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作文:愛情的幾個方面,向爺爺學習,我最討厭的壹篇作文,校門,詩中的河,父親的眼睛,墻上的文化。

作文:愛情的幾個方面,向爺爺學習,我最討厭的壹篇作文,校門,詩中的河,父親的眼睛,墻上的文化。

愛情的幾個方面

愛,沈默

當我想到沈默寡言,我不會想到我的父親。人說父愛山,高大穩重。他可能不善言辭,但他總是默默的表達自己真摯的愛。我想,無聲的愛是深沈卻武斷的,就像鐘天騏的父親,他的愛總是讓人無法理解,讓人窒息,但壹想到這份愛有多沈重,人的性格就與生俱來,很難改變。即使是脾氣最差、最自私的人也有他們自己的愛的方式。我身邊就有壹個例子:舅舅對妹妹的愛情諱莫如深。他身體不好,脾氣暴躁,因為他整天為生意奔波。姐姐和他之間有很大的代溝,他們的價值觀完全不同:姐姐愛偶像化,精神支柱對她來說就是偶像,而舅舅對她的關心卻被當成摧毀她精神的武器,聽起來很可笑。他們度過了冷戰。前幾天,他們又吵架了。有時候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看法而任性,忽略壹段看似冰冷沈重的愛情。

愛妳的米絲蒂

我不太了解朦朧的愛情,也不懂。我想每個人心裏都有壹份模糊的愛。即使對方總是讓他難過,討厭他,但在他有困難的時候總是不自覺的默默的幫助他,不忍心傷害他。歐雅若對鐘天琦的愛是朦朧的。可能有很多人討厭她的角色。為了自己的理想事業和美好的物質生活,放棄愛情傷害了她。但她可能也有很多無奈。她家庭生活的煩惱讓她感到羞愧。因為她太在乎這些東西,不理智的做了各種錯事,後悔都來不及。但是,因為這段朦朧的愛情,她清醒了,去面對和承受壹切。

愛,無形的

無形的愛象征無私的愛,超越生死。就像鐘天騏和夏之星之間,夏之星為了鐘天騏的幸福和事業的成功,忍痛放棄了自己最在乎的人,明知對方會怨恨自己的背信棄義,但她還是毅然選擇了放棄,只是因為太愛對方了,所以她選擇了放開對方的手。多麽真摯感人的愛情啊!每次看到夏之星為了愛情和鐘天琦分手,我都有壹種想哭的沖動。自古多少有情人不能在壹起,牛郎織女不能過鳥橋相會,梁山伯和祝英臺不能在壹起,化作蝴蝶。我看過壹部感人的愛情電影《泰坦尼克號》。當船撞上冰山時,人們就要死了。壹對相愛的年輕人,壹個男的,葬身大海,救了那個女的。年輕女子為了這份無私的愛而活得很好,也把這份愛永遠留在了心裏。當時我看得熱淚盈眶,萬籟俱寂...

人和動物的區別就在於和人有愛,愛有各種各樣的表達方式,不管是哪壹種,都值得我們感恩。在此,我要對這個充滿愛的世界表示感謝。

向爺爺學習

在我的記憶裏,爺爺的影子就像被雲遮住的星空,出現又消失。

像壹條黑滑的泥鰍,每當我想捕捉他的信息,又永遠看不清他的臉,我就躲在朦朧的夢河,不知道在哪裏。

其實我早就知道無限的想象力不如有限的記憶,雖然關於他的記憶是那麽的匱乏。

因為我在異地工作,父親不放心我的學習,從小就把我帶在身邊。我還在城裏讀書,只能過年回壹次老家。正因如此,我和爺爺的接觸很短暫,但每次回老家,都能從那種散發著泥土氣息的農民氣息中學到壹些東西。

前年是我能記得最遠的壹年,但那壹年有我記得最清楚的爺爺的笑容。

聽到柴房裏傳來“嚕嚕”的車輪聲,我立刻穿上鞋跑下樓。我看見爺爺推著壹輛鬥車出了柴房。我問他:“爺爺,妳去哪裏?”他看著我說:“碾米!過來幫我把這幾袋糧食搬上車。”

“嗯。”我點點頭,和他壹起擡著兩袋滿滿的糧食上了農村最普通的鬥車。

“碾米”對我來說真的是壹個新詞,所以我決定和爺爺壹起去。

走過石橋,橋底的河水兇猛地咆哮著,噪音淹沒了鬥車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顛簸的聲音。

“爺爺,這座橋不是去年才建了壹次嗎?”

“嗯,當妳在修橋的時候,妳不能從這裏過河。只能坐船過河,挺麻煩的。但是,建橋的人確實做得很好,但是每天都有很多人和車,現在石橋都變形了。唉…..”爺爺嘆了口氣說。

我聽著爺爺的話,擡頭看到他花白的頭發,看著他弓著的身影,心裏壹陣酸楚。

“爺爺,我來。”

“妳太小了,推不動?”

我立刻鉆到爺爺和鬥車之間的他的胳膊下,手裏握著車把,笑著對身後吃驚的爺爺說:“就讓我來吧,妳休息壹下。”

……

後來,我們終於來到了碾米廠。我正準備停下來歇歇腳,就聽到身後傳來爺爺開心的叫聲:“正哥,碾米,啊哈哈……”

我驚訝地回頭,終於有幸看到了爺爺的笑容,那種開朗的笑容,燦爛到眼睛都瞇成壹條縫了。微笑著,右手拿著壹頂草帽,壹次次拍打著,陽光在他黑白相間的頭發、白布外套、黑色褲子、棕色皮膚上歡快地舞動。這是爺爺在我心中最美的形象。我還以為看著我長大是爺爺的榮幸。也許還有別的原因能讓壹個守著老房子的老人笑出來。

老房子裏經常只有爺爺壹個人。我和父母進城後,就把他留給了姐姐撫養。起初,我爺爺願意逗孩子們開心,但漸漸地,我妹妹長大了,上了寄宿學校。他不僅支付了她的學費,還不得不獨自忍受孤獨。後來,事情發生了。

也就是去年,春節那天早上,奶奶去世的消息傳開了。我奶奶不是無緣無故離開的。去世前壹個月,她患了感冒,在醫院住了近兩周。我還和其他家庭成員去醫院看望了她。

爺爺是照顧我奶奶最多的人。因為我奶奶住院了,他很少回家。我去病房的時候,他正忙著給老人擦臉,餵藥。很少和我們說話。

後來不知什麽原因,老人幹脆搬回家住了壹個星期。然後,春節那天早上,老人躺在床上,安詳地閉著眼睛,仿佛永遠不會醒來。

奶奶的葬禮沖淡了春節的熱鬧。上街巡邏過年的舞獅隊沒來我家。墻上的紅色鞭炮沒有點燃。爺爺親自用剪刀把它們卸下來。老房子就像在紅白世界裏晃動。爺爺不知道是否應該撕下連剛貼的門神,掛上白布單子。我們必須在舊瓦房裏安排葬禮前的儀式。

全家人跪在奶奶的牌位前,不懂事的孩子們坐著玩耍,壹些叔叔阿姨淚流滿面,只有爺爺沈默不語。令人驚訝的是,他的眼神如此深邃,是深不見底的悲傷還是另壹種沖動?

今年面臨中考,繁忙的學習中怕抽不出時間,就在電話裏跟爺爺說了這件事,說不能陪他過年了。電話那頭,是老人的沈默,期間我琢磨不透老人的心情。最後,他開口了:“好好學習。”

這句話深深震撼了我:妳能在書海裏學到老人的高貴嗎?在貧窮中掙紮,在悲傷中承受,在孤獨中忍受。從來沒有人教過我這麽重要的道理,除了我親愛的爺爺!我回想起和爺爺相處的事情:在田裏收割,給蔬菜澆水,趕鴨子,吃他種的香蕉,在屋頂晾衣服曬蘿蔔,逢年過節他還會給我買壹瓶可樂...在過去的三年裏,我從我的祖父那裏學到了很多。他是我生命中的松柏,常青。

於是,我在絕望的尋找中收起了網線,不再幻想,回到了心海。雖然說不出的遼闊,但我的記憶清晰地讓我知道,我的爺爺並不陌生。

我爺爺60多歲了,高高的個子,壹雙眼睛嵌在布滿皺紋的臉上。最值得驕傲的是,他有“活到老學到老”的品質。那天,我壹走進我家的門,就被我爺爺推著拉著去了書房。寶書指著壹個英文單詞求教:“好孫女,這個單詞怎麽讀?”我不知所措。爺爺怎麽會向我征求英語建議呢?太陽從西邊升起是真的。問了才知道。原來最近有幾個外賓。爺爺學英語是為了防止我們中國人在外國人面前裝聾作啞。我突然意識到。媽媽問奶奶:“爸爸,怎麽了?學英語。”奶奶壹聽,氣得打不起來,趕緊吐出來:“今天她說要出去買東西,買了東西就買東西!”我實際上買了壹本英語書。妳覺得氣人嗎?”話音剛落,爺爺就沖進來大喊:“完了,完了。”我心裏納悶,爺爺,急什麽?我看見爺爺打開電視,調到17頻道。流利甜美的英語傳入我的耳中。原來爺爺還是每天準時看英語節目《走進美國》。爺爺就是這樣。他“活到老學到老”,是我學習的榜樣。

我最討厭的壹篇作文。

這個冬天,爸爸告訴我,媽媽也告訴我,我們家來了兩個老熟人。我想知道“他們”會是誰。我是壹個好客的小家夥,但我找遍了整個屋子,沒有發現“他們”的蹤跡。他們走了嗎?我從來沒見過“他們”長什麽樣,這讓我很失望。

星期六晚上,我的父母上床睡覺了。我做完作業,洗漱後就睡覺了。

房間裏又靜又暗,我壹直很膽小。我輕輕地走向浴室。突然,壹個嗡嗡的聲音傳入我的耳朵。有壞人嗎?嚇了我壹跳,我趕緊跳起來,聲音也停了。我聽錯了嗎?是我的幻想嗎?天啊,我的作業讓我變笨了嗎?但是我的直覺告訴我,我壹定聽到了壹個聲音。想到這,“咚咚咚”,我的心跳比平時快了壹倍!我正想著,寂靜的房間裏,又出現了“吱吱嘎嘎”的聲音!“叫爸爸!”壹個聲音對我說。但是好奇心戰勝了膽小如鼠的我。於是,我到處尋找聲音的來源。好事多磨,我終於聽清楚了,聲音來自浴室的洗腳盆。

我把頭靠在衛生間虛掩的門上,什麽都看不清楚。......

校門

走近校門口,就能聞到壹股香味,原來是校門口美麗的花朵:有的是紫蘭花,有的是杜鵑花,有的是七星花。這些花有許多顏色:壹些是紅色的,壹些是黃色的,還有壹些是紫色的,五顏六色,非常漂亮。

這麽多花,看這壹朵,真漂亮;看那個。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這些花看做壹幅大型的活畫,藝術家的功力真是可圈可點。這些花被壹棵高大粗壯的鐵樹包圍著,就像孩子們被老師包圍著,認真聽課壹樣。

花的後面是兩根猩紅色的柱子。左邊的柱子上掛著壹塊牌子,上面寫著:“肇慶壹流學校”。在這根柱子的頂端,有壹只飛翔的鷹——我們學校的校徽。右邊的柱子上,刻著“關偉中心小學”幾個耀眼的漢字,在燦爛的陽光下閃閃發光,就像天空中閃爍的星星。

我們學校的大門真漂亮!我每天放學或者放學都會停下來看看,有時候看得太入神了,都忘了回家!我喜歡我們學校的大門。

詩歌中的河流

"當我七歲的時候,我看著鏡子."這是鄰村壹個小女孩在我剛學詩的時候寫的壹句話。無論是屋前的井水,還是山後月池的野水,總之“水中初看”的感覺都是美好的。20年後,當我讀到赫拉克利特的那句“妳不能兩次踏入同壹條河”時,我被世事的滄桑和世事的多變震驚了。我想起了那個早已成為女人的女孩。她可能不記得七歲時的水了。但我想說的是,在我心裏,嘉陵江永遠是我詩裏不變的河。

第壹次聽說嘉陵江,是初中老師從課本上給我們講的。我第壹次去嘉陵江,是在我和我叔叔帶著杏子去縣城姑姑家的時候,坐吳鵬船過的江。但那時候,我還很年輕。不知道眼前的這條河會對我的人生有什麽啟示。我不知道這輩子的薛婧會和她有什麽關系。記得高中的時候,有壹個周六,我從學校直接走到市裏去姨媽家,快到南津關了,才發現兜裏壹分錢都沒有。我怎麽能過河呢?我的心開始怦怦直跳。這時,我突然發現壹個小學同學走在我前面。我追上他,回答了他。到了渡口,我故意走到他身後,對他說:“餵,我給妳買票!”同學壹聽,回了壹句:“看妳說的,我壹起買!”“那天晚上,我獨自走在嘉陵江邊。那是我第壹次用陌生人的眼光仔細打量眼前的這條河。我在水裏看到的,絕不是鄰村壹個七歲小女孩看到的自己含苞待放的臉。我看到的是對未來的憧憬!壹個窮時代壹無所有的鄉下男孩的夢想!我在心裏發誓:從今往後,我壹定要過河,做壹個正直的人!

我在師範的時候,因為某些原因,對文學,尤其是詩歌很癡迷。那時候正好是郭沫若、艾青、藏家的時代結束。然後,我被許、戴望舒的丁香和遲桂花包圍了。壹眨眼的功夫,我就被北島的陰霾、舒婷、歐陽何江、楊煉迷住了。就像壹條河,奔騰過浪,翻過浪。但不管發生了什麽變化,我對唐詩宋詞的喜愛總是與日俱增。我在做文教句子的時候,偶然得到了壹套古代全唐詩。從那些優美的詩句中,我有意無意地讀到了與嘉陵江有關的句子,聽著歷代詩人從歷史深處描寫母親河的詩句:“嘉陵江向東流,望帖中記閬州。若在閬中入海,閬州應更高。”這是李商隱對《五城十二層》的期待。“巴江的河色又濃又軟。仙女拂衣,風梭來織晚。”從北宋周的《巴降》中,我感受到了神話時代閬中的古意,仿佛回到了古代的華胥氏,看到了手中拿著尺子和圓規的伏羲兄弟姐妹。在詩人杜甫的《浪水之歌》這首詩裏,我總能欣賞到“巴桐橫槳,水雞飛銜魚”的畫面...無數個夜晚,我都把靈魂放在那些陌生的漢字的中央,在詩歌的河流中央,做著夢,無休止地漂流。

80年代是我們這壹代人最孤獨的時候。我把自己的生命埋葬在中國的辭藻裏,像河流深處的鵝卵石,把它們的頭垂在黑暗深邃的河床中間。更多的時候,我獨自走在被夕陽染紅的河灘上。眼前的蘆葦似乎不是真正的蘆葦,腳下的河流也不是靈動的河流。我縮成壹片灰色的死沙。也就是那段時間,在詩歌上,我開始了青春期最頑強最漫長的掙紮:“金平山,我生命中的風水寶地/壹只曾經的大雁/為什麽我帶不走眼中的淚水//我曾經坐在壹座無人的山上/獨自背誦唐朝的絕句……”(《金平》)生命在壹首古詩中不安地延續。為了壓抑這種不安,我們都像石頭壹樣發出/呼喊:加油/愛!橋下的水在響..."(《沈睡的孩子》),在大佛寺的深灣裏,我們靠著身體,為冬天唱了壹夜的歌,而嘉陵江水在不遠處默默地流著,流向它必須去的地方。

停頓扼殺了河流。人的壹生就像壹條河,永遠走在路上,停不下來。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我們踏入了同壹條河流,但我們沒有……妳不可能兩次踏入同壹條河流”,這在最高意義上論述了河流的不斷變化和人的自我變化。從90年代初,為了改變生活狀態,離開家鄉,我開始往返於成都和閬中之間。奇怪的是,到了省會成都,給我的感覺不是離開了家鄉閬中,而是壹整天都很空虛。無論場合多麽喧鬧,生活多麽奢華,我都無法撼動我的靈魂。我知道我遠離了詩歌和詩歌中的河流,我的激情和靈感像燃燒壹樣熾熱。人們的靈魂常常需要潮濕,需要家鄉和故鄉的水來滋養,需要詩歌。

2001深秋,甘肅詩人葉舟來到成都,壹群所謂的詩人在“川東吊腳樓”喝得酩酊大醉。那壹夜,我稱之為我的詩回歸之夜,因為那壹夜“很多莫名其妙的詞語開始浮上我的腦海/自然、細膩、唯美地在我的靈魂深處形成了壹個奇妙的拼圖/我看到了多年前的蝴蝶飛舞。正是因為這首詩的回歸,我才毅然決然地決定,壹定要盡快回到故土。

2002年,我和家人回到閬中。壹路過南充,我就聞到了家鄉熟悉的山水氣息,我的胸中開始湧動著詩意:“夏日最後幾縷醉人的涼意來自河風/我的心像壹只紙蜥蜴慢慢蘇醒/從我的身體出發/輕輕攀上壹個不知名的高地……”回來後,我去老土地村看我死去的婆婆爺爺,為他們的墳捧壹片空白的新土;回來就開始寫《始祖伏羲與閬中》的五萬字論文,去找華胥懷孕的小澤;當我回來時,我爬上金平,去杜甫寺借蒼涼和溫暖的詩意的靈魂。當我回來的時候,讓我的心隨著嘉陵江的日月起伏...我回到了充滿價值的存在:

今夜,嘉陵江畔,月色流水共慶。

林中的風,拉著我的袖子,想要加入。

岸邊的巖菊在月光下投下深黃色的影子。

如流水:“思想不留!”"

是誰把自己變成了千年岸邊的靈石?

誰拋棄了王冠,像隱居中的赫拉克利特?

躲在古老的森林裏,發酵自己的靈肉。

在廣袤的黑土中紮根智慧。在這個時候,

壹只鸮人在河對岸啼叫,寒風凜冽。

像知音壹樣,帶我遠去。

——《嘉陵江情詩》

“也有上帝。我找到了自己。”當赫拉克利特烤火取暖時,他發現了自己的本質。在古城搖曳的瓦片下,在渝水深處(閬中段嘉陵江之水,古稱渝水)找到了真我。當我將來死的時候,我能感受到我生命的意義。

我在我父親眼裏。

我眼中的父親

說到父親,總覺得沒什麽可說的。在我眼裏,父親是平凡的,平凡得像小溪中的壹滴水,平凡得像森林中的壹棵樹。他打我,罵我,對我好。但是,壹想起來,壹點印象都沒有,也就談不上了。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做了父親,對父親的感情也不壹樣了。也許就像父親說的,不當家不知道米有多貴,不養孩子不知道父母的恩情。

其實很長壹段時間我都不怎麽關心父親。因為在我的印象中,父親永遠是壹個堅強的人,面對困難絕不低頭。直到爸爸洗完頭發,我突然發現他的頭發已經白了壹半,我忍不住對爸爸說:“爸爸,妳的頭發好白啊!”" .父親壹怔,沒說話,只是看著我,然後拿起梳子默默地給我梳頭。我很後悔這麽說,但是我沒有什麽可以安慰我父親的。時間讓人變老,沒有什麽能阻擋時間的腳步,父親也會變老。也許這就是生活。只是我們常常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我和父親也是。

看著父親,父親送我上火車的場景在我腦海裏重現。

那是我第壹次離開家鄉出國留學。我跟父親說不用送了,但父親執意要送我去車站。很多時候,離別總是悲傷的。古人雲:“黯然神傷,失魂落魄的,就罷了。”。恰好那天又下著毛毛雨,灰蒙蒙的。火車在蒙蒙細雨中開走,我媽壹直叫我抹眼淚。壹直默默幫我拿行李的父親動了動嘴唇,似乎想對我說些什麽。但他最終什麽也沒說,只是揮了揮手。火車越來越快了。我從窗口看著他在雨中駝背的背影,壹絲苦澀襲上心頭,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中學的時候,老師說起朱自清的背影。那時候,我還不明白離別的悲傷。此刻我明白了。父親在雨中駝背的背影將永遠印在我的記憶中。

父親對我壹直很嚴格,可能因為我是長子吧!我的父親總是對我說,“妳應該為妳的兄弟樹立壹個榜樣。”我不以為然,卻壹直抱怨他對我太嚴格。那時候,我每天都夢想著離開家,自由地闖蕩世界。現在,當我不得不離家謀生的時候,我發現我的父親對我有多好。因為他的嚴格要求,我的學業、工作、婚姻都壹帆風順。壹切順利的時候,我會經常想起父親,更加想念他。很多時候,我們曾經擁有的,並沒有真正珍惜;直到失去,妳才知道它的價值。現在我當爸爸了,看著熟睡的孩子,總想著以後要怎麽教育孩子。我的孩子們將和我過著多麽不同的生活啊!每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就會想起我的父親。可能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在睡夢中看著我,也在想同樣的問題。

父親老了,但他不想讓我們陪著他。他常說:“父親幫兒子的時候,兩個人都笑了,兒子幫父親的時候,兩個人都哭了。”也許父親不想看到眼淚,也許生活的艱辛讓他沒有了眼淚。我不會去“幫助”我的父親,雖然他老了,反應也慢了,我只希望父子倆的歡聲笑語永遠持續下去。茫茫人海,茫然回首,總發現失去的太多,擁有的太少。那些無數的美好時光,總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消逝。但夢裏總有這樣壹個畫面:“傍晚,我扶著父親去河邊散步,仰望靜謐的星空,踩著松軟的泥土,呼吸著青草的芬芳,看著過往的河水,沈澱了心中的喧囂,留下壹份寧靜而真實的感覺,陪伴著步履蹣跚的父親。”

我的父親平凡而偉大!

墻壁文化

我要走了。把墻放在原處。那面墻上有我美麗的回憶嗎...

童年塗鴉

小時候,臥室的墻是我的密友。沒有玩伴的時候,就是我的玩伴:我在上面塗鴉,用我的彩筆畫壹只可愛的小白兔,大大的笑臉;還有綠色的太陽,跳躍的向日葵。

沒人陪我笑的時候,它用五顏六色的顏料畫出自己的世界,和我壹起開心地笑。

墻上有我的童年嗎?還記得小時候,我站在塗鴉前,堅持禁止父親畫畫。那時候,我不希望自己的童年被塗掉吧?

少年散文

大壹點,進了學校。在我坐在墻邊的日子裏,墻自然又成了我忠實的夥伴。

那時,我已經能夠掌握文字來表達我的感情,所以我喜歡寫壹些散文。

當我孤獨、迷茫、被同學嫌棄的時候,我會把它貼在身上,用文字記錄我的憂郁。那些鉛筆通常藏在角落裏。他們陪著壹個少年走過成長路上的風風雨雨,像墨梅盛開在平靜的水面上。當它們靠近壹種氣味時,它們的香味就會飄出來。

都說精靈愛聽人的心事,可是聽少年心事的墻是豎著耳朵的精靈?

年輕,疏離,

當我大壹些的時候,我開始忙於學習。墻依然每天出現在我的生活中,但我很少有時間和它們在壹起。偶爾停下來,目光也被上面貼的榮譽榜鎖定。我沒有時間塗鴉或者和他們分享我的想法。

我想知道這堵墻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風化?

那些被歲月鐫刻在墻上的文化,那些被歲月沈澱在墻上的文化,那些與我青蔥歲月息息相關的文化,我不知道自己最終會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