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紀前中期中國多民族文學中出現了壹部巨著《蒙古秘史》。它不僅在蒙古文學史上,而且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都是壹部轟動壹時的佳作。自1240年寫成以來,它已經被閱讀了760多年。雖然它已經接近傳說中最長壽的人——彭祖800歲了,但它仍然讓人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它是壹本密不透風、用之不竭、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書。這本書進入文學史的重要位置,是壹位博學的文史學者的功勞,那就是文學研究所首任所長鄭振鐸先生。鄭振鐸在20世紀30年代撰寫並出版的《中國文學史插圖》,是文學史著作中第壹次認真討論這本書。在本書第五十壹章談及元代散文時,他認為《元朝秘史》即《蒙古秘史》是最引人註目的大白話作品,其“天真自然的敘述,比懨懨的古文高出許多倍!如果我們讀幾段關於同壹個故事的話,比如《元太祖傳》,我們馬上就能看到這種天真的白話是多麽美好,它是如何真實地傳達了這個遊牧蒙古人的真實本性。”
這本奇書的命運,它的傳播和接受過程,也充滿了傳奇色彩。因為關系到民族的秘密,所以在元朝蒙古人入主中原的時候就保密了,而且因為文字的變化,阻止了它在自己人中間的傳播。到了明清時期,雖然收入列在壹些大型書籍和叢書中,但與民間相去甚遠。到清中葉再版出版時,已成為壹部知識淵博的著作。清朝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總目》集中了中原儒生的正統觀念和觀點,包括區分中外的觀念和經史高於文學的觀念。其將此書附於《四庫全書未收書目提要》中,指出此書年表有“以鼠兔子羊,不養之”的特點,並說“此書仍以紙幣書寫,以國語翻譯,記載了元太祖、太宗兩朝的事跡。”明初宋濂等人急於撰寫元史,文章雖有保存,但忙得不可開交。這樣,到元末還有十壹代。《太祖年譜》對其祖先的描述,僅從山尾岔口開始,以此類推,足以糾正歷史上的錯誤。話雖俗而不加修飾,卻值得考證,讀史者不枉。“單純以尋找史料,而不是以探討偉大的民族精神來對待這樣壹部善本,是壹種極大的誤解。
應該說《蒙古秘史》是這個民族最有朝氣和活力的時代。它是把內在的能量和生命力轉化為文字的偉大產物,是蒙古創世紀式的記憶、想象和記錄。基督教《聖經》的第壹卷,也就是前50章,描述了天地的創造,人類的創造,人類祖先及其第壹批後代的血統。不是叫創世紀嗎?蒙古秘史是蒙古狩獵遊牧民族的“創世紀”。這是他們的起源,發生和建立的帳戶,這是他們的起源。13、14世紀,蒙古草原出現了許多圍繞成吉思汗功勛的英雄敘事詩,如征服三百泰勇士的傳說、成吉思汗的兩匹馬等。也就是說,成吉思汗及其後裔在《創世紀》中的成功,讓這個民族爆發出作為壹個偉大民族的充分自信,從而追根溯源,以秘史的形式記錄了他們的心路歷程。《蒙古秘史》共12卷或15卷282節,以記錄蒙古繁榮初期的史料、洋溢著遼闊博大的狩獵精神和遊牧文化而聞名於世。它吸收了古代蒙古民間文化的精華,開創了蒙古文字文化。是研究蒙古史、元史和世界中世紀史的經典文獻,充滿史詩氣息。這本書,就像很多民族剛進入文字時代就要記錄自己的民族起源和史前世系壹樣,比如日本民族最早的文字作品《古代故事》,記錄了他們古老的神話、傳說、歌謠、歷史故事和帝王譜系,寫於八世紀,可以和蒙古人的這部秘史相提並論。《蒙古秘史》類似於用古漢語敘述,用拼音漢字的日語記錄的《古代故事》,是用漢字拼寫的蒙古語文本。也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尤其是其史傳文化,對當地多民族和外來民族有很大的輻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蒙古秘史》是蒙古人創造精神和中原史傳文學影響的綜合結果,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多種文明的碰撞、相互促進和相互融合。
這是壹本內涵豐富厚重,充滿草原豪強氣息的書。它包含了大量的社會變遷史、文化習俗、宗教信仰和審美精神的信息,保存了蒙古和中亞各民族的神話、傳說、宗教信仰和儀式、故事、寓言、詩歌、格言和諺語。從而以近乎百科全書的方式,成為世界上值得高度關註的人類狩獵遊牧文化的壹座高峰。落葉歸根中,成吉思汗的軍隊奮力崛起,秋風掃落葉統壹蒙古高原。它藝術地描繪了成吉思汗和他的部眾的野性和意誌,他們是青銅頭和青銅臂的全能者,他們完全撲滅了對手的戰略和勇氣。《史記·周本紀》描述周穆王征狗,說“四白狼四白鹿將歸,敗者不至,自然也”。這從中原文化的角度揭示了北方狩獵遊牧民族對狼、鹿的圖騰崇拜。在《蒙古秘史》中,兩個民族祖先的名字分別是“白鹿”和“滄浪”的意思。這只鹿嫁給壹只狼並用乳汁餵養它的後代的故事,象征著這個野性而強大的民族,是喝著母鹿的乳汁長大的滄浪的高貴、美麗和兇猛、堅強的雙重性格。這個傳說可以和羅馬的祖先羅穆盧斯和萊默斯被扔進河裏淹死,卻喝著狼奶長大的傳說相提並論。
這本書出現在《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前後的漢族地區,說明元明時期的東西運動和南北沖擊顯示了中華民族在生成中的生命力。《蒙古秘史》大膽的敘事結構、旺盛的人物性格、錯綜復雜的綜合文體形式、自然的色彩、多重的隱喻、粗獷的語言風格,無不體現出壹個遊牧草原獵人在迅速崛起時能為文學創作增添的磅礴之美。只要明白古代農業文明與狩獵遊牧文明的長期碰撞與融合是解釋中國古代文明史乃至多民族古代文明史的壹把鑰匙,這本書的巨大價值就不言而喻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委員會作出決議,紀念《蒙古秘史》出版750周年,稱《蒙古秘史》以其獨特的藝術、審美和文學傳統以及天才的語言,不僅使其成為蒙古文學中的獨特作品,也使其自然進入了世界經典文學寶庫。這個理論是極其公平的。因此,我們舉辦《蒙古秘史》760周年紀念活動,以壹個個具體的偉大案例,紀念中華文明為多民族創造的文明的氣勢之美和不竭的力量之源。
自《蒙古秘史》出版以來,中國學者壹直將其作為研究對象。比如明初秘史中漢字的註音書寫就是壹種考證;然而,外國學者從19世紀開始研究秘史。1866年,俄羅斯學者帕拉迪發表了壹篇俄文註釋。從那時起,許多國家的學者壹直在研究它。根據日本學者原山弘的《元朝秘史相關文獻目錄》壹書,與秘史研究相關的文獻多達361種。於是形成了壹門研究“秘史”的學科。
《蒙古秘史》是壹本什麽樣的書,為什麽吸引了這麽多中外學者的關註?
蒙古秘史是蒙古語的中文譯名。在古代,它被翻譯成《莽火倫牛叉茶案》,也被稱為《元朝秘史》,或簡稱《秘史》。這是歷史上最古老的蒙古文學經典,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原著是用蒙古語,也就是古蒙古語寫的,寫在蒙古高原的克魯倫河流域(今蒙古境內的克魯倫河)。大約是十三世紀,作者匿名。
今天保存下來的《蒙古秘史》既不是蒙古文原著,也不是用古代文言文寫成的史書,更不是用現代漢語記載的。今天保存下來的秘史是壹部奇特的史書,不同於壹般的中國書籍。後來有研究者為了研究方便,將該書分為12章,282節。
當時蒙古古代史家壹般將記載成吉思汗金氏家族的史書稱為“金書”、“簡書”,或“脫布赧顏”。《蒙古秘史》是壹種經過文人史家多次修改的“無美”。主要記錄了成吉思汗祖先的事跡和家譜,以及當時的社會形勢、軍事、經濟、文化政治、教育醫療等。
《秘史》的書名為什麽叫《元朝秘史》?
當時是13世紀,蒙古貴族進入中原,建立元朝,定都北京。皇帝的祖先被稱為“金氏”,留下來的族譜檔案和世襲的族譜書籍都珍藏在宮中,歷代皇帝都是如此,記錄了當時元朝的社會狀況。元末,明軍北上,圍攻大都(今北京)。朱明王明在被明軍保存後,僅用331天就編修了《元朝史》,其中最重要的文獻資料來自元朝禦室的金冊。因為這本書藏的地方是在皇宮裏,不僅外人看不到,就連朝廷壹般的歷史學家也沒見過,所以叫《蒙古秘史》,又因為記錄了元朝的變遷和發展,所以又叫《元朝秘史》。
元朝秘史的主要內容是什麽?
秘史內容廣泛,涉及古代蒙古遊牧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時間上看,從蒙古民族圖騰和成吉思汗的遠祖壹直寫到成吉思汗的兒子窩闊臺汗統治時期。在地理上,它橫跨蒙古高原。全書內容分為12章282節,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壹是成吉思汗祖先譜系;二是成吉思汗本人的活動史,三是窩闊臺汗的活動史。
蒙古人在蒙古社會是如何生活的?它的社會組織呢?有哪些軍事活動?古代蒙古人的社會心態“理”和道德觀念呢?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詳細記錄了蒙古的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