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夫妻離別的詩。

夫妻離別的詩。

夫妻老燕分飛的詩句是“東飛伯勞鳥西飛燕子,黃鸝織女時相會”。

來源:南北朝蕭炎的《伯勞鳥東飛之歌》。

原詩:

伯勞吞燕西,織女與織女相見。

門前是誰的女兒蹲在門前,她美麗的影子投在裏屋。

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照進來,窗簾正照在女人的窗簾上,房間裏散著粉香。

這壹年,女方就十五六歲了,身材苗條,長得很美,白白的,很漂亮。

可是三個春天已經過去了,花兒到了最後都枯萎了,女兒雖然可愛,卻不是婆家的人,那麽漂亮,誰愛和同情呢?

翻譯:

伯勞鳥自東向西飛,黃鸝與織女不時相遇。誰的女兒坐在門前,她的倩影倒映在裏屋。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照在女人的窗簾上,房間裏散著粉香。那女子今年將十五六歲,身段婀娜,容顏如玉,潔白美麗,無與倫比。但是第三個春天已經過去了,花已經在黃昏枯萎了。女兒雖然可愛,但還是沒有婆家。誰這麽漂亮,這麽有愛?

詩歌欣賞

“東飛西飛燕子,黃姑遇織女”,隨著老燕的飛散,牛郎織女彼此分離,渲染出壹種感情難聚的悲涼氣氛。下面六句“誰家的孩子對面住”開始描寫詩中的女主人公。

對門的姑娘容光煥發,是村裏數壹數二的。她住的門窗閃閃發光,沈睡的帳散發著濃郁的粉香味。十五六歲的時候,他已經長成壹個亭亭玉立的女子,如花似玉。詩人用正面描寫和側面對比,突出了少女如花的容貌。

“已是三月黃昏,留憐與誰”,最後兩句抒發情懷。這麽漂亮的姑娘,如花似玉,卻沒有配偶。間接反映了戰後更多少男少女的社會問題和戰爭帶來的深重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