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查拉圖斯特拉說這本書表明

查拉圖斯特拉說這本書表明

1892年,施特勞斯在埃及時開始閱讀尼采的作品。哲學家的“對基督教的攻擊”特別震撼我的心靈。看了他的書,我確認了我十五歲的時候無意識地厭惡這個宗教是對的,並且加深了這種厭惡。信徒只要悔改,就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正是這種對宗教的厭惡導致他和裏特在岡特拉姆的最後壹幕上意見不壹。裏特是個虔誠的羅馬天主教徒,他永遠不會原諒施特勞斯修改最後壹幕。在修改之前,主角岡特拉姆準備向他的教區居民懺悔自己的罪過,接受懲罰。但在尼采的影響下,施特勞斯修改了這個場景,他讓岡特拉姆反叛了社會和教派的權威,只對自己負責。今天我們讀到這只是大驚小怪,但壹個世紀前,它震驚了世界。其實這次修改其實意味著施特勞斯作為壹個音樂家,決心走自己的路,只對自己的藝術良心負責。

尼采的散文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完成於1885。尼采用生活在公元前600年左右的神秘波斯人查拉圖斯特拉作為自己哲學的代言人,以及他對戰爭、貞操、女性、宗教和科學的看法。先知過著遠離人類的穴居生活,他不時回來向信徒傳授他隱居打坐的經驗。他對人類的座右銘之壹是“由最優秀的人(或超人)統治”;“人是可以被征服的。壹個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不是目標,而是達到目標的橋梁...超人應該是地球的化身。”然而,隨著重大事件的到來,這壹理論黯然失色。短短40年,德國軍國主義讓歐洲遭受了兩次戰爭。查拉圖斯特拉幾乎用盡力氣去解釋這壹切,但在尼采的書中,他在病愈期間成了壹個理想化的人物。他以詩歌的形式雄辯地陳述了他的哲學思想,這些詩歌描寫了高山和日出,舞女和午夜的鐘聲,也談到了意誌和永恒。在這壹段中,他插入了壹首十壹行詩,第壹句是“小心點,夥計”,這是馬勒在他的第三交響曲的壹個樂章中用過的。吸引作曲家的是尼采,壹個用華麗語言表達的浪漫形象。瓦格納之後的三位音樂浪漫主義大師(1894-1896的施特勞斯,1895-1896的馬勒,1898的大流士)幾乎同時表達了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是壹定的。

1966年,塔奇曼才華橫溢、引人入勝的著作《傲骨之塔》問世。在書中,施特勞斯被描繪成音樂界的凱撒,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對本世紀初歐洲“內羅尼傳播”的描述被用作她的理論的佐證。她稱施特勞斯為“超人理論的忠實信徒”。歷史學家習慣於將藝術家視為時代精神的象征,但往往只看到表面現象,不觸及更深層次的內涵。把施特勞斯等同於威廉的軍國主義精神,就等於錯誤地引導人們把埃爾加等同於英國的強權外交。塔奇曼小姐拿不出任何確鑿的書面材料來支持她的斷言。施特勞斯崇拜的是尼采的文學表達,而不是他的哲學。1946他寫道,他從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中獲得了“審美享受”。50年前,當他在柏林首演他的作品時,他明確表示他不打算“寫哲學音樂”...我只是想用音樂來說明,人類是從原始人,經過宗教和科學發展的各個階段,逐漸進化而來,直到尼采的超人思想產生。我想用整部交響曲來表達我對尼采思想的敬意。”

施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沒有情節,也沒有像埃米爾的惡作劇那樣生動地描繪具體事件。這是壹首關於抽象思想的音韻詩,但在轉換和對立兩種調性(B代表人類,C代表自然)的基礎上,施特勞斯賦予這首音韻詩壹種與音樂的戲劇沖突。他選擇了尼采作品中八章的標題作為音樂插入的提示,但仍將整部作品描述為“根據尼采作品自由改編”,這使他脫離了用壹眼就能認出的音樂來表達文學作品的方式。作品的大綱是尼采的,但內容和細節屬於施特勞斯風格。最接近尼采作品的音樂表達是大流士的《生命的彌撒》。大流士認為施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是失敗的。從他的立場來看,這項工作無疑是不成功的;但施特勞斯敏銳的創造力、嫻熟的作曲技巧、組織結構的節儉性、和聲色彩的獨特性賦予了這部作品力量與美感,自出版之日起便被尼采所取代。施特勞斯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壹點。在法國福柯的最後壹次排練結束後,他給妻子寫信說:“在我所有最重要的作品中,它是最耀眼的,形式最完美,內容最豐富,音色最獨特...高潮叠起,精彩不斷!!分數無可挑剔……”聽起來有些自鳴得意,但這是當時寫的。這可能是壹個職業指揮家的興奮反應,而不是作曲家的自滿。

1894年2月,施特勞斯第壹次萌發了在魏瑪使用《查拉圖斯特拉》樂譜的想法。壹篇日期為1895年7月9日的日記顯示他正在孕育查拉圖斯特拉。他寫道:“構思壹首新的音樂詩:沈思、精神感受、認知、崇拜、懷疑、失望。”1895 65438+2月7日開始認真創作,7月1896 17日完成縮減譜。大比分於2月4日至8月24日完成,1896。在極其感人和壯麗的《日出序曲》中(施特勞斯是這樣描述序曲的:“太陽升起,人們進入世界,或者說世界融化在人們的心中。”之後的動作標題分別是:隱士、極端欲望、歡樂熱情、死亡之歌、科學、康復、舞蹈之歌、夜行者之歌。管弦樂隊由四種管樂器、木管樂器、六種法國號、四種小號、三種長號、兩種大號、兩種豎琴和壹種風琴組成。樂譜出奇的清晰易懂。同樣會演奏樂器的施特勞斯,比把織體搞復雜(馬勒就是這樣)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音律詩以風琴將深C音延長四小節開始,引出自然的動因。四只小號演奏C-G-C,接著是大調和小調戲劇性的交替,定音鼓演奏雷鳴般的三連音。Stanles Ktlbrick有獨特的眼光。他在1968年拍攝的電影《2001年太空漫遊》中用到了這扣人心弦的壹段,在管風琴奏出最後壹個音符時達到高潮,人出現在B小調中。

弦樂用顫音表現某種不祥的探索,《閑居》顯然是在探索宗教,因為在譜子例16之後,微弱的圓號奏出了《素歌信條》的主題,明顯帶有諷刺意味。然後融入施特勞斯華麗的管弦樂旋律,配以柔和的管風琴,琴弦被分成十六個聲部。在這裏,我們看到了施特勞斯的獨特風格:通過和聲“橫向移動”的方式進行大變調。英音風和獨奏中提琴引出“極欲”,B音作為主調性回歸,由多調性迅速與句中自然動機的C大調相比較。這部作品壹出,引起軒然大波。這壹次管風琴演奏的《素歌聖母頌》表達宗教,卻被低音弦的主題挑了出來,從而開始了“歡樂與熱情”這壹段。

長號引入了壹個新的主題,大大降低了這段話的熱情:1898年,在施特勞斯的同意下,Scheedel寫了壹篇文章分析這首音調詩,並命名為《厭惡》——查拉圖斯特拉對放縱的抗議。紐曼嘲笑音樂可以表達仇恨的觀點。但是從這個主題和B、C嚴謹的音樂結構的關系可以看出,這個主題是可以表達仇恨的。B小調的調性讓《死亡之歌》的織體帶上了柔和的色調,隱藏在神秘之中。在此,譜例16試圖再次恢復至高無上的地位。自然動機在小號獨奏的輝煌高潮中回歸,然後光明被黑暗所掩蓋。施特勞斯以“自然與人”為動機的博學的賦格主題,表現了他對“科學”的理解,用半音階的全部十二個音符,譜寫了三個節奏,五個不同的調性。然而,他並沒有讓這種憂郁的語氣持續太久。譜例16振作起來,進入“康復”諧謔曲。盡管幾次努力重申科學的嚴肅性,然而,在人類精神的泛濫中,它卻沒有這樣的機會,最後成了降E大調單簧管演奏的“惡作劇”。壹連串的顫音和小號重復著自然的動機,呈現出嘈雜的景象,把音樂轉到了c大調“舞曲”的邊緣,那是超人在跳舞。

施特勞斯在關鍵樂章《舞之歌》中首次用悠揚的小提琴獨奏和幽默的雙簧管演奏了維也納圓舞曲。這是施特勞斯沒有讓塔奇曼抓到什麽東西來攻擊他贊同超人哲學的無可辯駁的證據。妳能想象超人在舞池裏跳華爾茲嗎?把不相幹的東西組合在壹起,很有說服力,表現了巴伐利亞人誇張的幽默。順便說壹下,華爾茲的主題是自然和人類主題的又壹次無縫結合。雙簧管主題的前三個音符是自然動機,其他四個音符屬於樂譜16;

由十七部弦樂和兩把豎琴組成的迷人總譜最終讓位於酒神贊歌舞曲的回歸,然後出現了壹個非凡的發展部,其中自然動機和人類主題的兩個相對調性(譜例16)反復相互替換,並隨著舞曲的節奏逐漸升溫,雖然“厭惡”的動機(譜例65438+)壹個慷慨激昂的總譜16把舞曲帶到了c大調自然動機的高潮,在那裏與總譜66融合然而,當《夜行者之歌》的午夜鐘聲敲響時,17的配樂案主宰了整首歌。查拉圖斯特拉在他的詩中,用壹種奇異而復雜的敬畏和狂喜的心理表達了戰勝災難的喜悅。在音樂詩中,鐘聲的轟鳴慢慢壓倒了音樂例17的表現力。調性也從強烈的C調下滑到柔和的小夜曲般的B大調。人的主題(分數16)作為對位旋律播放。最後壹次插入“厭惡”的動機,但無力的結尾和聲抹去了所有沖突的痕跡,沖突成為遙遠的記憶。能聽到的都是尚未解決的人與自然的基本沖突,B和C,長號和低音提琴演奏C的自然主題,與B大調遙遠的木管樂器的高和弦交替,但我們最後聽到的音樂是大提琴彈撥和低音聲部的自然主題。

人們對情節的理解增加了對《喬德裏的惡作劇》和《堂吉訶德》中音樂的欣賞,而人們在聽《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時甚至不需要記住片名是什麽。查拉圖斯特拉受到人們的青睞並非偶然。在2001太空漫遊之前,查拉圖斯特拉就開始享有盛名。這部作品的難度嚇不倒現在的專業樂團和指揮。他們喜歡挑戰和得分。我不認為觀眾理解或關心尼采和查拉圖斯特拉是誰。他們聽到的是音色豐富、扣人心弦、富有創新精神的音樂。旋律幽默,有力,感人,充滿活力。對他們來說,這部作品就是“理查·施特勞斯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