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題活動“鞋子的聚會”教案1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鞋子,感受它們的美和多樣性。
2、大膽說出自己喜歡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腳。
3.試著簡單分類鞋子。
4.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5.測試孩子的反應能力。
要準備的活動
1,各種不同尺碼,顏色,形狀,用途的鞋子。
2.壹個裝著各種鞋子的“神秘盒子”。
3.音樂;鞋子、鞋架等分類標牌。
活動過程
(壹)激發興趣
1,贈送壹份禮物——“神秘盒子”,喚起孩子對活動的興趣。
2.鼓勵孩子談論生活中常見的各種鞋子的名稱和用途。
(教師引導幼兒談論高跟鞋、大頭鞋、旅遊鞋、拖鞋、旱冰鞋等的用途。壹個接壹個。)
t:這是什麽鞋?(高跟鞋)誰愛穿?(媽媽)
這是什麽樣的鞋子?(大頭鞋)誰愛穿?(爸爸)
同理,說說其他鞋子的名稱和用途。
(2)鞋類展覽
1.引導孩子通過配對將鞋子排列成展覽。
(老師把鞋子撒了壹地)
t:我們要舉辦壹個鞋展,但是這些鞋子還是很亂。讓我們壹起整理它們。)
t:考慮壹下。妳是怎麽組織的?(通過看妳穿的鞋子,引導孩子說兩只形狀、大小、顏色相同的鞋子放在壹起)
2、孩子開始組織:
3.孩子們參觀“鞋展”,通過看、摸、比、說來感受鞋的美和多樣性。
t:這個幹凈多了。誰能告訴我,妳以前穿過什麽樣的鞋?妳什麽時候戴的?
(3)經驗
鼓勵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鞋子,並試穿。
(每個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鞋子,聽音樂,在老師的指導下走,跑,跳。)
t:妳為什麽走得這麽慢,跑得這麽慢?(引導孩子說鞋子太大)穿那雙大鞋子舒服嗎?方便嗎?
總結:穿鞋要合腳。孩子穿合腳的鞋子,走路、跑步、跳躍都會很舒服。(請穿上舒適的鞋子,聽音樂。)
(4)鞋找家
孩子們很累吧?鞋子也很累。請根據老師提供的鞋子圖標將鞋子分類,寄回家中。
(5)穿適合自己的鞋子去戶外玩。
活動結束
1,評估
2.摘要
小班主題活動“鞋子的聚會”第二課壹、活動名稱:我的鞋子。
二、預設目標:
1,可以用語言、歌曲等不同的形式表達自己不同的感受。
2.通過作曲來發展孩子的想象力。
三、材料準備和環境創造:
1,小朋友會唱《大鞋小鞋》這首歌,改編壹首歌詞。
2.老師布置:地毯、報紙、海洋球、吸管、石頭。
第四,困難:
重點:能夠表達自己的感受。
難度:作曲
動詞 (verb的縮寫)活動流程:
孩子們可以自由體驗作曲。
不及物動詞活動流程:
1,兒童免費體驗:
(1),老師:今天,我們要帶寶寶鞋去玩。妳看到了什麽地方?(兒童自由論)
我們拿嬰兒鞋去踩壹下,看看嬰兒鞋會發出什麽聲音。
(孩子走在不同的地方,體驗不同的感受)
老師重點引導孩子區分不同的聲音,可以用比較生動的擬聲詞來表達。
(2)、相互溝通:
我踩在海洋球上,發出急促的聲音。
老師可以讓個別孩子再踩壹遍,其他孩子聽著,表達自己的感受。孩子可以用不同的擬聲詞來表達鞋子踩在某個地方的聲音,如:踩在石頭上,聽到劈裏啪啦的聲音;踩在石頭上,聽到唰唰的聲音。
教師還可以讓孩子感受兩種明顯的聲音,如:地毯上的聲音較輕,可以用較輕的聲音表達,海洋球的聲音較大,可以用較大的聲音表達。
2.創作歌曲:
(1),小朋友唱《大鞋小鞋》這首歌
摘要:信徒,信徒,信徒。
妳可以輕輕地唱。
(2)演唱改編的歌詞
我穿自己的鞋。真的很舒服。我踩在地板上。咚咚咚咚咚。
(3)、兒童創作歌曲:
a、孩子自由陪伴,選擇場地進行創作和剪輯,老師隨機指導。
比如我穿自己的鞋。真的很舒服。當我踏上海洋球時,我發出撞擊聲,撞擊聲,撞擊聲,撞擊聲,撞擊聲。
b、創作時註意跟上節拍,註意聲音的運用。
c,能初步體會到合作的快樂。
可以采用多種唱法,如領唱、合唱、二重唱等。
比如妳踩在海洋球上,聽到嘩嘩、劈啪的聲音,就可以二重唱。
(4)、兒童展示成果:
a、提醒孩子仔細觀看其他孩子的表演。
B.如果孩子的演唱風格比較簡單,老師可以適當提醒,比如:誰來領唱?
平時特別表揚壹些膽小的孩子,鼓勵他們大膽表現。
小班主題活動“鞋子的聚會”第三課活動目的:
1.感知鞋子的不同(顏色,尺碼等。)並試著配對鞋子。
2.我願意談談我最喜歡的鞋子。
活動準備:
各種尺寸的鞋子,視頻
活動設計:
(1)說說妳的鞋子。
1.看看我們的小腳。他們穿的是什麽?
2.妳的鞋子和妳最好的朋友的壹樣嗎?(鼓勵孩子談論他們的鞋子)
3.兩只小腳穿的鞋子是壹樣的嗎?
4、總結:兩只壹模壹樣的鞋子,我們稱之為壹雙鞋,它們是壹對好朋友。
(2)、看視頻
1,猜猜這是什麽?(播放擦鞋視頻)
兒童的自由表達
2.老師:原來是壹雙鋥亮的鞋子(出示答案)。這雙鞋真的很有趣。
3.聽聽是什麽在發出聲音?(播放視頻,發出聲音的鞋子)
兒童的自由表達
4.老師:原來是壹雙會發出聲音的鞋(展示答案)。這雙鞋真好玩。
(3)、成人鞋
1.老師這裏還有鞋。來看看是什麽鞋,誰穿的。(展示爸爸穿的鞋子)
2.為什麽是爸爸的鞋子?兒童的自由表達
3.展示xx的鞋子。xx的鞋子和爸爸的壹樣嗎?
4.總結:原來有成人鞋,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穿的。
(4)給爸爸媽媽找鞋子
1.老師提著壹只鞋:他的好朋友呢?讓我們幫爸爸媽媽找兩只壹模壹樣的鞋子,好嗎?老師給小朋友介紹場地,是爸爸放鞋子的地方,媽媽放鞋子的地方,寶寶放鞋子的地方(小朋友可以自由找鞋子搭配,把鞋子放在相應的地方)。
2.爸爸媽媽滿意嗎?(驗證與兒童搭配的鞋子)
小班主題活動“鞋子的聚會”第四課活動名稱:
健康-爸爸的大鞋子
活動目標:
1,能與大鞋協調行走,發展平衡能力。
2.體驗穿大鞋模仿爸爸的樂趣。
3、幫助孩子了解身體結構,這對以後的成長有幫助。
4.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的重點(或難點):
可以和大鞋和諧的走路。
材料準備:
1,紙箱做的大鞋或者孩子從家裏帶的成人鞋(最好是男式)。
2.帶上妳自己的放松音樂。
活動流程:
第壹,鍛煉身體,進入教學。
1,小朋友們,我們壹起走,壹起跳,壹起蹲,壹起動身體!
孩子在地上自由行走,邊走邊活動關節。)
2.老師引導孩子前進、後退、跳起、蹲下。
第二,穿爸爸的大鞋子吧。
1.老師展示大鞋子。孩子們,這些是誰的鞋子?
2.妳覺得穿著妳的大鞋子走路怎麽樣?
(孩子最初體驗穿大鞋子走路的獨特感覺。)
3.穿爸爸的大鞋子怎麽走路?需要註意什麽?
4.穿大鞋子,比賽走路。孩子們分組站在場地的壹端,聽老師的指令開始遊戲。老師指導孩子們盡量平衡身體。
5、孩子玩3-4次,提醒孩子註意平衡,適當休息。
第三,學習爸爸的經典動作和經典語言。
1,小夥伴,妳爸爸最喜歡的壹句話和壹個動作是什麽?最有趣的動作和語言。)
2.孩子可以自由表達父親的動作和表情,比如刮胡子、打電話、看報紙等。,並與同齡人交流父輩的經典話語。
教學反思:
從教學情況來看,我感覺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更好的理解妳的問題或者總結,是他們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註意的壹個重要方面。
小班主題活動“鞋子的聚會”第五課活動目標:
1.通過孩子積極參與活動,了解詩歌所展現的想象境界。
2、在孩子的操作和創作實踐中,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3.培養孩子快速思考、解決和反應的能力。
4.孩子可以主動回答問題,增強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幾雙不同尺碼的鞋。
2、畫紙、水彩筆。
活動流程:
第壹,體驗和理解詩歌。
1,通過猜鞋引出主題。
床邊有壹條船,壹左壹右不分。明天寶寶要早起和船玩遊戲。
2.展示各種尺碼的鞋子。
問題:分別有哪些人可以穿這雙鞋?(小朋友通過觀察來回答。)
3.老師總結:隨著人的成長,我們的腳也會變大。所以從小就要買很多大小不壹的鞋子穿。那麽,有沒有壹雙可以讓人從童年穿到成年的鞋呢?
4.學習“會長大的鞋子”這首詩。
(1),兒童欣賞詩歌,初步感知詩歌的內容。
問題:妳從詩中聽到了什麽?讓孩子用詩歌的語言回答。
(2)幼兒再次欣賞詩歌,進壹步理解其內容。
問題:詩中的孩子想發明什麽樣的鞋子?請告訴我他是怎麽想出發明這種鞋的主意的。
(3)孩子學背詩。
第二,創作仿詩。
1,老師拿“我想發明的東西……”以此為題,引導孩子們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個人經歷進行繪畫。
2.老師組織孩子講“我的發明創造”,引導孩子根據自己的畫模仿詩歌,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問:妳的發明是什麽?它有什麽特別之處?
第三,活動的延伸。
開展兒童詩歌創作展覽。老師幫助孩子們在圖片旁邊寫下他們自己的詩。
附:會長大的鞋子。我想發明壹雙不會穿破的會長大的鞋。當我的腳長大了,我的鞋子也會跟著我壹起長大。
當我長大成人時,小鞋已經長成壹雙漂亮的大鞋子。
教學反思
在這堂課上,我用實物教孩子,在讓家長帶孩子逛鞋城之前,讓孩子了解鞋子款式、材質、功能的多樣性,明白不同季節、職業、場合穿的鞋子是不壹樣的。通過講解和遊戲,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適應能力、孩子的生活閱歷和社會經驗。但是因為班裏孩子比較多,鞋子準備的不夠,活動比較亂,性格內向的孩子沒有真正加入遊戲,沒有把這壹課掌握的足夠好。在以後的教學中,準備盡可能多的鞋子,把孩子分成幾組,按要求做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