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 * *有五節。第壹節寫人生如夢,富貴入荒原。他渴望好夢。這部分是壹個大概的介紹,然後在其他部分單獨寫。第二部分是關於春天的夢。春花飛霜凍,他向往沒有嚴冬的花。第三節講的是夏夢,遠處春聲動。第四部分是關於渴望幸福的秋夢。第五部分是關於冬天的夢。黃土裏的男人圍著墳拱,幻想無窮。全詩五段描寫壹個人的壹生,即人生如夢。詩人非常淡泊世間的名利,心靈向往另壹個和諧寧靜的世界。他饒有興致地渴望做壹個好夢:花開未冬,月色散漫,山寺夜鐘,花無心,蜜蜂嗡嗡。雖然他幻想中的“無盡的夢”只能在死後的墳墓裏才能找到,但我們仍然可以從這些浸透著悲傷的詩句中窺見詩人純凈的內心世界。詩人對夢想的執著追求,本身就是對醜惡黑暗現實的批判和否定。
在這首詩中,朱湘為了適應內心情感的曲折,在詩的造型上采取了相應的詩風,在聽覺和視覺上產生了獨特的美感。正如著名作家沈從文所指出的,《草莽集》壹方面可以代表作者在新詩方面的成就,在造型的完整和色調的柔和上達到壹般詩人所達不到的高點。詩歌的最高力量,如果不能完全忽略同音節的形式,那麽朱湘在《草莽集》詩中的所有實驗都是非常成功的。”[(9)]詩夢各章節整齊對稱,詩韻均勻和諧,就是這樣的代表作之壹。
這首詩有五節,每節五行;五行全部由四個十字形的長句和壹個兩個字的短句組成,形成了整齊多變的形式:“10,10,10,2,10”。
這是詩人朱湘創造的中國新詩的壹種新形式。
詩中除了“夢吧”二字的短行,其余都是押韻的。每節句尾韻為平仄,也是“平仄”的形式。如第壹節的“空、同、密”,第二節的“中、紅、凍、冬”,第三節的“松、鈴、動、差”,第四節的“漫、嗡、送、融”,第五節的“滑、朦朧、拱”。
《夢》的篇章和臺詞,不僅在視覺上有整齊變化的形式美,在聽覺上也有跌宕起伏的音樂美。正如詩人摯友趙教授所說,“我讀了《草莽集》的手稿。我太高興了!我覺得這樣優美溫柔的詩在當時的中國詩壇是很少見的。.....我當時就想,這麽美的詩,我沒見過第二個人做,就是善用疊句的劉大白,也不如。”〔(10)〕
如果說,第壹期,詩人全心全意地唱出了“真”,那麽,第二期,他意味深長、壹絲不茍地寫出了“美”。在描寫美的過程中,他與醜形成鮮明的對比,有時直接,有時間接,有時逐漸。無論詩人采用哪種方法,藝術效果都是壹樣的:越美越美,越醜越醜。
《草莽集》是詩人創作成熟的標誌,也是其詩歌的精華。他的詩雖然傾註了“青春的熱情,遊子的悲哀,犬儒的孤獨,哲學的思考”,卻未能引起詩壇的關註和社會的轟動。原因是什麽?這正如蘇教授所指出的:“但奇怪的是,《草莽集》的藝術不僅遠遠優於“五四”前後康、俞平伯、王靜之的詩集,而且不及在新詩壇赫赫有名的郭沫若的《女神》。文藝界對此並不重視,這是相當令人驚訝的。或者說詩人不善於標榜自己,所以才這樣。”[(11)]長期以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人們不願意或不敢揭開其中的奧秘,其實早在1932年10月,蘇先生就揭開了這個謎底。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學界對此壹直保持沈默。看來在學術研究中真的不容易說真話和實話啊!希望這種不正常的情況和艱難的歲月能盡快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