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環繞花園的小徑,旁邊是壹簇簇芬芳的花朵,香味像空氣壹樣彌漫在花園的每壹個角落。這是壹個充滿活力的花園,許多孩子應該在白天上學前品嘗這裏的生活。晚上有很多老人賞花評鳥,很舒服。但到了後來,這裏就很安靜,偶爾有壹兩聲唧唧喳喳的叫聲,也是蟋蟀。
花園裏只有兩三個人。我把手放在口袋裏,欣賞花園裏的壹切。此時,整個花園似乎只屬於我壹個人,我似乎超越了平時的自己,進入了另壹個世界。今夜,獨自站在這芬芳的花園裏,我什麽都可以想,什麽都不會想。這壹刻,我覺得自己是個自由人。我通常必須做的事。
在這個美麗的花園裏,我期待著壹簇簇野生紫丁香。紫丁香的顏色很美,像無數個紫色的小喇叭在天空吹出它們美麗的旋律。就像苗條舞者的手,像系在腰間的小吊墜,像插在古代貴婦頭發上的美麗發卡,微風壹吹,送來陣陣清香,仿佛優美的旋律飛進我的耳朵。它像閃電壹樣穿過花園的另壹邊,花與葉之間的起伏像大海上的波浪。花叢下有許多小黃花,看不到花的全貌,但紫丁香更美。
月光靜靜地灑在紫丁香上。在皎潔的月光下,紫丁香的花瓣像蟬壹樣晶瑩剔透,像穿著輕裙的舞者。月色依舊淡淡的,但我覺得在這種風景下漸漸平靜了我的心。我深深地吸了壹口清涼的空氣,感到神清氣爽。月光下紫丁香的影子隨風搖擺,像樂譜上跳躍的音符,又像彈奏壹首優美的曲子。
花園周圍有很多樹,但大部分是榕樹,參差不齊,斑駁陸離。從遠處看,他們就像壹群花園守護者。此時,月光與燈光交相輝映,在這樣的場景下,花園籠罩在壹片醉人的薄霧之中。偶爾有壹些蟲子在燈光下慢慢飛,我覺得我是享受不到的。
突然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在這個丁香的季節。
獨自撐著油紙傘
徘徊在漫長,漫長
孤獨的雨巷,
我希望見到
像丁香壹樣。
懷恨在心的女孩.
她有。
丁香壹樣的顏色,
丁香般的香味,
像丁香壹樣悲傷,
在雨中哀悼,
悲傷和猶豫;
她徘徊在這孤獨的雨巷,
撐壹把油紙傘
像我壹樣,
像我壹樣。
無聲地
寒冷,悲傷,憂郁。
戴望舒渴望遇到這樣壹個優秀的女人,有點難過,也有點難過。而我只能在這個開滿紫丁香的院子裏梳理思緒,平靜內心。
慢慢的我又走回家,父母已經睡著了。
魚塘月光
這幾天心裏挺煩躁的。今晚坐在陽臺上乘涼,突然想起了每天路過的魚塘。在這個滿月的照耀下,它應該看起來不壹樣。月亮漸漸升起,樓下孩子們的笑聲再也聽不見了。老婆在房間裏看著電視發呆,數著我國在奧運會上的金牌總數。我悄悄地穿上衣服,帶上了樓下的門。
沿著魚塘,是壹條曲折的水泥路。本來是壹條很熱鬧的路;白天,上下班的人路過,但到了晚上,就很安靜,很孤獨。魚塘南北兩側柳樹很多,郁郁蔥蔥。校園的路燈不亮,沒有月光的夜晚,馬路上陰沈沈的,有點嚇人。南路上有個小魚塘埋伏,讓人不得不小心。今晚很好,雖然月色還很淡。
路上只有我壹個人,慢慢走著。這個世界似乎是我的;我也喜歡超越平時的自己,去另壹個世界。我愛熱鬧,愛平靜;我喜歡群居,也喜歡獨處。比如今晚,在這無邊的月亮下,壹個人可以什麽都想,什麽都不想,就覺得自己是個自由的人。無論他白天必須做什麽,他現在都可以忽略它。這就是壹個人的美好,我可以在這個小魚塘裏享受月光。
魚塘的水裏,有幾簇荷花,地裏卻沒有葉子。偶爾有壹簇長得很好,葉子高高地露出水面,像壹襲婀娜多姿的舞裙。在葉子的中間,應該有壹些淡雅的荷花,但這些壹簇簇的荷花只有幾片葉子。有壹簇甚至不願意全力生長,只剩下零星幾片葉子,可能是前面工廠放出來的。
但這樣的荷葉並不影響月光的愛撫。月光像流水,靜靜地澆在這片小葉子上。雖然是滿月,但是天上有淡淡的雲,所以不能發光。校園裏的路燈沒有開,月光透過樹梢,留下斑駁的影子,但我覺得這正是好處——酣睡不可或缺,午睡別有壹番風味。在這不那麽明亮的月光下,似乎壹切都被遮住了,壹切都不那麽真實。好像是肯定存在的,又好像是不壹定存在的,壹切都只是稍有不慎。
校園遠處的路燈都亮著,卻不太明亮,無精打采。它們是渴望睡眠的人們的眼睛。樹是活潑的,有不懈的蟬宣布他們的存在。主幹道不遠處,偶爾有車聲,轉彎處會有或短或長的汽車喇叭聲;遠處,突然有人的手機響了,突然傳來壹陣溫暖的音樂,但很快就有人接了電話,音樂斷了。反而稍微低壹點,遠壹點,聽不到。但這壹切的熱鬧都是別人的,我什麽都沒有。在這個小魚塘旁邊,我可以靜靜地站著,讓月光覆蓋我的身體。從頭到腳都沒有漏。魚塘裏偶爾會冒出氣泡,直到水面再次被打破。但過壹段時間,又會有其他泡沫冒出來。幾條調皮的錦鯉在水中遊來遊去,卻能感受到它們的悠閑。可惜我不是魚,享受不到它們的樂趣。樂趣是他們的,我享受不到。
校園月光
茫茫大霧是難得的消遣。中秋節過了,晚上的風真的很冷。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是這樣走的:沿著教學樓前的水泥路,穿過校園的人文標誌,繞過綠油油的草坪,騎著環形的路燈,散發著無邪的光芒,踩著我長長短短的影子,隨著腳後跟著地,魚雨向前走去。
“路上只有我壹個人,背著這只手走來走去。這片天地好像是我的。”夜深人靜,卻沒有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意境。沒必要擡頭。城市的夜空早已染上五顏六色的彩虹。
穿過校園後門,壹陣微風吹來,楊樹葉沙沙作響,像壹場密集的雨。學校的宿舍樓失去了舊燈,光線暗了很多。這個月夜安靜多了。天空中的滿月籠上了壹層層淡黃色的光環,不胖不瘦,不驚不寵。“今晚很好,雖然月光還是淡淡的。”
《故鄉明》,我記得豐子愷先生的壹幅漫畫《江樓幾個人互相記》。馮老師用簡單的幾筆勾勒出陽臺上的人物,卻把大部分空間留給了天上的圓月。詩畫如畫般簡單樸素,卻窮盡了世間的無限思念。“明月千裏”,壹縷光線穿越時空,照在家鄉父老、異鄉的慈祥臉上。此時我更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沈浮。此事古而難。”
新刈草坪的清香,花壇裏盛開的菊花的幽香,讓原本涼爽的月夜多了幾分喧鬧。月色依舊細如流水,昏黃的小路襯著斑駁的影子。微風吹過,吹起落葉,讓淡淡的月光變得輕盈而自由。
“壹個人在這無邊的月亮下,什麽都想得出來,什麽都想不出來,就覺得自己是個自由人……”草叢中的蟬依舊不急不悲不喜的歌唱著,絲毫不在乎這個清秋會給它們帶來的嚴酷。“可憐的今夕明月,妳要去哪裏,妳要去哪裏?難道還有另壹個世界,只為在那裏看到妳,光影東方?”壹個偶然的機會,我想起了辛棄疾的詩《玉蘭人》,這首詩樸實明快,如畫如畫,像是秋蟬的歌聲。
秋風習習,月色如銀。我依然走在彩石鋪成的小路上,白色的衣服在這樣的月夜下有點刺眼。“我想知道為什麽我的錦瑟有五十根弦,每根弦上都有壹個青春的間隔”。在這樣壹個月夜,我不知道該去哪裏。十年前沈默寡言的男生?還是二十年後要和文學較勁的年輕人?壹縷微風吹過,小路變得更加嘈雜,像我淡淡的心事,散落壹地。我忍不住笑了。我應該這樣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