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黃章鎮的黃章名人

黃章鎮的黃章名人

孫中山,兩廣將軍宋安舒。宋安舒(1854 ~ 1938),合浦江城(今浦北)人,清末將軍。光緒七年(1882),考入連州府學生;十壹年,加為連州府廣生員;在16年,我捐贈給廣東龔升。二十四年,創辦金城書院(今浦北中學),以報恩,取長補短。二十七年,廣東省捐局張報捐藍翎,賞賜華翎。同年參加阻擊太平軍,因有功被任命為知府。二十八年,他為了領導鎮心八營,派兵到連州府各地剿匪,在黃章鎮創辦了連州府八團學堂(今黃章鎮中心小學),於是不得不被提拔留任布道者,外加兩頂高帽。30年7月,改任廣東後備軍第十營、秦(州)防(市)崗、連(州)防(市)預備營營長。31年4月,奉朝廷之命,參與鎮壓孫中山、黃興等組織的欽州三那(那蓬裏那斯)反捐暴動。三十二年,兩廣總督岑春煊保,被尊為“字正腔圓的勇將”,身穿黃馬褂,吏部議加壹等功。三十三年,他接任蓮舫分統,不久卸任。他被邀請與妳討論。宣彤元年九月,北上京面見聖僧,送桂供道士使用。次年二月,在廣西分司、鎮、勇三營,三月統率桂中各營,駐守平嶽、梧州。同年10月,支持武昌起義,響應廣西獨立。民國元年(1912),任天南道尹兼新軍第四任軍長,晉升陸軍少將軍銜。仍駐平樂府、梧州,並延伸至左右江地區,統轄廣西水陸交通防務。民國四年,他退伍,復員。著有《盾鼻錄》。

粵軍愛國儒將向漢平。向漢平(1890 ~ 1978),別名歸真,字莫林,石浦(今浦北)客家人,將加將軍軍銜。民國元年(1912),就讀廣東法學院,加入國民黨。在廣東海防司令部任文職五年,八年調任廣東國防軍第五軍軍官江武堂,畢業後在陽江國防軍任初級軍官。不久,孫中山在鄧中原編入粵軍第壹師,在陳、陳的第四團任連長、副營長、少校副官、中校營長。十五年,第壹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四團改稱第十壹師,為第三十二團團長。在此期間,他率部討伐陳炯明、鄧本銀的東進南下戰役,並奉命參加湯坑戰役。十七年,升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二師師長。次年,被解除第壹師第二旅旅長職務。旋又擴大,出任國民革命軍八路軍第六十二師師長。在此期間,他在蔣介石和廣西的戰鬥中被擊敗,並入侵廣東桂軍。20年來,歷任第壹軍第二軍軍長、廣東省公安廳廳長、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西南行政委員會委員、粵中區綏靖委員會委員、南路軍第二縱隊司令員、惠州河源警備司令等職。在此期間,被胡囚禁在南京,與寧玥分裂。蔣介石以八路軍總司令的身份發電報給項,遭到他的公開拒絕。還有,根據陳和朱德的秘密協議,讓江西紅軍借廣東。二十三年,因國難,他不滿陳的施政,傾向於改陳,辭去家鄉職務。二十五年,兩廣事變後,任廣東綏靖公署副主任兼第四路軍副總司令,率領粵軍高級將領到北方各省,宣示廣東回歸中央的誠意。抗戰後,任第三戰區中央軍第九軍代總司令、副總司令,參加淞滬戰役,率部轉戰淞滬、江浙各地。玄暉當時還是第四路軍副總司令,廣東人民抗日自衛軍指揮委員會主席,指導廣東抗日民團。28年,撤銷第四路軍,調任第九軍副總司令、第四戰區東江指揮所所長,張發奎、於漢謀、蔣光鼐、蔡廷鍇通電全國聲討漢奸汪精衛。二十九年,任閩粵贛邊區將軍總司令,支援粵北戰鬥,固守嶺東地區,迂回擊潰大量日軍,挽救半個廣東免於戰火。戰後復員,連任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被任命為廣州行轅副主任、廣州綏靖公署副主任。在三十五年,他被允許退休,因為他不想卷入內戰。三十六年,改任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三十七年,當選國會代表,任廣州市紅十字會會長。65438-0949任廣東省政府組成人員。同年,於霞開始從事各種工作,並移居香港,專攻書法。應張發奎之邀,加入香港崇正會董事會。1978八月死於香港。作為壹名學者,我從軍30年,關心地方文教,回報有誌青年。他的妻子曾素玲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的近親;前香港公民教育促進委員會主席爾香卓吉,海峽兩岸四地著名教育家、建築師、書法家。著有《項漢平將軍草書第壹集》。

著名作家、革命家李英敏。李英敏(1916 ~ 2006),筆名李宜生,原名何世全。京族。北海人。* * *黨員。1936畢業於中山大學法學院。歷任合浦地下黨黨支部書記、區委書記、縣委宣傳部長、特派員,六萬山兩廣邊區抗日遊擊隊司令員、政委,海南瓊崖縱隊、區委宣傳部長,海南黨報總編輯,新華社海南分社社長,北京中央電影局書記、局長, 文化部社會文化司第壹副司長,中國人民美術館館長,中共文藝局宣傳部部長。 第四屆中國文聯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群眾文化學會副會長,第三屆廣西文聯名譽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黨組副書記、書記處書記。發表作品65438至0936。65438-0956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電影文學劇本集》、《華南紅豆集》、《李英敏電影選集》、《短篇小說集》、《海中之月》、《椰風芭蕉雨》、《散文報告文學集》、《五月之花》、《李英敏作品全集》、《報告文學》、《海南島戰鬥二十三年》以及中篇小說《敵後女交警》等。電影文學劇本《南島風雲》獲1956文化部優秀電影獎,短篇小說《紅泥嶺夜話》和報告文學《五指山上的紅雲》均獲1979中國作協和中央人民委員會優秀作品獎,長篇紀實文學《椰島之風》獲1987廣西銅鼓獎。

秦聯革命烈士張世聰。張世聰(1909 ~ 1945),字,合浦(今浦北)人,秦連早期領導人之壹,白石水武裝起義革命主要領導人。他的父親早逝,由母親撫養長大。民國十七年(1928)秋,入廣東省第十壹中學(今連州中學)就讀。2004年9月考入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文史系。大學期間擔任廣州合浦社理事,積極參加壹二·二九學生運動,經歷荔灣慘案。二十五年十壹月,加入中國* * *青年團。26年秋,輟學參軍,奔赴抗日前線。二十七年二月,加入中國* * *生產黨。同年8月,回合浦與朱蘭青、徐家華等人成立了白石水黨支部。當年10月,從連州、北海調來20多名青年知識分子,成立合浦縣白石水區委,任統戰部委員、黨支部書記。他和何世全(李英敏飾)從事革命活動,並以小學校長和白石水鄉負責人的公開身份宣傳抗日,發展黨員,參加地方建設。二十八年,黃章貞在中國國共兩黨召開的“合浦縣抗日青年代表大會”上發表公開演說。二十九年夏,日軍占領秦方、潭衡,逼近靈山。合浦由前線變為敵後,於是領導組織2000余人舉行抗日武裝起義,任白石水武裝大隊大隊長。三十年十壹月,軍隊解散,到濉溪縣任教,繼續在雷州半島組織遊擊隊抗日,身負重傷。三十四年春,回到合浦,任南路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三支隊隊長兼政委,秦連四個組織聯絡官兼軍事專員,第二支隊、合浦大隊、南路總指揮。1998年5月6日淩晨,在浦北大窩山與敵人的戰鬥中英勇犧牲。1950公布犧牲消息,1954在黃章鎮修建烈士墓,1984擴建烈士陵園,2003年重修石叢廣場,紀念白石水革命英烈。

陳謙,抗日戰爭的烈士。陳謙(1905~1942),原名陳誌中,黃章街人。祖籍合浦縣張趨鄉張家村。因為我的祖先做生意,他們搬到黃章開了壹家當鋪。65438年至0925年,他隨妻子到廣州謀生,得到同鄉陳的資助。1931年,他毅然將妻子送回老家,與時任京滬警備司令的陳會合,隨十九路軍轉戰京滬。1932年,“十壹·二八”抗日戰爭期間,在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的指揮下,陳謙和戰友們與日軍浴血奮戰。十九路軍奉命調往福建“剿* * *”,他卻留在上海做地方工作,與國內地下人員取得聯系,積極參加地下黨活動。1936年被派往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8,加入中國* * *產黨。抗日戰爭期間,任晉察冀軍區第壹師第六團參謀長、副營長、副團長。1942年5月12日,在河北易縣鐘家店西北山頂戰鬥中犧牲。

合浦縣委書記張南路。張(1908~1968),合浦白沙人,秦連四屬早期首領之壹,曾任合浦縣委書記。民國十三年(1924),就讀於廣東省第十壹中學(現連州中學)。1930考入中山大學農學院農業管理系。1934畢業後,在廣東省農林局新建糖廠做技術助理。65438年至0936年,加入中國青年抗日同盟,任時事周刊編輯,通過廣州合浦社從事地下活動。1937年2月,加入中國* * *生產黨,回到合浦五中進行革命。同年,5438年6月+10月,調入廣州市委宣傳部。19382年6月回到連州中學任教,領導成立合浦黨組織,歷任縣特科書記、工委書記、中心縣委常委,先後在連州、北海、白沙、西昌等地發展建立支部。1939年5月,奉命重建合浦縣委,任書記,領導建立白石水農村根據地,發展黨員,組織武裝。1940夏,調南路特委委員、茂名縣工委書記。1941年冬天,去湛江赤坎特委培訓幹部。1943年春,因病回國。1945年2月,帶病參加秦連四屬武裝起義,任合浦大隊副營長、路楠人民抗日解放軍政治部民運科科長。1946年8月,赴越南擔任廣南華僑中學校長。1948年夏,第三次出任合浦縣委書記,帶領軍民迎接解放。次年六月,病重休養。1950 1月,任合浦縣征糧總隊政委,大力組織支前工作,不久因病離職。1958年被劃為“地方主義頭目”,開除黨籍和公職。1961年7月,恢復公職,任合浦縣皮膚病防治站副站長。1968年二月,冤死。1979年4月,經秦州區委平反,恢復其黨籍和政治聲譽。當年9月,合浦縣委為其召開追悼會,重修墓碑。

著名劇作家龔誌民。龔誌民,筆名老龔,黃章浦北人,漢族,1948,合浦連州中學畢業。入伍1968。歷任戰士、偵察排長、新聞幹事、解放軍文藝見習編輯、武漢軍區文化部主任、廣州軍區文化部主任、《戰士文藝》主編、廣州軍區體育大隊副政委、文藝創作室主任、廣西電視臺電視劇制作中心副主任、主任。發表作品65438至0975。1998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國家壹級編劇。著有短篇小說集《荷花》、《族魂》、《馬戀》、壹部戲劇劇本《無花果》、壹部電視劇本集《綠風》、《情結》、《燕窩》等。小說《馬立安》獲1981年廣東省小說壹等獎,電視劇《無花果》《故鄉揚琴》《綠風》《情結》獲中南、西南、全國獎,話劇《無花果》獲全軍優秀獎。此外,還有250部電視劇擔任責任編輯、文學統籌和制片人。

北部灣老作家黃嘉玲。黃嘉玲,1941年8月出生,黃章浦北人,漢族,國家二級作家。1979第壹次加入廣西作家協會,1991加入世界華人詩人協會。歷任浦北中學語文教師、縣教學研究室主任、縣文聯主席、縣文化局局長、欽州市文聯副主席。在人民日報、詩歌雜誌等期刊發表詩歌1萬字以上。出版詩集《海筍》、《筆的神話》、《散文集》等,先後主編《交響文學雙月刊》、《浦北卷》、《浦北縣文史資料》、《浦北文化報》、《浦北縣文化誌》。在北京獲得1995“中國文藝界名家作品展”金頂獎,被美國海外美術家協會授予銅質鍍金獎章。許多新詩被美國格裏菲斯文化出版公司收入《世界華人詩歌選集》。1991年8月,欽州市文聯在北部灣舉辦了壹場史無前例的個人作品研討會——黃嘉玲作品研討會。

廣西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經濟處原處長陳超明,浦北張,高級經濟師,廣西朱思想研究會副會長,廣西客家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廣西客家海外聯誼會委員會主席。

廣東省廣西商會副會長包三元、浦北張、深圳市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廣東省深圳市廣西十縣顧問、深圳市富恒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市巨維咨詢集團創始人之壹、常務副總裁、廣西富騰房地產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