(《戴壽山答孟少府調令》)“但他壹生才華橫溢,浪跡天涯,以酒為歌。也許,就像財富吸引小偷壹樣,太多的才華必然會失意落魄——但如此富足的生活,卻又如此悲慘的人生,不免讓人覺得“心裏別有壹番滋味”。李白心大,詩歌在他心目中絕不是生活的主題。詩歌只是他生活的壹種品質。當然,“五嶽歸來不看山”的人並不是真的愛山。李白是“五嶽皆聖山,無以為遠,照我壹生壹不變的習慣”,或許也有壹點無奈在裏面,所以發出“余風激揚萬代”的感覺。李白壹生渴望做官,卻在人事上幾次難遇。他在行為上成名,直到他乞求權力,他在情感上是不平的,憤世嫉俗的。他留下的1000多首詩,充滿了浪漫的誇張,在他的辭藻中始終表現出“與王子為友”的幻想。他對現實的不滿集中在他從政的野心無法實現。他所恨的只是阻擋他前進的小人,卻對他為皇帝和達官貴人的才能壹無所知。他熱愛現實生活中壹切美好的事物,但對不合理的現象卻毫不顧忌地加以鄙視和抨擊。他毫不掩飾對名利的向往和追求,但又無法與腐朽勢力和貪婪的民眾同流合汙。因為李白是浪漫的,所以他的飲酒詩總是充滿著歡快樂觀的情緒。但鐵壹般的現實永遠達不到浪漫的理想,不痛苦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喝酒的時候。詩人的“我丟下我的食物棒和杯子,我不能吃也不能喝,拔出他的劍,不知所措地撞在柱子上”,可以讓人看到他內心壓抑的掙紮。甚至把我的影子帶過來,讓我們三個,輕松自娛自樂的他,都包含著壹種孤獨無助感。李白和酒是他壹生的真實寫照,只有“醉”才能讓他忘記自己命運多舛、苦不堪言的壹生;只有進入醉酒的夢鄉,才能擺脫現實帶來的痛苦。詩人浪漫而堅強,喝酒時總是笑著唱,但真情流露的不經意讓他想掩飾的痛苦化為泡影。在我看來,他寫飲酒詩,他在詩中笑對天空,他越是縱情歌唱,這些都是詩人埋葬痛苦的墳墓。
第二,李白詩歌重在大氣,個性鮮明。
在盛唐詩人中,李白詩歌的藝術個性非常鮮明。即使在整個中國詩歌史上,他的詩歌藝術特色也是獨壹無二的。作為壹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調動了壹切浪漫主義技巧,實現了詩歌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壹。李白詩歌的自我表現非常主觀抒情,感情有壓倒壹切的氣勢。比如他入京做官時說:“笑看天,出門去。我們是蒿人嗎?”!懷念長安時“風吹心,西掛鹹陽樹”。這樣的詩極具感染力。另外,極度的誇張,貼切的比喻,驚人的幻想,讓人感覺高度真實。當讀到“但既然水還在流,雖以劍斬之,舉杯消愁更愁”和“白發三千尺,愁似長須”的詩句時,讀者不禁被詩人的長愁和無盡的惆悵所感染。李白的藝術手法在《天目山夢登》、《蜀道難》等詩中更為突出。李白的絕句大多清新自然,但含蓄豐富,感情無窮。它的風格有的清麗恬靜,有的灑脫,有的飄逸酣暢。不管怎樣,大部分都能條理清晰,個性鮮明。
李白的詩以“氣為主”,奇、逸、壯、勁、氣象、氣勢。
古人對氣的理解和用法雖不完全相同,但泛指文藝家在文藝創作中的藝術境界、人格力量、氣質和心理準備,以及激情、沖動和勇氣。正是在這方面,李白的詩以氣取勝。我們讀李白的詩,有壹種高於天,與歷史平起平坐的空氣,讓人不得不去戰勝他的力量。李白的詩,壹句話,神奇,神逸,神強;壹句話,有實力,有氣象,有氣勢。
“風吹我心,西掛鹹陽樹。”金祥派魏拔去西京
“雁引心憂,山抱好月。”十二夏登嶽陽樓
“吾心憂明月,吾將隨汝至夜郎溪。”“聽說王長齡搬到了龍標窯,送過壹次。”
他想象著自己的心可以離開身體,飛到很遠的地方去,或者和大風壹起,或者和大雁壹起,或者和明月壹起。由此可見李白詩歌非凡的創造力和新穎性,是前人所無法想象的。
李白詩歌的逃避表現為對自由的熱愛和追求。李白的詩清雅不落俗套,感情豪放。他多次把自己比作大鵬,在《論李詠》中說:
“大鵬天帶風,直上九萬裏才起床。如果風力減弱,它仍能揚走洶湧的水流。別人看到我不變的語氣,都在嘲笑我的大話。傅玄還能怕來世,老公也不能年輕了。”
“獨特的曲調”這個詞正好可以說明他不被世俗觀念束縛,熱愛自由,追求自由的個性。這種熱愛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在李白的山水詩中也很突出。他所寫的那些咆哮怒濤的河流,那些高聳入雲的奇異險峻的山脈,往往就是這種精神的體現。
盛唐時期高度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培養了李白樂觀自信的精神。無論遇到什麽困難、挫折和打擊,李白都能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他的代表作之壹《很難去》就是壹個有力的證明。李白經常寫自己的心事,有他的病,有他的臉,有他的臉,有他的心,有他的發,有他的腸,也有他的猿,有他的雲。但對比中唐孟郊、李賀,晚唐文、李商隱的憂患,以及宋代壹座小樓深院中鎖著的閑適憂患,我們可以感覺到,李白即使憂患,也是憂患強者,有壹種普遍的浩然之氣。
李白的英雄氣概歷來為人稱道。“松柏孤直,桃李難瘦。”"做妳力所能及的事,誰也不會因為被人看到壹張真誠的臉而痛苦."“金白玉買歌笑,醉了便輕。”他們都清楚地顯示了他的精神力量。鄙視權貴,從布衣的驕傲與諸侯抗衡,以桀驁不馴的姿態挑戰社會的庸俗,顯示其人格力量。
李白是壹個充滿濟世之誌的儒者。他經常向呂忠廉、範蠡、樂毅、謝安等人誇贊自己,並要求自己像他們壹樣展示自己,以便“濟貧”、“安國”。他想有所作為。他從未放棄對理想的追求,也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既然上天給了人才,就讓它被雇傭吧!”以及“東山再起”。這種強烈的自信和使命感,使他的詩與眾不同。他的詩中還有強烈的主觀色彩,突出了自己,張揚了個性。李白在《江上歌》壹詩中寫道:“興漢落筆撼五嶽,詩成笑傲淩滄州。”由此可見他突出自我、張揚個性的強烈主觀色彩。很多詩熱情豪邁,沒有細節描寫,有壹種奔騰的動感。《蜀道難》氣勢磅礴,壹氣呵成,卻非壹己之力所能完成。《入酒》以“妳不看黃河之水如何移出天界,入了海洋,壹去不復返”開頭。全詩就像萬裏黃河,每次讀起來總是激蕩人心。
第三,李白詩歌中奇特的想象和爆發式的情感表達。
李白的壹生是孤獨的。因為他的壹生,都處在壹個才華未被滿足,人生生不逢時的境地。所以他的詩總是伴隨著壹種政治上的被遺棄感,沒有壹種歸依感。李白年輕時有強烈的功名利祿之心,“為現世之事而自負。”這種強烈的慈善觀念顯然來自儒家的治國平天下思想。但是,李白不是壹個普通的文人。他的英雄性格,他作為浪漫主義詩人所特有的超凡氣質,都是脫離現實的豐富想象和奇思妙想。比如《夢裏登天目山》是李白寫的夢遊詩,也是遊仙詩。這首詩寫於天寶三年,李白被唐玄宗還錢。他離開長安後,雖然住在東麓,過得很快樂,但李白有著不安定的靈魂,他有著更高更遠的追求,所以在詩中發出了這樣激進的號召。詩中求仙訪道,正是因為他想用壹種遠離現實的方式來表達他對泉城的蔑視和不妥協,這是他拒絕效仿的高尚品格的體現。
如果說政治上的被遺棄感和沒有歸依感的孤獨感是詩人的理想、詩人的人格和環境的沖突造成的。那麽,李白的孤獨和寂寞只能說來自於詩人的主體和人格本身。這是詩人孤傲、高傲、不願與世同行的孤獨。姑且稱之為自我放逐的孤獨吧。自我放逐的孤獨,尤其能顯示詩人性格的力量和光輝。李白有非常強烈的自我意識。他俠義浪漫的性格,加上天生的天賦和良好的教育,常常讓他覺得自命不凡,高人壹等。尋找知音體現了李白對世界的強烈願望。知音安心的嘆息,也折射出這世上獨壹無二的孤獨感,當然也透露出春雪的驕傲。
李白的壹些詩裏,也有初壹路人的傷感。“生者是過客,死者是海歸。天地行逆,同悲同塵。”正是因為詩人意識到了生命和宇宙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他才能在內心深處的這種有限與無限、死亡與永恒的強烈反差中,體會到這種蒼涼的孤獨意識,常常有壹種無法調度的孤獨感。這種孤獨感直接影響了他的詩歌,給他的詩歌帶來了崇高感和悲涼感。雖然李白詩歌的風格是豪放的,但孤獨意識帶來的崇高感和悲涼感,使他的相當壹部分作品具有在奢中見孤,在奢中見悲的風格特征。灑脫的氣質,高傲獨立的個性,容易觸動而迸發出強烈的感情,使李白的抒情風格具有鮮明的特色。它往往是爆發式的,壹旦感情被激起,就毫無節制地噴湧而出,就像天空中肆虐、漫溢的火山。
李白詩歌的想象力非常豐富,瑰麗莫測,常常莫名其妙,帶有壹種隨機生長的野性精神。如:“雲要衣要花好看,春風吹門檻露富貴。”要不是玉山那群人,會在月下遇見瑤臺。“這首詩把衣服想象成雲,看起來像花,給人壹種花的感覺。而詩人的想象壹下子就上升到了西方天王居住的玉山和瑤臺群。通過豐富的想象力,用飄逸的雲朵和美麗的花朵贊美楊貴妃出眾的體態。”綠色的粘土山由許多圓圈組成,我們氣喘籲籲地掠過獵戶座,經過井星,然後,雙手抱胸,呻吟壹聲倒在地上。我們懷疑這條向西的路是否永遠沒有盡頭,前方的可怕道路變得越來越暗,甚至更暗。除了被古老的森林包圍的鳥兒的叫聲,什麽也聽不到,雄鳥平穩地旋轉著,跟著雌鳥。最高的峭壁離天堂不到壹英尺,幹枯的松樹低垂在懸崖表面。飛銳瀑布怒濤,石水懸崖化石為雷。”(《難蜀道》)詩人運用想象的力量,藝術地表現了古蜀道蜿蜒、雄偉、崇高、粗獷的面貌,描繪了壹幅色彩斑斕的山水畫卷。同時也營造出廣闊的藝術境界,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在李白的詩中更引人註目的是《夢裏登天目山》中的詩:“明月照我影,帶我去山西。在謝草堂裏,碧水蕩漾,猿猴歡唱。我穿的是謝最早用的釘鞋,登上青雲梯。陽光普照的海洋中途,神聖的公雞在太空中啼叫。幹巖不定,花迷石忽已蛾。熊抱蕩春光,粟深林層頂。雲因雨而變暗,溪流因霧而蒼白。雷電之神,群山搖搖欲墜。石門破裂,在天堂的深坑裏通風。壹個無法穿透的陰影,但現在太陽和月亮照亮了壹個金色和銀色的露臺。穿著彩虹的衣服,乘著風,所有的雲的女王來了,壹個接壹個地下來。彈琴的是老虎,跳舞的是鳳凰,壹排排,像壹片麻地,排列著仙女的形象...“這些詩通過奇橙的瑰麗想象,生動地描繪了壹個迷人的幻境。這些想象的文字,幻想的筆,或神奇,或瑰麗,或神奇,或瑰麗,都是想象和幻想交織在壹起的。再比如:“西嶽雄壯,威武!黃河像絲綢般的天空...人精咆哮破西山,洪波噴射東海(《西嶽雲臺歌送丹秋子》)。”月下飛,海雲如宮”(荊門渡口送別朋友)我吃了仙丸,去了塵世的煩惱,琴未三奏,我已心滿意足(《廬山謠寄呂氏給徐丹欽差》)“明日起帆,楓葉落在我身後”(《牛渚山夜泊思》)白發三千尺,愁似長。”(《秋蒲之歌》(十五)。)風吹我心,西掛鹹陽樹”(《金鄉送魏拔西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北方流行)。我真想從天上掉下來,太不可思議了。
李白詩歌的奇特想象,往往有著不同尋常的聯系,往往隨著情感的流動而變化。壹個想象和下壹個想象有很大的飛躍,意象的組合也是大跨度,離奇夢幻,縱橫變化,盡可能的靈動。何曾稱贊他為“謫仙”,所以李白有“詩仙”之譽。
第四,李白詩歌的瑰麗意象
唐代統治者的“以史為鑒”精神、士人的前史思想、歷史回歸意識、當時寬松的文化環境,使長盛不衰的詠史詩在唐代走向成熟。唐代山水詩作為古典文學的壹朵奇葩,不僅生動地描繪了中國的山川風光,而且深刻地表達了山水詩人崇高的思想感情。它洗滌靈魂,陶冶性情,蘊含著可貴的審美價值。在這壹過程中,唐人的修養形成了景物的詩心和意象的詩趣,最終影響了唐詩普遍註重情景傳神的時代特征。1.從文化觀念和生活態度傳承中的山水氣質到詩學理論自覺中的山水詩美(初唐);2.以充滿審美質感的清高山水意象,蘊含著既有生命美又有人格美的主觀意趣(盛唐);3.隨著描述性和敘事性的交織,創意的新奇和聰明智慧的瀟灑(中唐)激增;4.晚唐山水詩的優美風格,應該是介於淡雅的水墨神韻和蒼涼的山水意境之間(晚唐)。李白詩歌豪放飄逸的審美特征如下:
第壹,美麗壯闊之美。李白詩歌的美首先表現為壯美。豐富的比喻,大膽的誇張,荒誕的想象,給瑰麗的美塗上了奇異的色彩,崇高的理想,寬廣的胸懷,磅礴的氣魄,淵博的學識,豐富了它的內涵。《蜀道難》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
第二,沖之美。他的詩氣勢磅礴,氣勢磅礴。本質上,這種氣勢主要是指李白詩歌中的爆發性抒情。比如在宣州謝眺別墅與國務卿舒雲的告別。
三、縱橫變化之美。李白是最有想象力的。他的詩無端多變,很有預見性,表現出很大的創造力。李白詩歌中的意象組合有了很大的飛躍。再比如《河上的歌》。
四、清水芙蓉之美。李白詩歌的語言,看似不經意間隨口而出,卻能出神入化,清新自然。如《鼓浪嶼》。
(1)李白的詩詞歌賦,意象瑰麗,想象瑰麗。李白的詩中有許多壯麗的山川意象,包括太陽和月亮。他對巨大壯觀的事物著迷。他喜歡吟誦的對象往往是大鵬、鯢魚、長鯨,還有河流、大海、雪山等等。李白把它們放在異常廣闊的空間背景中描寫,構成了壹個瑰麗的詩歌意象。如《關山月》中的“明月從天上的山,雲海中升起”。長風子萬裏,捶於玉通城垛”。“明月從天上的山升起,滄海海雲問”。用筆在空中飛舞,生動地表現了壹輪明月在天山的雲與雲之間的冉冉升起的壯觀景象。擡眼望去,只見茫茫長風從遙遠的天山吹來,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躍過萬裏山河,壹直吹到玉門關。天山的明月,滄海的雲海,萬裏的長風所形成的境界是何等的壯闊遼闊。又如“天門斷開楚河,清水東流至此時,西岸青山對面,孤帆來側陽”(《望天門山》)。這首詩著重描寫了浩浩蕩蕩的楚江東流,沖破天門山,奔騰而去。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湧澎湃的楚江有著巨大的約束力和反作用力。當浩瀚的長江流經兩座大山之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了無數的波折,形成了波濤洶湧的奇觀和絕美的景色,境界是多麽的開闊。“我爬上去。我縱覽整個世界,浩瀚的河流去不去。風驅黃雲數百裏,雪峰白繞九流(《廬山謠寄陸羽空船》)。詩人豪情滿懷,筆墨酣暢,把長江風光寫得意境高遠,氣象萬千,多麽雄偉,又何必波瀾壯闊!這些宏偉形象的組合給人壹種崇高感。“葉萍山,入野流。明月如鏡,海雲似宮”(荊門渡口送別友人)。圖像也極其廣闊壯觀。還有“日照香爐生紫煙,望瀑懸川前”中的“望廬山瀑布”。飛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詩是關於壹個頂天立地的香爐,壹團團白煙在冉冉升起,縹緲在青山和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變成了紫色的雲。遠遠望去雲霧繚繞,瀑布像壹個巨大的白練高懸在三江之間。瀑布從天而降,勢不可擋。李白作品中的這些景觀構成了壯麗的意象。
(2)李白詩歌中也有許多清新優美的意象。如“今夜河西,碧空無壹片雲。泛舟望秋風,明日起帆,落葉隨後”(《牛渚下夜泊思》)這些詩是關於牛渚的夜景。牛欄的夜景是碧海藍天,萬裏無雲,蒼穹遼闊,西江無邊。這些都溶解在夜色中,壹個多麽遼闊美麗的境界展現在眼前!還有《廬山謠送陸羽空船》中的“廬山南都秀,雲達絲如九面屏,鏡湖影深碧水”。金門通向兩座山脈,壹條銀色的小溪垂向三座石橋。香爐峰瀑布和它隔著壹段距離,高聳入雲的重崖。朝日雲霞,無鳥飛進吳”。這些詩是用九色疊雲屏寫的,彩雲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泛著紅色的波浪和鱗片。疊雲屏上有三個泉,水勢低三倍,像掛在石梁上的銀河。綠色的倒影和深紅色的彩霞映襯著紅日。屏風、雲朵、明湖、銀河、香爐、瀑布、翠影、夏虹、朝日,這些場景構成了壹個非常清新明亮的形象,如“在紅潤的青春裏,妳放棄了帽子和戰車的重要性,選擇了松樹和雲彩;而現在,白發蒼蒼,醉於明月,夢中的聖人,花中的蠱惑,妳對皇帝和高山充耳不聞,我多麽渴望到達妳”在給孟浩然的信息中。在這些詩中,松雲、明月、落花、山巒、純香等景物也構成了壹種優美的意境,如“在行人的鏡中,在飛鳥的屏中”(《小西行》)。”傍晚走下藍山,月色是我歸途的伴行,臥在層層濃蔭中,領著我蜿蜒穿過翠竹,翠藤鉤住我的衣襟(《下終南山過虎山留酒》)綠水清月清,白鷺月飛”(《秋歌》十三)。”竹在溪下青,蓮在鏡中香”(《不存中》)。”她潔白如玉的樓梯因露水而冰冷,她的絲綢鞋底是濕的,她在那裏逗留了這麽久。在她緊閉的窗扉後面,她為什麽還在等待,透過水晶玻璃看著秋月的光輝?”(《玉族》)。清溪、明月、白鷺、青竹、白露等清麗景物構成的這些優美意象,極大地豐富了李白詩歌的藝術風格。
(3)李白生性開朗,對白色透明體有著本能的喜愛。因為李白喜歡清淡,所以他的詩中最常用的顏色詞是“白”。“黃雲風行百裏,雪峰白繞九流”(《廬山謠寄魯候禦虛舟》)“就這樣和妳別了,不知幾時,讓我在青坡養壹只白鹿”(《天目山夢登》)。“城北山藍,城東水白”(《送友人》)。“三山半落天外,白鷺島壹水分”(論《在南京登鳳凰臺》)。“壹日千裏歸江陵,送別白蒂”(《早送白蒂城》)。白波、白鹿、白水、白鷺洲和白蒂都是白色透明體。其次是金色、青色、黃色、綠色和紫色。比如“金竈初燃,桃木含苞待放!”(《梅道觀宴》)。“蘭陵酒郁金香,玉碗盛琥珀光”(《客作》)。“城頭上的鑼鼓還在響,箱子裏的金刀血還濕”(《軍旅》)。“野竹青蒙蒙,飛泉掛藍峰”(《訪戴天道士》)。“城北山藍,城東水白”(《送友人》)。“又引我繞過翠竹,青藤纏抱衣”(《下終南山過虎山留酒》)。“我的青春欲望隨著歲月而燃燒,就像肉桂火焰中的黃金灰燼”(從秦國到袁和尚)。“我將渡過黃河,但冰哽渡口,太行山將被雪覆蓋”(《三難行詩》)。“妳們北方的草碧藍如玉,我們這裏的桑葚彎出青絲”(春思)。“天門斷開楚河,碧水東浪回此”(《望天門山》)。“火照天地,紅星在紫煙”(《秋歌》)。“日照香爐生紫煙,瀑布遠懸川前”(《望廬山瀑布》)。從這些詩中可以看出,李白也喜歡金、青、黃、綠、紫等顏色的東西。可見李白生性開朗,喜歡鮮艷亮麗的顏色,而不是深色。
(4)“明月是我的心”,明月是詩人的摯友。李白從明月中解放了無盡的空間,明月也因為李白浪漫的詩心而更加鮮活。嶽明是李白最好的朋友。明月,伴隨著李白,從遙遠的唐朝走來。
李白把明月稱為“白玉盤”和“瑤臺之鏡”,以說明人的精神的高尚和博大。所以當他感受到野心的痛苦時,他並不感到孤獨;當官僚們當眾陷害他、擠兌他、孤立他的時候,他憤怒而輕蔑,但他並不覺得孤獨,因為他和明月是靈魂伴侶。是月亮的美麗,幹凈,明亮,給了他堅決超越的力量。《萬歷關山》、《萬歷明月》中充滿了李白對軍國主義統治者洶湧澎湃的控訴和對普通百姓苦難的同情。“三杯劍舞秋月舞,忽歌忽泣”,壯誌難酬,人生稍縱即逝,就讓青春的豪情和永恒的月光在天地間飛揚;“壹輪明月高懸京城,萬錘百煉”,這種對平民生活的虔誠和向往,不也流露出對腐朽的宮廷生活的厭惡嗎?而那首“床腳壹線那麽亮”更是讓嶽明和李白壹起流芳百世。
“今天人們看不到古代的月亮,但這個月他們拍了古代人的照片。”李白帶著巨大的翅膀,在月光下漫遊,毫無阻礙地穿行在浩瀚的宇宙中,俯瞰著人類浩瀚的歷史。他豪邁喜悅的心情,如交接的月光,溢於天地之間。
第五,李白詩歌清新活潑的語言風格
李白和王昌齡的七言絕句都是唐代七言絕句之冠,在語言上確實得益於對民間詩歌的研究。正是因為李白在這種學習中獲得了寶貴的藝術經驗,所以他在語言上崇尚自然,反對雕琢。他在詩中說:“清水出芙蓉,天然雕”,“雕蟲為天真”都是對這壹命題的闡釋。他還批判地吸收了魏晉以來優秀詩人的語言技巧。他說:“自從建安來了,美貌就不珍貴了。他在摒棄六朝詩風的同時,繼承了陶淵明、謝靈運、鮑照、謝朓、庾信的語言藝術。杜甫稱贊其作品,說“清心玉開府,君意寶從軍”;李白在自己的詩中,曾稱贊或引用謝靈運的“春草長在塘裏”,“山水清皎”,謝朓的“澄江靜如練”,“北風吹雨打”,清新自然,富有創造性。他描寫自然景物的作品確實是受了謝的影響。他的《下終南山贈慈枕慈碗》在語言風格和內容上與陶十分接近。因為他吸收了民間詩歌的語言藝術,批判地繼承了詩人所作的優良藝術傳統,所以他的語言除了生動自然之外,又是明麗的,浪漫的想象和奔放的熱情,使他的語言具有了前人所說的“奢侈”和“豪放”的特點。
李白是繼屈原之後又壹位偉大的積極浪漫主義詩人,他的成就達到了中國古典詩歌發展史上浪漫主義藝術的頂峰。他積極向上的浪漫主義詩歌,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表現手法上,都對唐朝和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唐代韓愈已經給出了很高的評價:“杜麗文章在,火苗長。”唐代以後的許多作家,如宋代的蘇軾、陸遊,明代的高啟,清代的龔自珍,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他的影響,取得了不同的成就。
李白詩歌的語言清新活潑,爽朗明快是其詞的基本基調。如《西天峨嵋山蜀僧青絲琴案》中的《聽君彈琴》。當我聽到松谷的聲音時,隨意揮揮手。我聽見他在清澈的小溪中,我聽見他在冰冷的鐘聲中。我感覺不到變化,雖然山變暗了,多雲的秋天堆積了天空”。這首詩的語言極其清新活潑,似乎壹點都不費力。連對仗和典故都巧妙的安排好了,但是毫無痕跡。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雕琢”的自然之美。又如《雲叔,謝朓樓,宣州》詩中說:“棄我者,昨日不能留,亂我心者,今日更憂。秋雁有長風護航,我在這別墅裏面對它們,喝著我的酒。蓬萊顧,我是從小在妳身邊長大的小雅謝。我們都是崇高的遙遠的思想,渴望天空和明月。但既然水還在流,盡管我們用劍砍它,舉杯消愁。既然這個世界無法滿足我們的渴望,我明天就要松開頭發,乘上壹艘漁船。”在他的詩中,作者表達了他的沮喪和憤怒。語言瀟灑,像脫口而出,完全天馬行空。正如阿清學者趙翼所說,“這全是天意,它不是悄悄地束縛在格律的對偶上,它是在和雕塑家競爭”。另壹個例子是《登上南京鳳凰臺》中的詩"曾經在這裏玩耍的鳳凰,所以這個地方以它們命名,現在把它遺棄到這條荒涼的河裏了"。武功花鋪設在荒無人煙的小道上,晉朝皇親國戚的數量已經成了饑荒。三山半落藍天外,白鷺島壹水分。“天上的光和我之間升起了壹朵雲,把他的城市藏在我憂郁的心裏”這首詩寫了作者自己獨特的感受,表達了他對國家和時代的擔憂。語言也流暢自然,不雕琢,別致優美。
總之,李白留給後人的900多首詩,展示了他壹生的心路歷程,是盛唐社會現實和精神生活的藝術寫照。真情實感,灑脫的氣質,拒絕認同世俗的人格感,無疑具有巨大的魅力。他的詩中豪放飄逸的風格,變幻莫測的想象,碧水蓮的美,對後人也很有吸引力。因為他寫詩有才華有氣質,他的詩風其實是學不來的。但只要我們多讀書,多欣賞李白的詩詞歌賦,就會被他的人格力量和魅力所感染。這對提高我們個人的文化修養、思想道德修養和人生價值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