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欣賞《大研河——我的保姆》

欣賞《大研河——我的保姆》

《大研河——我的保姆》是艾青早期寫得最好的壹首詩。

艾青簡介及背景

艾青從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寫詩,其創作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壹階段是20世紀30年代初至抗日戰爭爆發。這壹時期詩人的主要作品被收入詩集《大研河》。詩人在作品中詛咒了黑暗的社會,展示了農村勞動者的災難,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代表作是《大研河——我的保姆》。抗日戰爭是詩人創作的第二階段,也是詩人創作的高潮。這壹時期,在人民積極抗日的熱潮中,詩人激情高漲,詩詞泉湧,創作了大量作品。主要詩集有《北方》、《他第二次死去》、《向著太陽》、《曠野》、《火炬》等。這壹時期詩人創作的作品不僅數量多,而且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新的飛躍。主要內容有:壹是譴責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如雪落中國大地、華北、乞丐、手推車等;二是表現詩人在民族奮起抗日的熱情激勵下的堅強鬥爭信念,如《他起來了》;第三,謳歌中國抗日軍民的大無畏勇敢精神,如長詩《他第二次死了》、《號兵》;四是表達對光明的渴望和追求,代表作品有長詩《向著太陽》、《火炬》;五是寫景詠物。這些作品滲透了詩人對祖國、人民和自然的真摯熱愛。第三階段,從抗日戰爭勝利到全國解放。這壹時期詩人的重要詩集有《布谷吾》、《幹杯》等。

艾青的詩歌風格鮮明獨特。他早期的作品充滿了憂郁和憤慨,而他後期的詩歌則充滿了憤慨和悲傷。此外,象征意象也經常出現在他的詩歌中,在語言上具有散文美。

大雁河——我的保姆是自傳性質的,主角“大雁河”是壹個農村婦女,曾經養了壹個詩人。詩人在詩中用深情的筆墨塑造了勤勞善良、淳樸大方的農村勞動婦女“大研河”的形象。大研和出身貧寒,社會地位極低。她是壹個甚至沒有姓氏的童養媳。雖然大研和出身卑微,但她和許多勞動婦女壹樣,具有勤勞、慷慨、無私、善良的美德。雖然她和她的養子沒有血緣關系,但她愛他“就像愛自己的兒子壹樣”。每天辛苦工作後,她總是把養子抱在懷裏,慈愛地“愛撫”。當她的乳汁流幹,養子被親生父母接回家時,她是如此的依戀。從此以後,每逢節日,她總要給養子做米糖,讓養子悄悄地來找她,叫她“媽媽”。她還把養子畫的紅綠圖畫“掛在火爐旁的墻上”,以便“向鄰居誇耀和贊美她的乳房”。大研和心中還有壹個夢想,就是有壹天,“她在吃著寶寶的結婚酒,/坐在金碧輝煌的儀式上,/美麗的媳婦親切地叫她‘婆婆’”。雖然大研和美麗的夢“不能對人說”,在“夢未醒”的時候就死了,但這個夢卻表現了大研和對乳兒深深的愛。作品用深情的筆墨歌頌了大研和善良無私的品格。作品謳歌了大研河善良無私的品格,也用極其悲涼的筆墨講述了大研河艱難的人生經歷。大研和每天從早到晚工作,做飯縫補,照顧老公和孩子。為了生計,當她的奶用完了,她就去地主家當傭人,給主人洗衣服,做飯,餵豬,曬糧,壹年到頭辛苦勞作。雖然生活很艱難,但她毫無怨言。她總是笑著承擔生活的重擔。最後,繁重的體力勞動和艱苦的生活摧毀了她的健康,使她過早地死去。她悲慘地死去。她的“冤大頭不在身邊”,壹副四塊錢的薄棺材,“幾捆稻草”,“埋棺材的幾尺地,/壹把紙錢的骨灰”,她“含著眼淚走了”。更不幸的是,她死後,家裏更是雪上加霜,丈夫不久去世,五個兒子也有壹部分死了,而活著的人還在貧困中掙紮。作品通過對大雁河悲劇人生經歷的描寫,展現了舊中國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

該詩不僅描寫了大雁河的悲劇人生,而且通過對大雁河不幸人生經歷的敘述,表達了詩人豐富的思想感情。壹方面,詩人在塑造大研河意象的同時,表達了對大研河的熱愛。詩人在詩中反復強調大研河與“我”的養育關系,說自己是“吃著大研河的奶長大的大研河的兒子”,大研河“深愛著她的乳房”。正因為如此,詩人非常感激大研河的養育,也非常敬佩和熱愛大研河。另壹方面,詩人在贊美大雁河無私地養育了她幼小的孩子的同時,也通過講述大雁河的不幸遭遇,表達了對給大雁河帶來無盡不幸的黑暗社會的憤慨。帶著作品中的憤怒,詩人說他的詩是寫給“不公正世界的詛咒”的。在詩的結尾,詩人在表達了對大研河的深愛和對黑暗社會的巨大怨恨後,深情地宣布要“把他的詩獻給地球上所有的保姆和她們的兒子,/獻給愛我如親生兒子的大研河”。在這裏,詩人把對養母大研河的愛升華為對所有與大研河同德同禍的勞動人民的愛,升華了作品的思想感情,深化了主題。

這是壹首抒情性和敘事性結合得很好的長詩。長詩最突出的藝術特色是成功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來抒發感情,收到感情深刻的獨特藝術效果。比如第四季用了“在妳……”的八個駢句來傳播故事,收到了突出人物的辛苦和艱辛生活的獨特藝術效果。再如第七節中的“她在微笑……”就像壹組特寫,生動地反映了大研和艱苦奮鬥的情景,表現了她寬厚、善良的胸懷和忍辱負重的性格。再比如,詩人在最後壹節用七句駢文表達了對大研河的深深懷念和對大研河壹樣善良的勞動人民的熱愛。在這裏,詩人以並列句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真實地傳達了詩人熱情真摯的情感波瀾,增強了作品的抒情氛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此外,為了很好地刻畫人物,傳達詩人豐富的感情,長詩在很多地方還運用了對比手法。比如第四節大研河的生活和第六節我親生父親母親壹家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詩人深愛著可憐的大研河。對於有錢的親生父親母親,詩人反復強調:“我是生我的父母家的新客人”“我不安”。在這裏,詩人對前者的熱愛和對後者的陌生形成了強烈的情感反差。這種對比手法的運用突出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和對剝削階級的痛恨,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另壹個突出特點是樸實無華。詩人非常善於用日常口語和簡單的描寫來描繪場景和書寫感情,從而使他的作品充滿了生活氣息,具有壹種獨特的樸素之美。比如在大研河中寫“在過年的時候”,“忙著割那壹冬稻的糖”為了寶寶,在廚房竈臺旁的墻上貼上寶寶的“塗著鮮艷的紅色和綠色的關雲長”等等,這些筆墨捕捉到了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人物和物品,既讓作品充滿了生活氣息,又彰顯了大研河對寶寶無微不至的愛。再者,作品描寫大研河的葬禮,抓住棺材、稻草、紙錢灰等生活中普通而有特色的意象,用寥寥數筆勾勒出大研河的邋遢而蒼涼的葬禮。這些看似樸實無華的筆墨,真實地傳達了人物的悲劇命運和詩人對大研河的深深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