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尼采和榮格的成就和代表作有哪些?

尼采和榮格的成就和代表作有哪些?

作為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壹,尼采思想的研究可能是當代哲學中缺乏壹定知識的領域。人們很容易看到尼采提出的主要概念,但這些概念背後的真正含義以及這些概念的重要性卻頗有爭議。尼采曾經提出過壹個著名的觀點“上帝死了”,而這種上帝的死要麽是塑造壹個激進的觀點,要麽是強迫讀者接受“真理”永遠是壹個有既定觀點的命題。尼采還區分了主從道德理論,認為主人的道德來自於對生活的贊美,奴隸的道德來自於對前者的怨恨。這種區分直接指出了“善與惡”和“善與惡”的沖突。更重要的是,主人道德中的“善”在奴隸道德中被視為“惡”。

由道德倫理引發的各種紛爭也因此可以歸為心理學領域,尼采的觀點可能會降低認識論在心理學中的重要性。尼采作品中頻繁出現的壹個概念是“權力意誌”。基本上,尼采曾經認為,意誌的力量在解釋人類行為時,比柏拉圖的愛欲觀、叔本華的“生存意誌”或功利主義的道德命題要清晰得多,有力得多。但是,如果我們進壹步延伸這個概念,尼采的意義為何還存在爭議。

尼采的很多哲學思想都帶有批判的風格,尼采最常被批判的壹點就是他“缺乏壹個建設性的體系”。但是,尼采自己也曾經說過,他不認為哲學本身能夠建構壹套思想體系。他在《善惡彼岸》的序言中指出,許多以教條原則建構哲學體系的思想家,往往只有普遍的偏見(如靈魂的概念)。不過尼采也有壹些建設性的概念,比如超人論,永恒輪回。尼采認為超人是人類和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

[編者]書[編者]悲劇的誕生主項:悲劇的誕生

1872年,尼采出版了他的第壹本書《悲劇的誕生:來自音樂的靈魂》(Die Geburt der Trag?Die aus dem Geiste der Musik),1886年改為《悲劇的誕生:希臘文化與悲觀主義》(Die Geburt der Trag?Die,oder: Griechentum und Pessimimus)。第二版包含壹個序言——“自我批評的嘗試”,其中尼采對他的早期作品做了壹些評論和評論。

與啟蒙時期[10]認為古希臘文明高貴、樸素、典雅、壯麗的傳統觀點不同,尼采將古希臘文明描述為兩個獨特派別——阿波羅和狄俄尼索斯的不斷鬥爭。在尼采看來,阿波羅屬於個人主義原則。它的優雅、沈穩和對外表的重視,讓人能立刻從單純的自然世界中脫離出來。而狄俄尼索斯則代表了醉酒、非理性、非人性,尼采也表現出受叔本華非理性元素支配人類創造力的觀念影響。尼采描述了阿波羅學派如何在蘇格拉底之後主導西方文明的思想,提出了德國浪漫主義(尤其以理查德·瓦格納為代表)復興酒神學派拯救歐洲文化的可能途徑。

《悲劇的誕生》剛出版的時候,就受到了古典語言學家威廉·莫倫多夫等人的嚴厲批評。到了1886,尼采也對這本書有所保留,稱之為“無法忍受的書……寫得很差,很無聊,很尷尬,很瘋狂。”

[編者]不合時宜的調查開始於1873,完成於1876。《不合時宜的調查》這本書收集了四篇討論當時歐洲局勢,尤其是德國文化的論文(原計劃13)。另外,第五篇原題為《我們的文人》的論文,直到尼采去世才發表[11]。

大衛·施特勞斯:《懺悔錄與作家》1873抨擊新舊信仰:神學家大衛·施特勞斯(1871)寫的《懺悔錄》,尼采將其視為當時德國社會思想的代表之壹。他指出了施特勞斯的“新信仰”——壹種根據歷史發展而設計的宇宙體系,並批評這是壹種基於對歷史誤解的腐敗文化。尼采不僅抨擊這本書,還抨擊施特勞斯本人是庸俗虛假文化的代表。

歷史對生活的利與弊,1874突破了“知識本身就是目標”的傳統觀點,尼采提出了另壹種解讀歷史的方式,認為過好人的生活是主要的關註目標,並描述了這壹理念如何提高壹個社會的健康程度。尼采還對古典人文主義的原則提出了壹系列批評。尼采批判了歷史主義(人類是通過歷史被創造出來的),但也批判了人們可以用客觀概念理解人類的觀點,因為人們純粹是因為受其主觀性的驅使而生活在世界上。

教育家叔本華,1874,用叔本華的哲學探討復興德國文化的可能性。尼采特別指出了叔本華思想中的個人主義、整體性、堅定性和快樂性,雖然叔本華也有明顯的悲觀主義。

拜羅伊特的理查德·瓦格納,1876,研究理查德·瓦格納的心理狀態,得出了否定的結論,沒有反映出當時他和瓦格納的深厚友誼,所以尼采壹開始沒有發表,後來修改為比較肯定的評價。然而,本文預見了尼采和瓦格納之間未來的沖突和分歧。

【編者】人性,太人性,《人性,太人性》壹書的第壹部分最早出版於1878,尼采出版了補充的第二部分,各種觀點和原則,第三部分,《流浪者和他的影子》出版於1879。這三個部分以Menschliches,Allzu Menschliches,Einbuch fü r Freie geister的名義出版於1886。這本書代表了尼采創作生涯中“中期作品”的開始,摒棄了德國浪漫主義和瓦格納的影響,開始表現出完全的實證主義傾向。這壹時期的寫作風格是很少提出壹套建設性的哲學體系。這些作品由數百條格言警句組成,有時只有壹句,有時長達壹兩頁。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揭露許多錯誤的假設,而不是解釋它們,盡管尼采在許多論證中也使用了他的壹些觀點:他用實證主義和權力意誌的概念作為解釋問題的手段,盡管此時權力意誌的概念還不成熟。

[編者]朝霞在朝霞:對道德偏見的反思(摩根?在te。gedankenüber die moralischen vorurteile,1881),尼采降低了享樂主義在驅動人類行為中的重要性,強調了“權力感”的作用。他的相對主義既是道德的也是文化的,他對基督教的批判已經成熟。尼采在這本書裏寫的格言相當清晰,冷靜,都有壹以貫之的風格。尼采的書似乎給讀者呈現了壹種獨特的體驗,而不是試圖說服讀者接受任何觀點。尼采將在以後的書中繼續完善這些概念。

[編者]快樂科學主項:快樂科學

幸福的科學(Die fr?Hliche Wissenschaft (1882)是尼采中期著作中最大最完整的壹本書。尼采繼續以格言的風格寫作,這本書也包含了大量的詩歌,比其他所有作品都多。這本書的主題是以輕松的哲學風格,頌揚生活的快樂,將審美的愉悅帶入生活(這本書的書名來自法國普羅旺斯的方言——代表詩歌的藝術)。尼采以永恒輪回說為例,考慮壹個人純粹用生命應該采取什麽樣的行動。這不同於基督教傳統的死後生活——即人們可以犧牲當前的幸福來換取未來的回報。而快樂科學最出名的是尼采的“上帝已死”的說法,代表了尼采試圖用自然主義和美學取代宗教傳統的觀念之壹。

【編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主項: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1883-1885年的《像查拉圖斯特拉:壹本為所有人而無的書》(Einbuch fü r Alle und Keinen)象征著尼采中期作品的結束和後期作品的開始,成為尼采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壹本書[65438]書中使用的寫作格式相當獨特。尼采用的是壹種哲學的小說風格,類似於《新約》和柏拉圖《對話錄》的風格,也和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著作中的語調頗為相似,經常用自然現象作為修辭和講故事的手段。尼采也經常參考西方文學和哲學的傳統,解釋和討論這些傳統問題。通過查拉圖斯特拉(瑣羅亞斯德教的創始先知)這個角色,他到處講授哲學,描述他的旅程和各種聽眾對他的哲學的反應。這些觀眾的反應(就像其他教育小說壹樣)可以看作是對查拉圖斯特拉(甚至尼采)哲學的評論。這些特點,加上書中論點的模糊性和矛盾性,最終使這本書受到讀者的歡迎,但也使其相當難以被學術界分析(也許這就是尼采的初衷)。所以《查拉圖斯特拉》這本書壹直沒有受到學者(尤其是英語國家的分析哲學傳統)的重視,直到20世紀下半葉,人們才對這本書以及尼采小說與哲學混合的獨特寫作風格產生了廣泛的興趣【尼采在這本書裏正式提出了永恒輪回的理論,並首次使用了“超人”。Bermensch),尼采在他後來的所有作品中都使用了超人的理論。

[編者]善惡的彼岸主項:善惡的彼岸

在尼采的“後期作品”中,《善惡的彼岸:未來哲學前奏曲》(Jenseits von Gut und B?Se。vors piel Einer Philosophie der Zukunft)最接近他中期作品的風格。在這本書中,尼采定義了壹個真正的哲學應該具備的條件:想象力、自我主張、危險、創造力和“價值的創造”——其他他認為是附帶的條件。從這壹點出發,尼采對哲學傳統中的壹些重要假設提出了質疑,比如很多哲學流派經常使用的“自我意識”、“知識”、“真理”、“自由意誌”等概念。尼采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批判了這些傳統觀念。相反,他提出了權力意誌來解釋人類行為。尼采在書中提出了自己的“人生觀”,認為是“超越善惡”,否認人類世界存在壹套普世道德。在著名的主從道德理論中,尼采重新評價了長期統治西方哲學的人文主義傳統。他認為,即使弱者被支配、被占有或被傷害,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受到指責。尼采在這本書中貫徹了道德相對主義的論點和觀點。

[編者]道德譜系的主項:道德譜系

Zur Genealogie der Moral,由三部專著組成,出版於1887年,是尼采在1888年進入混沌之前的最後壹部著作。每篇文章都關註道德觀念的發展和傳統。尼采試圖證明當代道德觀念的最初起源根本沒有道德基礎,殘酷的權力鬥爭是塑造道德的主要作用。與其他作品相比,這本書在寫作形式和語調上更傾向於哲學討論的風格,因此這本書成為了哲學上分析尼采思想的主要來源。

在第壹部專著中,尼采將基督教道德追溯到他稱之為“奴隸憑借道德反叛”的時期,他描述了社會底層成員對那些有權有勢、富有高貴的頂層人士的“怨恨”。貴族成員把“好/壞”作為區分價值觀的標準,認為自己在社會上的優勢證明了自己的優越性,鄙視那些底層成員。奴隸們發現自己無法面對被強者征服的事實,於是構思了壹套“想象中的復仇”,將那些強者描述為“惡”,將自己描述為“善”,並由此建構了壹種基督教的道德觀念,通過這種道德觀念,無能、弱小的成員才有資格在地球上生存。在第二本專著中,尼采描述了這種道德觀念(他稱之為“傳統道德”)出現之前的社會景象。在此之前,以暴力傷人的權利來源於壹個人的能力,就像動物也有記憶和許下承諾的能力壹樣。違背承諾的懲罰就是被暴力傷害。因此,根據尼采,施加懲罰的傳統並不來自任何道德目標或理論。“壞結果”也是道德出現之前社會就存在的概念。如果人類不再自由地四處遊蕩和掠奪,他的暴力獸性就會轉向發泄在自己身上。在第三部專著中,尼采討論了基督教道德觀念中呈現的“完美的禁欲”這壹概念。尼采認為,隱藏在禁欲概念背後的只是壹系列荒謬且毫無根據的迷信。即使在現代社會,這些迷信仍然試圖以新的和“秘密的”形式來腐蝕人類。

【編輯】瓦格納事件主項:瓦格納事件

《瓦格納事件:壹個音樂家的問題》是尼采在1888年出版的第壹本書,這是尼采創作的巔峰,也是他瘋狂前的最後壹年。在這本書裏,尼采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毫無節制地攻擊理查德·瓦格納。他承認瓦格納的作品是極其傑出的音樂成就,但他批評說它們只是文化衰落和虛無主義的產物,因而只是軟弱的象征。這本書說明了尼采也是壹個尖銳的音樂批評家,也為他後來思考藝術的本質和藝術對人類未來的作用奠定了基礎。

【編輯】《偶像的黃昏》主項:偶像的黃昏

偶像的黃昏:如何用鐵錘進行哲學思考(G?曾-德?Merung,Oder Wieman Mitdemhammer Philosophiert)是壹本極具爭議的書,書名取自第四部《諸神的黃昏》(Die G?tterd?默倫).在這本簡短的書中,尼采重申並總結了許多主要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康德和其他基督教哲學家)的批評。在“蘇格拉底之問”壹章中,他指出,沒有人能夠計算生命的價值,任何試圖計算生命價值的人,都只是證明他有否定生命或肯定生命的傾向。他認為蘇格拉底之後的哲學發展是“墮落的”,因為那些哲學家試圖用辯證法作為自我辯護的工具,而傳統思想的權威性被摧毀了。他還批判了當時德國文化的單純和幼稚,批判了許多主要的法國、英國和意大利文化代表。另壹方面,這些墮落文化的代表是凱撒、拿破侖、歌德、陀思妥耶夫斯基、修昔底德和古希臘的詭辯家,尼采認為這些人比前者要健康和強大得多。在這本書的最後,告訴讀者尼采正在進行壹項重要的計劃,重新評估人類的所有價值,並提到在尼采看來,古羅馬的文明成就遠高於古希臘。

[編者]反基督的主項:反基督(書)

德蘭克裏斯特。《基督教之旅》是尼采最著名也是最有爭議的作品之壹。在這本書中,尼采對基督教道德展開了論戰式的批判。後來尼采作為反基督教狂熱分子的形象主要來源於這本書。在這本書裏,林尼收集了以往作品中對基督教的各種批判,卻換成了諷刺的筆調,來表達他對基督教倫理中奴隸道德和高尚的古羅馬道德的敗壞的厭惡和憎恨。

他引用了基督教的壹些元素——比如福音書、保羅、殉道者、牧師和十字軍。他認為這些都是對奴隸道德的怨恨,基督教試圖以犧牲更強大的道德為代價來宣揚軟弱和不健康。

“神愛世人有壹個前提,就是世人要信他;誰不相信這份愛,誰就給他壹個邪惡的眼神作為威脅!

"

在這樣壹種極端的批判風格中,尼采不忘批判耶穌基督和其他許多重要的基督教象征。因此,這本書拋棄了他其他作品中相對中立(雖然還是很激動)的分析風格,轉向了事實完備的論戰式批評。尼采還提出了壹套“反基督”的道德來改造未來:重新評價壹切價值。例如,尼采指出:

4.上帝存在的條件:

“沒有智者,上帝本身就不可能存在。”路德這樣說,是有道理的;然而,“上帝不能沒有愚人而存在。”這句話,路德沒說過的那種!

血的真相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壹個信徒在他的神學論點被駁倒的時候說這樣的話作為掩護:“信仰宗教終究是壹件有德的事情!”

殊不知,在基督教最完美的時期,有非人的宗教裁判所和殺人不眨眼的十字軍,這壹切都顯示了用鮮血書寫教義的殘酷,教義中對地獄的信仰是不道德的信仰。

-尼采,反基督者

[編輯]“看!這個男人“主項:看!這個人

尼采發表了《看!在1888。Ecce Homo是壹本風格獨特的自傳。有些章節甚至以“我為什麽這麽聰明”、“我為什麽這麽聰明”、“我為什麽寫了這麽好的書”為標題。自傳主要描述的是尼采哲學思想的發展經歷,而不是尼采的個人生活。書中突出了尼采研究各種哲學傳統的計劃,卻很少提及他關於哲學與文學的分野,以及哲學與個人特質、身心的沖突的理論。尼采試圖將他的許多哲學思想與他的身體外貌聯系起來,偶爾他會故意用極其謙虛的評論來描述自己,甚至表現出壹種半開玩笑或自我吹捧的風格(這也是對蘇格拉底謙虛的諷刺)。在描述完自己之後,尼采聲稱世界上所有的美德都已經呈現在他面前(包括他父親的早逝和他非凡的視力——以證明他的辭職),他還對自己的所有作品進行了簡要的評論。最後壹章叫做“我為什麽是命運”。在書的最後,尼采告訴讀者,“永恒的輪回”和“對所有價值的重新評價”是他哲學研究的中心。

【編者】《尼采反對瓦格納》出版於1888年底,《尼采反對瓦格納:來自壹位心理學家的檔案》(Akten Stü ckeeines Psychologen)收錄了尼采在1878和1887之間寫的壹系列關於瓦格納及其音樂的評論。這些文件說明了尼采和瓦格納的美學差異,描述了瓦格納的音樂是如何逐漸被基督教、雅利安人至上主義和反猶太主義所腐蝕的。

[編者]未發表的筆記主要項目:權力意誌(書)

這些年來,尼采寫了很多手稿和筆記,尤其是描述他的哲學思想的發展。尼采死後,尼采的姐姐伊麗莎白成為這些文件的合法繼承人,她收集了這些手稿,並以《權力意誌》的名義出版。

後來的研究發現,伊麗莎白對這本書做了大量的操縱,包括極其選擇性地選擇手稿和任意改變段落順序。所以目前主流學術界認為伊麗莎白編著的這本書屬於修正主義的修改版,只不過是她用哥哥的作品作為媒介,承載了自己的政治觀點。尼采在世時壹直痛恨自己的手稿被這樣篡改。此外,伊麗莎白日後還進壹步篡改哥哥的作品,以迎合納粹思想。這些記錄證明尼采後來被等同於法西斯主義和反猶主義,這可能是伊麗莎白篡改的結果。

1960年代,學者馬誌諾·蒙蒂納裏和喬治·柯利出版了第壹本尼采的筆記本,對其進行了重新檢查和詳細整理,並按時間順序對尼采的手稿進行了整理(伊麗莎白和彼得·加斯特按主題分類,擅自添加標題、剪切粘貼段落,甚至在沒有註明的情況下添加了其他作家的文獻,誤導讀者以為是尼采寫的)[14]。

[編輯]影響力

德國魏瑪的尼采檔案館收藏了大量尼采的著作和手稿。盡管以分析哲學為主的英美國家直到20世紀下半葉才開始關註尼采的著作,但尼采對20世紀的哲學,尤其是歐洲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尼采最重要的貢獻之壹在於他試圖揭露社會現存價值的本質。尼采指出了人的動物性和欲望在塑造人的行為中的作用,這也極大地影響了後來的心理學家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爾·榮格。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理論中重視心理力量的部分也受到尼采權力意誌理論的影響。

尼采不僅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存在主義,也影響了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和詮釋學。尼采的“上帝死了”成為存在主義的中心論點:如果沒有上帝,就沒有必然的價值或道德法則。而如果沒有必要的價值或道德法則,人類該如何對待自己?

第壹次世界大戰後,尼采的思想開始與納粹主義和反猶主義聯系在壹起,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的姐姐伊麗莎白篡改了他的作品。伊麗莎白甚至主動與納粹合作,有選擇地解釋尼采的理論,為針對其他種族和國家的戰爭和侵略辯護,盡管尼采本人明確反對反猶主義。