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幼兒園小班教案《這是什麽車》

幼兒園小班教案《這是什麽車》

作為壹個給別人上課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教案來輔助教學。教學計劃是教學活動的總體組織綱領和行動計劃。那麽,妳學過教案嗎?以下是我的小班教案“這是什麽車?”,歡迎閱讀收藏。

幼兒園小班教案“這是什麽車”1活動目標

1.知道歌名,幫助孩子理解歌詞。

2.引導孩子熟悉歌曲的旋律,學會唱歌。

3.願意探索,交流,分享。

4.促進兒童創新思維和動作的協調發展。

要準備的活動

幾款有代表性的玩具車。

活動過程

引入

1.組織孩子說說自己上幼兒園的方式。

老師:妳是怎麽來幼兒園的?(走路、騎自行車、坐車)鼓勵孩子大膽說出他們來公園的路。

2.老師展示玩具車,請小朋友大膽回答。

(1)老師:今天有很多車寶寶來找小朋友玩。讓我們聽聽他們是誰。

丁,丁,這是什麽車?

滴滴,滴滴,這是什麽車?

嗚嗚,嗚嗚,這是什麽車?

(2)師生隨音樂唱《這是什麽車》。

3.孩子們學習歌曲“這是什麽車?”。

(1)老師加了動作表演“這是什麽車?”供孩子們享受。

(2)老師和孩子壹起學童謠。

帶領孩子邊學歌邊做動作,可以改變很多學習方式,提高孩子對兒歌的興趣。

(3)盡量加快記憶童謠的速度。

4.音樂遊戲:開車。

老師和孩子們壹個跟著壹個,圍著小椅子讀兒歌,開著車。

老師和小朋友* * *壹邊唱“這是什麽車”,壹邊做開車的動作。

活動結束了。

活動反映:

“這是什麽車”是壹個有趣的音樂活動,它的歌詞由汽車標誌性的聲音組成。所以,讓孩子記住歌詞並不是很難。在活動準備中,我已經帶領孩子聽了各種交通工具的聲音,為這次活動做準備。在整個活動中,我壹直圍繞目標開展活動。整個活動的設計可以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思路清晰,層層展開。在教具的準備上,我準備了圖片和操作卡,為了讓孩子更生動地感受歌詞。

幼兒園小班教案“這是什麽車”2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流暢的旋律,學習唱歌。

2、能分辨不同車的聲音。

要準備的活動

1.與歌詞相關的壹輛車或壹輛玩具車。

2、《這是什麽車》音樂CD。

活動過程

1,說說唱:“什麽車來了”。

(1)展示妳的自行車或玩具自行車。引導孩子思考並回答:這是什麽車?鈴聲是什麽樣的?老師根據歌曲的旋律唱了鐘。

(2)依次出示汽車和救護車,引導幼兒回答。然後老師根據旋律唱汽車的喇叭和救護車的嗚嗚聲。

(3)教師根據旋律引導幼兒學習唱三種車聲。

2.孩子們學唱歌。

(1)老師示範唱兩遍歌,小朋友認真聽。

(2)幼兒唱歌曲的第壹段。

(3)孩子學唱第二段和第三段。

(4)放音樂,孩子們會完全跟著唱。在跟著唱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用玩具車提示歌詞。

3.遊戲:我是小司機。

孩子學做小司機,邊走邊學唱歌,獨立表達動作。

幼兒園小班教案“這是什麽車”3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的節奏美,對“問答式”兒歌感興趣。

2.敢於學童謠,願意表達自己對汽車喇叭的理解,會學“丁、、吳吳”的擬聲詞。

3.願意傾聽,學會使用“XXX,XXX,這是什麽車?這是XXX。”進行適當的擴張。

4.感受兒歌的幽默特點,能夠聽音樂遊戲。

5.發展孩子的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敢於學兒歌,願意表達自己對汽車喇叭的理解。

初步學會使用“XXX,XXX,這是什麽車?這是XXX。”進行適當的擴張。

活動流程:

第壹,進口

1.我們今天去兔媽媽家玩吧,好嗎?

2.我如何能到達那裏?(自由發言,老師幫忙提煉:拿壹輛車來說,那輛車叫什麽名字?有錢:滴滴;其他車也壹樣)

3.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兔媽媽家(PPT兔媽媽家)。

二、童謠理論

1.禮貌教育,打個招呼。

2.兔媽媽很高興看到壹個有禮貌的寶寶。她想給每個人壹份禮物!(圖為大禮盒吸引眼球。)

3.聽著,這是什麽禮物?(傾聽和爭論)

(老師問:丁,丁,這是什麽車?),孩子回答;練習,說對了就送禮物(老師壹個壹個問,小朋友壹個壹個答,對,老師送禮物。動作,孩子回答,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4.(再次出示禮包)聽,好像有禮物?

(使用和上面自行車壹樣的步驟,最後壹個壹個發,鞏固對句型和擬聲詞的理解)

5.好像還有壹個禮物。(展示圖3)兔媽媽說這次想讓寶寶們學會這個禮物的聲音,這樣就可以送給妳了。妳想要嗎?

兒童自由的理論應該得到教師的正確引導和提煉。

6.看妳收到了什麽禮物?(3張圖壹起)然後老師和小朋友壹起問。

(1)完全升值

(2)集體理論

第三,拓展兒歌

1.兔媽媽給了我們自行車、汽車和XXX。妳還見過哪些車?(暢所欲言,PPT展示相應圖片)學習他們的喇叭,引導使用問答式句子。

2.給兒歌加上擴展版,集體說。

兔媽媽說有些禮物已經送到我們幼兒園了。我們去看看還有什麽車。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的重點是學唱歌,難點是用擬聲詞表達不同交通工具發出的聲音。為了讓孩子突破這個難關,我要求:聽!這裏還有什麽車?後來,孩子們被邀請去聽自行車、救護車和交通警車。聽自行車的時候發現了壹個問題。孩子不會用擬聲詞表達聽到的東西。有的孩子註意力不集中,有的甚至開始幹擾同齡人。我們現在應該做什麽?整個活動立刻僵在那裏。這時,我試著說:“孩子們,仔細聽著。自行車在和我們說話嗎?”?它在說什麽?“聽了我的話,他們突然安靜下來,仔細聽著自行車在說什麽。“丁玲玲,叮當叮當”的擬聲詞也是從孩子們的嘴裏誕生的。隨即,新歌誕生。

百科:車輛是指交通工具。古代汽車有四個車轍印,說明當時有“交通法規”,兩車相向行駛,類似於我國現在的“靠右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