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更和梵高不同,出生於巴黎的克洛德·莫內(1840-1926)從小熱愛繪畫,在16歲時得到導師尤金·布丹的指導。雖然是雜貨商的獨子,但莫奈的父親並不支持他學習和創作繪畫。
雖然馬奈是印象派的創始人,但真正將它發揚光大的是莫奈。所以,莫奈和高更、梵高壹樣,深感饑寒交迫,即使早年不被世人認可。幸運的是,在他的有生之年,人們認可了他的作品。86年下半年,莫奈生活相對穩定,從而創作了壹系列關於睡蓮和幹草堆的畫面,充分展示了他對光影變化的把握能力,使人們深刻理解莫奈對光和色的高超表達。
我非常喜歡莫奈的《拿傘的女人》。圖中的母子是莫奈的第壹任妻子卡米爾和他們的大兒子傑伊。看圖,我就補壹個很溫馨的畫面:藍天白雲下,已經走在前面,走到低窪處的莫奈,深情地回頭看著身後還高高在上的妻子和心愛的兒子。那時候陽光明媚,微風輕撫,家人之間的柔情和大自然中的寧靜與美好交融在壹起。它是如此溫暖和令人愉快,以至於我在觀看這幅畫時不知不覺地沈浸在其中。莫奈的另壹幅畫《穿和服的女人》,以凱美瑞為模特,也很有名。然而,穿和服的女人是現實的。雖然很美,但是看著打著陽傘的女人,很難激起這種遐想。
我也很喜歡莫奈的《睡蓮》。正如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所說,“獨愛蓮蓬,泥不沾,漣清而不妖,外通直,香遠而清,婀娜多姿,可遠觀而不可笑。”的確,正是荷花的獨特性讓我們不由自主地對它產生了好感。看莫奈的《睡蓮》,我會有另壹種感受:荷花似乎不再是沈默的植物,而是會動的水靈,在微風吹過的水面上跳躍嬉戲,十分快樂。
從我知道大學時莫名其妙喜歡的那幅《日出印象》屬於印象派繪畫的那壹刻起,我就明白了,我和印象派有這麽長的緣分。看來《初次發現名畫之美》這本書只能壹路看下去了。
附莫奈《第壹次發現名畫之美》目錄:壹場及時雨;克勞德·莫奈;日出印象;睡蓮;草地上的午餐;聖拉紮爾火車站;壹個撐著陽傘的女人;夏末的幹草堆;喜鵲;巴黎的加布裏埃爾大道;穿著和服的女人;蛙池;向日葵花束;阿讓特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