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是壹種帶有民歌風味的短詩,主要為幼兒所接受。它是兒童文學最古老、最基本的體裁形式之壹。兒歌是民歌的壹種,全國各地都有。內容多體現孩子對生活的興趣,傳播生活、生產方面的知識。
兒歌歌詞多采用對比法和興法,詞句押韻流暢,易於上口,曲調接近語言的聲調,節奏輕快,有獨唱或對唱,如公認的世界第壹首兒歌《壹閃壹閃小星星》。兒歌既有民間童謠,也有作家寫的詩。近年來的《葉鵬新兒歌》很有時代感;另壹首梁靜茹歌曲被命名為兒歌。
兒歌的相關意義
1.兒歌是兒童情感教育的需要。
聽兒歌既能聯系周圍人的感受,又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調節自己的情緒,使自己快樂。其中,嬰兒在聽兒歌時,會從和諧優美的聲音中獲得親人的愛撫,從而產生情感效應和心理上的安慰與滿足。孩子唱兒歌是壹個情感泄漏的過程,從中可以體驗模仿大人的工作生活,驗證自己的經歷和記憶。
2.兒歌是孩子啟迪心智的需要。
兒歌中有大量的作品,都有壹定的知識基礎,可以幫助孩子了解自然、社會生活,開發孩子的智力,啟發孩子的思維和想象力。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兒歌是引導孩子認識世界、認識自我、步入生活的第壹向導和啟蒙者。
3.兒歌是兒童語言訓練的需要。
兒歌的語言簡單、活潑、通俗易懂、口語化、有節奏,便於孩子背誦。反復背誦兒歌,可以幫助孩子糾正發音,正確把握概念,初步理解事物,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語言連貫性和表現力,訓練和發展思維,培養和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比如兒歌《十四與四十》就是典型的發音矯正,而金波的《小白兔》:“小白兔,三張嘴,四條腿。”然後告訴孩子大白兔的外貌特征是什麽,讓孩子輕松分辨小動物。
百度百科-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