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左翼文學運動的意義

左翼文學運動的意義

左翼文學運動把實踐的馬克思主義帶到了中國,形成了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的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左翼文學運動加速了中國文學大眾化的發展。

20世紀上半葉中國左翼文學思潮不僅是時代的主導思潮,也是世界左翼文學的壹部分。這壹時期的中國左翼文學把自己與祖國被壓迫人民和世界被壓迫人民的命運緊密聯系在壹起。大眾化和世界主義是中國左翼思潮的兩個顯著特征。

左翼文學在文學創作的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以魯迅為代表的雜文,以茅盾、蔣光慈為代表的小說,以蔣光慈、殷夫為代表的詩歌,以田漢、夏衍為代表的戲劇,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新的夢》、《告別兄弟》、《麗莎的悲傷》、《沙飛女士的日記》、《月蝕》、《午夜》等。成為現代文學史上不朽的作品。

魯迅、瞿秋白、茅盾、胡風、周揚、馮雪峰等的不少文章。用經過蘇聯革命實踐檢驗的馬克思主義總結中國左翼文學創作的實踐經驗。它們是“根據社會潮流來解釋作者的思想和作品的構成,並批判這種社會潮流和作品的傾向是否真實”(馮雪峰《論社會的作家》)的優秀文學理論著作,直到後來對中國左翼文學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經過1930文藝大眾化、舊形式的采用和新形式的創造、1932文藝大眾化的任務、內容、方法和形式、1934流行語言文字拉丁化三大討論,以及工農兵通訊員運動、街頭文學運動等實踐活動,左翼文學運動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文藝的大眾化。

左翼文學運動加強了中國文學與世界文學的聯系,尤其是無產階級文學運動。由於對中國革命現實缺乏必要的認識,缺乏鬥爭經驗,左翼文學錯誤地否定了早期五四文學革命的偉大成就,錯誤地批判了魯迅、茅盾、葉聖陶等著名作家,而只是以年輕的熱情和沖動向中國文學發出了急功近利的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