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前挽歌》可以說是英文詩歌中最好的。這首詩有224行,托馬斯·格雷寫了8年。格雷是18世紀英國描寫死亡和哀悼的墓邊詩人的代表人物。雖然他不慕功名,拒絕“桂冠詩人”的稱號,卻憑借這首長詩成為那個世紀最著名的詩人,至今仍在人類心中。雖然死亡和生命是沈重的話題,但《墓旁挽歌》卻非常平和、冷靜。
長詩描繪了壹幅英格蘭鄉村生活的畫卷:教堂的尖頂刺破灰藍色的天空,遼闊的田野像壹片巨大的草坪,農民們駕著他們的馬車沿著鄉間小路前行,柔和冷漠的空氣籠罩著小墓地和它褪色的記憶。正是對壹種精致而稀有的美的精細捕捉,格雷才能如此透徹地看到死亡。他在詩中揭示了命運的現實,即生命除了死亡沒有第二個結局;同時也揭示了人生的道理,那就是名利只是稍縱即逝。其實這首詩如果停留在這個層面,也不算偉大。它真正打動人心,具有永恒的價值,是因為它歌頌了平凡簡單的生活。詩中透露出的沈重的悲傷和遺憾是獻給普通人的,表達了對不知名的下層人民的深切同情。
格雷用真誠的筆觸贊美底層人民的淳樸善良,哀嘆他們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才華,死在了荒野,留下了不忍卒讀的墓誌銘。同時,他也表現出對世間權貴和虛榮的蔑視和嘲笑,譴責大人們的驕奢淫逸的生活。這樣的人文情懷,感人至深,令人心酸。民主的思想和悲涼的情懷貫穿全詩,使《墓前挽歌》成為世界詩歌中經久不衰的經典。這壹次,《墓旁挽歌》是第壹個中文譯本。譯者溫愛儀在後記中寫道:“詩中凝聚的民主思想是解決我們混亂現實的關鍵,因為它所宣揚的精神正是我們現在所缺乏的,它所表現的情感也正是我們前幾天所缺乏的!該書剛剛獲得2012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稱號,精美的設計凸顯了詩本身的靜謐氛圍,閃耀著太陽般溫暖動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